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路詐騙案件頻發,誰容易上當? 騙子利用了我們的心理弱點嗎? 在欺詐過程中,受害者的心理歷程是怎樣的? 今天,南寧反欺詐中心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電信網路詐騙,看看你是不是最“受寵”的人!
誰容易上當?
1.過度自信的人:與我們通常的認知不同,聰明人更容易遭受電信網路欺詐。 這樣的人有著神秘的認知自信,不接受任何反詐騙宣傳,甚至有些牴觸情緒,自信地相信自己不會傻到被騙。 此外,有些人喜歡利用漏洞,喜歡在網際網絡上“撿羊毛”,以為足不出戶就能賺大錢。 這種人是詐騙的高危群體,幾十種詐騙手段等著你們乙個大意。
典型案例:貸款詐騙、訂單詐騙、投資理財詐騙、網交投詐騙、賭博詐騙、購物退款詐騙等。
2.不深入人世間的人:這樣的人可能還在上學,或者剛剛走出社會,在複雜的社會中分不清真假。 有時,乙個電話就能迫使他們哭泣,並盡一切可能證明自己的清白,直到錢被轉移。 對於這樣的人,無論是親戚、朋友、老師還是同學,都要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反詐騙教育,讓他們安心上學,安全進入社會。
典型案例:冒充公訴人、取消校園貸款、冒充熟人詐騙等。
3、缺乏辨別能力的人:他們大多是老年人,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但逐漸與網際網絡資訊時代脫節,卻往往聽不進別人的勸說,輕易相信其他說客,堅持投資一些虛假投資平台(虛假投資, 投資、三維碼投資、外幣投資等),最後賠光了所有的錢。有些人堅持要買保健品,連孩子都勸不阻,最後花光了畢生積蓄。
典型案例:投資金融詐騙、保健品詐騙等。
騙子利用了我們的優勢。
心理弱點? 1.貪婪。
據不完全統計,約70%的詐騙案件是利用人們的貪婪成功實施的。 給小利,騙取上鉤,讓小捉大,最後堵走。 更深入一點,就是加入一些“愛”的元素:在網上交好男女朋友後,逐漸騙他們去賭博和投資,最後騙走受害者所有的錢,甚至讓受害者負債累累。 目前最常見的貸款詐騙都是一樣的,自稱是無抵押、低息、快貸,“貸方”會覺得天上掉餡餅,循序漸進地按照對方說的去做,最後......
2.恐懼。 詐騙分子利用人們的恐懼進行詐騙由來已久,冒充檢察院的詐騙行為已經發展了20多年。 近日,還出現了一起取消貸款賬戶詐騙案,**通過恐嚇受害人:如果不登出貸款記錄,會影響徵信,影響未來貸款買房買車,最終誘騙受害人一步步轉賬。
3.輕率。
最直截了當的表達就是“粗心大意”,轉賬匯款不經過任何驗證,匯款剛出賬就來不及了。 QQ冒充熟人詐騙是乙個典型案例,而“熟人”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領導、老師、孩子、朋友等。 這種騙人,**最怕你去核實,會不停地催促你,告訴你這件事情緊急,一定要馬上去做,就等著你“輕率”了。
被騙的心理歷程是怎樣的?
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普通人總是可以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態,但是在遇到問題(**設定)之後,往往會把自己的頭腦搞砸。 這就像你在參加考試時,突然遇到乙個難題,下乙個答案都搞砸了。 越是亂七八糟,越想分辨,越想打,越是落入**的圈套。 讓我們來看看以下對話:
投資和金融詐騙。
受害者:為什麼我不能在平台上取款?
*:親愛的,你剛才搞錯了,平台卡下單,你只需要再投資10萬元,就可以提取全部本金和收益。
貸款詐騙。 受害人:我已經按照你的要求匯出了手續費,你怎麼還不放錢?!
*:你的銀行卡信用額度不夠,你需要刷流量和信用,親愛的。
垃圾郵件詐騙。 受害人:我刷了三個訂單,怎麼還沒還錢?!
*:別擔心,我們是專業的,你必須完成乙個任務組才能全部退貨,乙個任務組有10個訂單,如果你刷完了就不能退貨,親愛的。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並捫心自問,在經歷了以上三個欺詐環節之後,誰能冷靜下來? 焦慮的心態已經把頭腦搞砸了,接下來就是表演的時間了。
*提示:無論騙局如何變化,我都不會轉錢找零!
記住:不要輕信,不要轉移,並驗證更多。 遠離電信網路詐騙!
*:昆明市反電信網路詐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