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董璐在社交**上的一番言論引發了廣泛討論。 他直言不諱地指出,目前中國青訓的形勢並不樂觀,強調與高水平球員交手的重要性,即使這意味著夢想早早破滅。 這些話讓我想知道,作為一名足球運動員,我對此有何看法?
首先,我完全同意董璐的觀點。 學院培訓不應該只是濫用蔬菜”。真正的成長來自挑戰和壓力。在足球的道路上,我們總是被告知要挑戰自我,挑戰極限。 但是,如果我們總是在溫室裡,面對水平遠低於我們的對手,那麼真正的挑戰和成長呢?
董璐提到“恆大贏了魯能,魯能贏了恆大”,這種青訓模式確實沒能為中國足球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這並不是說這些俱樂部不努力,但它說明了乙個問題,即僅依靠內部迴圈很難充分發揮兒童的潛力。 我們需要的是更多高質量的比賽,更多與高水平球員的比賽
同時,我也理解董璐作為父母的感受。 他說,“如果孩子能在100人中排在前二、前三名,那就繼續做下去”,這句話表達了很多家長的心思。 的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專長領域,我們應該讓我們的孩子做他們真正喜歡和擅長的事情。 但這並不意味著讓孩子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沾沾自喜,而是讓他們意識到外面的世界更大、更多樣化。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青少年訓練的目標不僅要以取勝為目標,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韌性和團隊合作精神。這些能力對他們來說將是無價的,無論他們是繼續追求足球還是選擇其他職業。
而董璐的“早點破夢是好事”聽起來有點悲觀,其實蘊含著對孩子殘酷而真實的愛。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梅西或羅納爾多,但每個孩子都有潛力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大放異彩。 關鍵是要盡早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及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
最後,我想說的是,無論我們是運動員還是普通的足球愛好者,都應該正視青訓中存在的問題,勇於嘗試和改變。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期待中國足球的明天更加美好。 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的夢想和中國足球的未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