日前,官媒發布訃告,2023年12月18日,毛世華老人去世。 “早餐奶奶”不見了。 農村沒有27年不漲價的糯公尺糕。
毛世華先後榮獲“浙江省道德楷模”、“中國最美誠信之星”等榮譽稱號。 之所以如此輝煌,只因為一件事,校門口的攤位已經27年沒有漲價了,只收了5毛錢。 這位早餐奶奶不是靠街頭小販生意謀生,而是為了一群她不認識的孩子。
毛世華,浙江省衢州市黃潭口村村民,1932年出生。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毛世華開始擺攤,做早餐生意。 該地點靠近鎮上的一所小學。 早餐品類包括豆漿(純手磨)、糯公尺糕、肉餃、鴨蛋糕等。 價格是,五美分一樣。 當時,學校門口的早餐店很多,毛世華四處打聽,發現價格是最低的。 生意很好。 但生怕同齡人嫉妒惹麻煩,毛世華乾脆定規矩。 每天只售出30份早餐。 把它賣光,然後收工。
最初幾年,毛世華還有盈餘補貼這個家庭。 以後的價格**。 早餐店裡的肉餃子從一到三,再漲到五,隨著經濟發展一路漲漲。 在千禧年之交,我周圍的人提議:如果再這樣下去,那將是乙個損失,無論如何它都必須上公升一點。 毛世華想了一遍又一遍,做出了乙個讓周圍人不解的決定。 “就五分錢,不漲,以後也漲不起來。 ”21世紀以後,毛世華的攤位成了不賺錢的生意。 一方面,價格低廉。 一方面,毛世華也做了早餐材料。 豆漿是手工研磨的,豬肉應該用最新鮮的來買。 別人家飯店裡的糯公尺糕不是一口就能看到的,但她堅持“薄皮厚肉”的原則。
一家人一開始很疑惑,他們到底想早起,這樣貪圖黑暗? 毛世華的回答令人感動:“學校裡的孩子都是附近山區的人,都很窮,我擔心他們吃不飽飯。 ”毛世華每天早上5:30準時到達校門口。 她喜歡稱呼她的學生為“美娜”,當學生熟悉時,他們會直接稱呼她奶奶。 山區兒童的家庭條件比外人想象的要困難得多。 有些孩子連五分錢都付不起,說他們想賒賬。 毛世華總是帶著和藹的笑容回道:沒關係,拿去吃吧。
新京報採訪截圖 一次做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做好事卻很難。 這家虧損企業已經做了 27 年。 在此期間被打破了。
四五十個煤爐,踩在五輛小三輪車上。
2018年,老爺子毛世華病倒,告別了攤子生涯。 從過去中受益的學生已經長大了。 在假期裡,孩子們會來看望她。 2023年12月18日,毛世華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90歲。 葬禮結束時,毛世華的女兒對記者感嘆:
錢會散,名利如浮雲,人品至上。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也是我母親對生活的信念。
比起聚光燈下的名人,我更願意看到平凡生活中那些不平凡的人。 同情底層的苦難。 傳遞最質樸的善意。 在江西南昌,也有夫妻堅持做與老人毛世華類似的善事“共用廚房”。。千禧年初,萬作成和妻子熊庚祥在江西省腫瘤醫院附近開了一家餐館。 後來,道路拓寬,商店暫停營業。 萬作成只好在醫院附近租了個攤子,轉行做攤子。 賣油條,賣饅頭,專營早餐。 萬作成說:“那時候生意不錯,一天能掙400塊錢,中午就關攤。 ”
一場意外改變了這對老夫婦的事業。 2003年的一天,萬作成像往常一樣出門了。 臨近中午時分,有三個人來到攤位前。 站著兩個人,是父母,乙個坐在輪椅上,腿被截肢了,只剩下一條腿,就是兒子。
母親走近時,懇求萬作成:
我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他現在不能吃外面的食物,所以他想吃兩道**菜,你覺得他可以借個爐子用嗎? 我給你一些錢。萬作成答應了,放棄了乙個爐子。 母親忙了起來。 事情辦完後,家裡人向萬作成要錢,他只是擺了擺手:“沒錢,就點點火。 家人連忙道謝。 奇怪的是,從那以後,病人的家屬經常來找萬作城求助。 “食堂裡的飯菜吃不下,我可以借你的爐子吃,我能看看嗎?” ”
