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儒,插上玉公,多年前,他帶回了樹種來拯救蘇木山
在北京西北240公里處,有乙個地方叫:"網紅"森林公園被稱為蘇木山。 每年有10萬遊客來到這裡,其中近40%來自北京。
然而,在上世紀50年代,它是一座沒有草的荒山,被稱為“鳥不鳥”的地方。
董洪儒,乙個平凡而偉大的人。 1958年,他獨自一人走進荒蕪的蘇木山,開始了植樹之旅。 然而,他竭盡全力種植了7年,卻沒有看到任何結果。
儘管如此,他並沒有放棄。 他堅信,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創造奇蹟。 於是,他來到河北省衛昌縣的林場,帶回了華北落葉松樹,並成功地將這棵樹種在了蘇木山上。
從那時起,董洪儒開始了他42年的植樹生涯。 他每天都在森林裡度過,每一刻都在默默地奉獻。 如今,蘇木山已成為擁有20多畝種植園和9天然灌木林8萬畝,多年生鳥類100餘種,森林覆蓋率高達748%的綠色“長城”。
這片曾經貧瘠的地方,如今已成為京津兩地修風沙、輸送綠水、送清風的寶地。 董鴻儒,他的事蹟感動了我們每乙個人。
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夢想和毅力,我們就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他是我們的榜樣,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進。
挑戰荒山,守護青樹,19歲的董洪儒離開家鄉,獨自走過45公里的艱苦旅程,來到了烏蘭察布市的“珠穆朗瑪峰”蘇木山。
他辛勤勞作,無私地保護著這座長27公里,寬約19公里,平均海拔超過1500公尺的雄偉山脈。
在他的堅持下,護林站成立,他成為這裡的第一位護林員。 儘管條件艱苦,但他從未退縮,反而堅定了保護這片綠地的決心。
42年來,他見證了蘇木山的生態變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未來的期待。
董洪儒是一名護林員,他堅守信念,不怕吃苦。 他在蘇木山上建造了乙個破舊的護林站,周圍是貧瘠的山坡和石頭村莊。
儘管他種植楊樹、樺樹、杏樹和榆樹的嘗試一再失敗,但他並沒有放棄。 他深信奇蹟只能在困難的地方發生,因此他決心在蘇木山上種植和維護樹木。
於是他從河北圍場帶回了樹種,並成功種下了樹。 1960年,須木山林場正式成立,董洪儒、趙守利為林場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儘管面臨的挑戰依然艱鉅,但他們不斷探索,壯大種植團隊,為蘇木山的綠化而努力。
1964年,董洪儒發現一棵長勢良好的落葉松樹,很興奮,但他並沒有立即大規模種植。 第二年春天,他聽說河北省衛昌縣龍頭山林場種植華北落葉松成功,就帶著趙守禮去學習,帶回了80斤華北落葉松種子。
回到蘇木山後,他們開始繁殖和實驗,到了秋天,他們發現成活率高達85%,這讓他們欣喜若狂。 1967年,他們扛著70多斤樹苗和水箱,每天往返於山腳下和山頂,經過乙個月的奮鬥,他們成功種植了10000多畝落葉松。
看到秋天青松林把荒山染成綠色,董洪儒興奮地跳了起來,對著山上喊道:“蘇木山還活著,我們勝利了! 兩行滾燙的淚水無聲地順著他黝黑的臉頰流下......
董洪儒的奉獻精神:植樹是一種毅力,一種信念,一種幸福 從帶領職工將蘇木山劃分為五大林區,動員幹部群眾開展植樹造林攻堅戰,到被提拔為星河縣林業局副局長,進一步提高蘇木山的森林覆蓋率, 因地制宜增加樹種,栽培灌木和花卉,董洪儒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把植樹當成一種幸福。
雖然有人嘲笑他傻,罵他“樹白痴”,但他一直堅持自己的選擇,繼續留在蘇木山植樹。 1994年,董洪儒當選為星河縣政協副主席,但他並沒有離開蘇木山,而是選擇承包蘇木山的一塊林地,一邊培育新樹苗,一邊傳授植樹經驗,繼續發揮餘熱“種好樹”。
他的精神感染了許多人,成千上萬的志願者加入了造林大軍。 董鴻儒的精神猶如蘇木山上的一棵不老的松樹,記錄著蘇木山植樹造林的精神,訴說著“清水青山是無價之寶”的中國故事。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堅持信念,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夢想,而這種夢想不僅是個人的,更是民族的、民族的。
素有“小興安山”之稱的蘇木山已公升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體驗基地、國家徒步基地、國家登山訓練基地。
近十年來,每年吸引來自北京、大同、張家口等周邊城市的遊客10萬人次,為當地帶來500多元的旅遊收入,也帶動了周邊近300名農民,年均收入超過2萬元。
請注意,本文版權歸新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改編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