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了九次嚴寒大雪,古代文人如何在書房裡吟詩、作曲、寫作、作畫,如何禦寒取暖?
銀貞星樂相簿-爐邊觀賞書》。
黑漆描繪了金色的山水亭人物手爐。
慶雍正的“陽和堂系統”青白釉紅八仙溫酒壺。
正德風格藍海騰角銅溫硯。
綠螞蟻新釀酒,紅土小爐
明代著名書畫家詹景峰在《草書千字》卷後說:“萬曆定遊十二月,天氣寒雪交加,顧驥在筆硯上,卻不凍,好客來了,黑薪在爐裡, 而菠蘿仙子茶在鍋裡......因為有黑炭火盆和燒茶的爐子,筆硯沒有結冰,於是趁著興趣寫了《千字文》。
故宮博物院收藏了《銀貞星樂圖集-爐邊觀景書》。 圖中胤貞身著漢族文人服飾,坐在火盆旁專心讀書。 他右手拿著一本書,踩著二郎的腿,踩在火盆的邊緣,火盆裡炭火熊熊燃燒,還有一根銅筷子,也叫火筷子,用來拔柴。 寶櫃裡有文人喜歡的古代彝族器皿、古籍善本、書畫手捲; 茶具和食品盒放在茶几上; 門外是梅花,在寒冷中綻放。 整幅畫面是一幅寧靜、溫馨、舒馨的景象,符合《歡樂集》第二卷《山居故事》的意境:“中庭雪滿,中庭滿月,松火暖暖。 我看了醫學書,然後讀了《丹經》。 “畫中的火盆是古代書房中必不可少的加熱裝置。
據說火盆自三國時期就開始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火盆最初是用泥土製成的,其特點是傳熱緩慢但保暖性非常好。 後來,引入了由鐵和銅製成的火盆。 火盆的形狀以圓形為主,大小不一,其直徑多為五六十厘公尺,有的還在鍋邊刻有吉祥花。 王子和貴族經常使用銅製火盆和燒木炭取暖。 唐代詩人宋志文在宮城縣秘書省值班時寫了一首詩《冬夜之林閣》,其中寫道:“直事三省覆,七門閉。 寬闊的院子是憐憫的,深邃的房子是溫暖的。 ”
詩人白居易晚年隱居洛陽,在乙個雪夜,他寫了一封請柬,讓書生送給他的朋友劉世九,邀請他來書房喝一杯。 邀請函寫在我們現在熟悉的這句話中:“綠螞蟻釀新酒,紅土小爐子。 如果你想在晚上下雪,你能喝一杯什麼都沒有嗎? ”
松灰籠保暖袖先知
火盆燃燒木炭,木炭也用於手爐。 故宮博物院收藏了清代雍正時期的“黑漆金山水圖手爐”,手爐整體呈長方形,橫樑形狀彎曲,爐體形狀十分協調。 黑漆背景用金漆描繪了不同的風景場景。 畫面構圖精緻,布局稀疏,遠處的山石、亭台樓閣、樹木、鳥兒都刻畫得細緻入微。 靚麗的山水凝聚在每一寸土地上,透露出一種空靈而深遠的意境。 飾邊塗有金漆,描繪出纏繞的花卉圖案,銅膽掛在嘴邊。 蓋子是銅線製成的緻密網,底部有乙個圓孔用於散熱。 清代皇家手爐一般都很精緻,製作工藝豐富多彩,材質有漆器、琺琅等品種,技藝精湛,風格典雅。
手爐是古代宮廷和民間常用的一種加熱工具,因為它可以拿在手裡,包在袖子裡,所以被稱為“手爐”或“袖子爐”。 我國使用手爐的歷史由來已久,相傳隋陽帝外出沿大運河巡查,在九九寒冬來到江都(今揚州),江都郡下令討好皇帝,民間銅匠連夜設計生產了一座小銅爐, 用內建木炭,獻給隋隋煬帝取暖。隋陽帝忽然覺得暖暖的,便便起了個名字叫“手爐”。 在中唐時期,手爐已成為宦官家的取暖工具。 在北宋時期,手爐已經廣泛進入民間。
到了明清時期,手爐的生產已經達到了完美的境界,湧現出一大批名匠。 明末嘉興著名工匠張明琦所製的手爐,被稱為“張爐”,在江南北聞名。 在明清時期,手工製作的手工工匠將雕刻、雕刻、雕刻、鑲嵌、研磨等工藝品集於一體,集書法、繪畫、印刷於一體,不僅是取暖器皿,更是可以欣賞的工藝品,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收藏價值。 這一時期的文獻中有許多關於手爐的描述。 在《金瓶梅》第六十八章中,艾月兒“一手拿著銅絲火籠,在裡面燒著神素香餅,袖口纏在身上燻熱”。 文中的“銅絲火籠”就是手爐。 在《紅樓夢》第六章中,寫到劉奶奶進入大觀園,一經千回才見到王熙鳳。 《紅樓夢》第八章也寫道:“正好黛玉的小丫雁來了......和黛玉送來乙個小手爐。黛玉接過來,抱在懷裡。 乾隆皇帝的題詩中也寫了一首手爐:“信侵入門檻外的梅花,一起吟誦,捧著蠟燭。 微寒不進深院,女伴可帶爐子。 詩中提到的“爐子”就是手爐。 清代學者張韶的詩《手爐》說:“松灰籠暖先知袖子,銀葉香飄飄。 頂部伴隨著梅花平整地從網中伸出,竹節躺在樹枝上。 不用擔心冰凍玉棋難扭,西苑霜筆好握。 即使詩人冷到骨子裡,陽春的手腕底已經誕生了。 ”