看著這些孤零零的家人,萬作成不忍心拒絕。 越來越多的人尋求幫助。 時間長了,早餐生意基本不可能了。 連四個爐子都不夠用,每次飯菜上來,病人的家人都會排長隊等了很久才輪到他們用。 這個時候,萬作成面臨著乙個抉擇。 您想繼續您的早餐業務,還是乾脆轉向“廚房業務”? 乙個陌生人的遺憾,萬作成走上了公益之路。 她告訴萬作成:幾年前,我帶媽媽去上海看病。 醫生已經說過,沒有救贖,只是時間問題。 那時候,媽媽不能吃外面的食物,所以她想嚐嚐我做的飯菜。 可惜醫院旁邊沒有像你這樣的廚房。 我沒能如願以償,成了我一生的遺憾。 你正在做的事情特別有意義。
萬作成心中一動。 早餐業務被放棄,並增加了4個爐灶和一系列廚房用品,以形成“共享廚房”。 關於收費定價,萬作成權衡了很久。 江西省腫瘤醫院是全省頂級醫院之一。 前來就醫的人大多來自外地。 重病,全家拖累,一家人拮据,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萬作成心想,別人這樣難受,他怎麼忍心從他們身上賺錢? 他為“共享廚房”制定了規則:午餐一盒1元,炒一盒1元。 萬作成說不可能賺錢,收支平衡也沒關係,開心。
萬作成在店門口掛了一塊牌子,“愛心廚房,公益工程”。 “我寫這個招牌不是為了吹噓,而是為了幫助更多的患者家屬。 患者家屬來來往往。 愛的廚房從不關門。
是的,它一年 360 天、每天 24 小時從不關閉,這個共享廚房始終開放。 白天,萬作成和妻子一起忙著工作。 晚上,兩人輪流打理。 萬作成說“不看就做不到,有火災,有安全隱患。 ”關於堅持愛廚房的意義,萬作成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許多癌症患者已經到了絕症,時間已經不多了。 這個時候,如果能吃到家裡人做的飯菜,你會覺得是父母的味道,是女兒和兒子的味道,你會感覺很好。 當你心情好的時候,你的壽命就會更長。
萬作成曾經講過乙個感人的細節。 有一位晚期癌症患者。 出院前一天,主治醫師告訴患者,病情有所好轉,明天出院回家休養。 病人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並要求他的家人去見愛心廚房的主人。 萬作成還記得那一幕。 病人瘦弱而蒼白,然後,用盡全身力氣,鄭重地說:“謝謝你。 萬作成說:當天下午4點,病人一回家,人就走了。
善意是相互的。 患者出院時,家屬前來向萬作成夫婦告別。 有些人會送禮物,比如一次性筷子等。 更多的人會在牆上寫下自己的**號碼和名字,然後告訴萬作成夫婦:“如果有機會,一定要來我家做客! ”
2020年,《愛心廚房》被報道並引起關注。 社會上有愛心的人有錢去貢獻,做出有力的貢獻。 愛心廚房的規模已經公升級,以幫助更多的人。
如今,Caring Kitchen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 關於未來,萬作成老人說:看老天爺,如果你能活十年,你就會再堅持十年。 最後,我想分享一下萬作成的另一段經歷。 個別患者的家庭成員經濟條件較好。 當病人出院時,家人跑到愛心廚房,把錢塞進了萬作成的口袋裡。 本來有500和2000,但萬作成拒絕了,反而成了“好使者”。 首先要做的是找出愛情廚房中最難相處的家庭成員之一。 第二件事是告訴捐贈者家屬:他比我更需要錢,你可以把錢捐給他。 行善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 捐贈給家人,他們所有人。 萬作成老人說人不勸,不善,鈴聲不響,不響。
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熱搜在變,時代在變,但善良永遠不會過時。 那些在塵世中閃耀著人性光芒的人,那些觸動我們內心最柔軟部分的東西,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同情。 這是為了讚美。 也為了讓他們的故事影響更多的人——當你我身處人生迷霧中時,不妨把他們當成錨點,感恩善良,變得善良,一起做乙個溫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