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到了這樣的話:
有人說萬事萬物都有精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場,所以不要輕易打擾別人的磁場。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使命。 ”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我最好的朋友半夜向你抱怨。 即使你罵了那個“最壞的女人”很多次,你發現她還是原諒了你這個“最壞的女人”。
為了幫助你的同事,你告訴他各種各樣的理由。 然而,事實證明,他仍然一再賠錢。
我極力說服那些想省錢的父母,但我發現,雖然他們繼續節儉地生活,卻花了很多錢在毫無價值的東西上。
這些人被稱為人際關係的“救世主”。 他們總是本著“沒有我就沒有我”和“只有我能幫助他們”的精神拯救他人。 然而,最終,你不但不被別人欣賞,反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老師不跟道,醫生不敲門,法不輕傳,道不賣便宜。 “如果你不能被說服,你可能需要醒來。 向上。 有時候,你無法提醒他,所以你必須讓他自己去體驗。
你同情的人將承擔他們的命運。 這就是“接受者的惡意”的心理學概念。 就是當你幫助別人時,他們可能不會欣賞,但他們會感覺到。 惡意。
在《人世間》中,據說周炳坤幫助了一位朋友,然後試圖奪回他的家,但最終被別人“趕出去”。 結果,他懷著善意做了壞事,受到了譴責。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報恩。
在這張人生答題紙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善意是相互同意的,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評判別人的答案,更不能試圖改變別人的答案來滿足我們的期望。
井裡的青蛙談不上大海,夏天的蟲子談不上冰。 當你的理解力超過他的理解力時,他會本能地變得防禦或抗拒。 試圖拯救乙個不值得的人是浪費時間。
放下幫助他人的需要,尊重他們的命運。 每個人的經歷都是有意義的,有些事情只有經歷才能真正成長,有些困難只能通過經歷才能改變。
我堅信一句話:“改變人的不是理論,而是牆壁、彎路和瀑布。 “人生的旅程充滿了曲折,每個人都應該有體驗和理解的權利。
羨魚躺好,不需要幫忙翻身。 如果腐爛的木頭是活的,完好無損的,就沒有必要幫助雕刻它並用它做東西。 只有當你有能力並且其他人需要它時,幫助才有意義。
我們需要做自己,尊重他人的命運。 在我的餘生中,人生中最大的修行就是不干涉別人的選擇,不影響別人的生活,做你自己。 也許這就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