不僅暖手爐做工精美,取暖的器皿也頗具匠心。
清永正年間,青白釉紅八仙溫酒壺,整體造型為葫蘆形,由兩部分組成,上部盛酒,下部裝滿熱水和溫酒,用於長時間飲用。 兩個部分結合在一起,就像乙個整體,設計新穎巧妙,風格獨特。 白釉,外表青白釉紅,以釉中的紅為底,底塗青白八仙字,底下為“陽河堂系統”的正規文字。
暖酒器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漢代有酒瓶,到了宋代,瓷器工業空前繁榮的時候,出現了造型巧妙、工藝精湛、功能成熟的陶瓷暖酒器,包括噴油器、暖碗蓋等。 有了這種溫熱的酒器,古人喜歡在下雪天銀光燦燦的詩界、文友約約,來到戶外的暖酒壺,很有意思。
硯台溫融,墨瓶溫熱,成為春天的春天
故宮博物院有明正德版碧海騰角銅暖硯,由硯體、盒蓋、暖抽屜組成,沒有硯,直接在銅硯上研究墨水。 溫暖的抽屜用於燒炭火,放在硯體下方,防止硯台墨水在寒冷的冬天結冰。 硯體下壁為可移動外掛程式板,拉出後可隨意取放放入加熱抽屜中。 暖硯的上半部分鑄有一幅美麗的“碧海騰角”圖畫,並伴有詩意。
硯台是古代人文四寶之一,由於古代缺乏取暖設施,在寒冷的冬天,石硯中的墨水容易結冰,這讓文藝思想和墨水滿滿的文人水墨作家們煩惱不已。 唐代詩人岑深在漠北軍帳中起草戰題詞時,硯台中的墨水凝固:“馬鬃蒸雪汗水,五花旋金製冰,帷幕中的草硯凝結。李白也遇到了這種尷尬,無奈地嘆了口氣:“凍筆新詩懶得寫,酒暖時冷爐暖。 其實在唐代就已經有了溫馨的硯台,大概是因為兩位詩人當時沒有條件使用這件“神器”,所以才表達了這樣的感受。
古人發明溫硯是為了溫墨,防止筆墨凍僵,使墨水暢通無阻。最早記載暖硯的文字是唐代張朔《張言公記》中的《暖顏明》:“筆凍,墨池夜打結,香炭潛燃,寒熱。 白居易在《綠氈帳二十韻》中有一首詩:“硯溫融冰墨,瓶溫成春泉。 唐明帝有一幅很精緻的溫硯,《開元天寶遺》記載:“內藏有七寶硯爐,歌聲一樣巧妙。 每年冬天冷硯,放在爐子上,硯冰自消,火不勞而獲。 它通常被冬月皇帝使用。 宋元明清後,先後又接代,溫熱的硯台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實用與裝飾相結合的文藝典雅。
現存最早的暖硯是l982年在甘肅省靈台縣百里鎮出土的北宋中晚期陶器暖硯。 宋代王志道《張文記永學兩首歌》詩:“三杯濃郁肥腸酒,一扭聊溫硯鹽。 明仁屠龍在《紙、墨、筆、硯、冬月硯》中記載了用溫硯的場景:“冬天冷不用嘉硯(硯),青州鍛鐵硯,可以凍,硯需四腳賺,火硯上火,略帶用力用, 或者硯台也可以用。 ”
清朝內廷製作的溫硯一般以銅、鐵、錫、銀為硯,鍍金或鏤空刻有裝飾,工藝精湛。 比如康熙時期,松花石是溫硯,硯是青綠色的松石,通體光滑,四尺各有一獸面紋方尺。 硯緣刻有方框,內刻荷葉形墨池,池邊有儲水小孔,硯堂凹形,硯體四面刻有對面奎龍紋的凹底陽紋。 硯台下,景泰藍琺琅龍紋暖硯盒,長方形,飾有銅鍍金鑿紋一周,四面為淺藍色琺琅,中間各面飾有桃花紋,兩面飾有景泰藍圖案,景泰藍線條整齊,琺琅質感細膩, 而且顏色優雅。
暖硯的形狀多為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鼓形等。 在功能上,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水暖式”,即在墨館下方鑿出乙個空腔,通過注入熱水來提高硯台表面的溫度; 第二種是“火加熱式”,即在硯台下做乙個空腔,引入木炭燒烤或油燈加熱。 溫熱的硯台要長時間承受炭火,端石、紅絲石、道石等濕潤光滑的硯台容易燒焦開裂,所以只能使用質地緻密、硬度較高的硯台或松石。 由於製造工藝複雜,溫硯成本高,屬於研究中的奢侈品,一般冷硯難以使用。 清中後期,紫砂暖硯的出現,為普通文人提供了使用暖硯的機會。 紫砂泥塑性強,透氣性好,耐高溫,價格低廉,可生產各種紫砂溫硯,深受文人和墨水作家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