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都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患者的錦旗,久而久之,一大箱子就裝滿了。 然而,只有這兩面“投訴”錦旗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從一開始的誤會到理解,從抱怨到讚美,為什麼背後會有這麼大的反轉?
投訴 1
住在武昌的崔阿姨,靜脈曲張手術已經一周了,恢復良好,她帶著女兒來複診。 本來是一件喜事,但因為那天門診人太多,所以發生了大插曲。
原來,崔阿姨的女兒急著去上班,想盡快把錦旗送到診所,但由於當天門診人多,崔阿姨的女兒急著上班,迫不及待地直接去了投訴科**。
從阿姨的女兒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並沒有什麼不對,可能只是幾分鐘的事情,不會耽擱太久; 從其他患者的角度來看,大家都得等號,也不著急,送錦旗沒有優先權;
科室、合規編號、患者解釋都沒有錯,但事與願違。 好在經過最後一次溝通,母女倆想通了,還是選擇在門外等候,最後把錦旗遞給了我。
投訴 2
住在漢陽的曾師傅,不久前來做靜脈曲張微創手術,手術後一切正常。 本來就興高采烈地回病房休息,但因為怕給醫生“惹麻煩”,所以產生了很大的誤會。
原來,手術後,他腿上的繃帶微微收緊,麻醉劑消散後,他感到腳後跟有些疼痛。 他覺得醫生白天的工作已經很辛苦了,半夜不好意思打擾醫護人員。
沒想到,一夜過後,疼痛越來越劇烈,腳後跟腫脹。 直到第二天,我才感覺好多了。 他以為醫生把他綁得太緊,導致他的腳又腫又痛,於是向我投訴。
站在曾師傅的視角,醫生不應該把他的繃帶包得太緊。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患者沒有報告問題,這是正常操作,符合要求,不應該收到投訴。
最後,通過溝通,我也向曾師傅解釋了原因。 很少有像曾師傅這樣在手術後因繃帶問題而感到不適的患者。
由於手術後麻醉劑沒有完全消散,患者無法準確地向醫生表達他對腿部的感覺,僅憑醫生的經驗和感覺,繃帶的鬆緊度也不是萬無一失的。 所以曾師傅想通了之後,手術半個月複查的時候,也給我們帶了一面錦旗。
這只是繃帶鬆緊的問題,卻反映出醫患之間溝通障礙的問題。 為了讓患者無憂無慮地表達不適或疑慮,我要求我們的醫護人員主動詢問患者的病情,並與患者建立溝通小組。 即使只是多和病人交談一分鐘,語氣也應該柔和一些,讓病人感到被耐心對待;
在鼓勵病人的同時,如果覺得繃帶繃帶繃緊,請醫生幫忙鬆開,晚上想上廁所的時候按鈴,不要怕麻煩醫生。 “時間長了,醫生和患者之間就會形成信任和默契,這對患者指導術後康復是很好的保證。 ”
好醫生就是好病人,患者的理解和信任一直支援著我們。 雖然很多靜脈曲張患者只在病房裡度過了短短的一夜,但希望當他們回想起這段經歷時,能有一點美好的回憶。
Dr. Chung Ruolei 下肢靜脈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