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個版本的項羽,都給人一種英雄感,但每個版本的劉邦似乎都有一點痞子。
看到這條評論,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因為這位網友的總結確實恰到好處,反而更是發人深省。 為什麼反派可以打敗英雄?
這確實是乙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因此,我多次重讀《高祖本紀》。
劉邦,歷史上的“社會人”,他的性格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他是如何從乙個“不幹活、無所事事”的人變成歷史上的偉大人物的?
也許我們會在對話中找到答案。 西元前201年,劉邦在洛陽南宮宴席大臣,幾杯酒後,他和一群老朋友徹底放飛自我,開始了一場名記千古的對話。
劉邦吩咐大臣們:“列侯將,你們不敢對我說什麼,就說吧。 然後劉邦問道:“我為什麼能夠得到世界,而項羽為什麼會失去世界? ”
高奇和王玲答道:“陛下待人囂張,項羽待人善待。 但陛下讓百姓攻城,攻城分給下下,利益與天下百姓分享。
而項羽嫉妒有才的人,有功的人被他陷害,有才華的人被他懷疑,就算贏了,他也不給下屬功勞,得到地地也不給下屬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
劉邦說:“你只知道一部分,你不知道另一部分。 在帳篷裡謀劃,能贏千里之外,我還不如張亮。 穩國保民,保糧草,不打斷糧路,我不如蕭何。
統帥百萬大軍,打勝仗,攻城得逞,我還不如韓信。 這三個人都是優秀的人,我能用他們,所以我能得到這個世界。 ”
這段對話揭示了乙個真相:下屬選擇跟隨劉邦而不是項羽,主要是因為跟隨劉邦可以享受物質富足,而項羽只會口頭表揚。
劉邦的另乙個策略是他願意分享利益,這也是他吸引公眾的原因之一。 然而,這並不是他成功的關鍵。 項羽雖然以吝嗇著稱,但在滅秦之後,他分了十八位王爺,這是一筆了不起的壯舉。
那麼,劉邦成功的真正秘訣是什麼呢? 也就是說,他善於發現和利用高階人才。
劉邦的眼光超越了下屬,他稱王玲等人“只知道一部分,不全知”。 那麼,乙個團隊需要什麼才能贏得世界呢?
那就是戰略、後勤和軍事。 而劉邦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張亮、蕭何、韓信三位無敵的天才。 張亮給劉邦指了指,蕭何負責後勤,韓信所向披靡。
在楚漢長達四年的戰鬥中,劉邦能夠一次次地從失敗中重生,不僅是因為他頑強的性格,更是因為這些人才的大力幫助。
反之,項羽要麼留不住高層次人才,要麼就不用。如果他不失敗,那就太奇怪了!
劉邦的成功並非偶然,他深知團隊建設和人才選拔的重要性。 他的戰略眼光無與倫比。 雖然他的人品可能不被大家認可,但他懂得與人分享利益,熟人知,周圍的人都認為他有德行。
他的天賦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他能夠抓住精英,組建最強的團隊,忍受挫折取得成功。 他的才華讓人深思,俗話說:“最有德者不庸俗,成就大者不求眾。
劉邦或許就是這樣乙個不向世人妥協,不向大眾求助,卻能成就大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