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貪婪超乎想象
搬出克里姆林宮後,公尺高揚被他的新別墅所震撼,這座別墅是用哥德式城堡風格的紅磚建造的,門在三個方向上鋪有大理石台階,整個大理石地板,大廳裡有一尊聖母雕像,甚至相框也是用義大利製造的大理石製成的。
這象徵著蘇聯特權階級的奢侈生活。 這僅佔該國人口的 1 左右4%的人肆無忌憚地揮霍國家財富和民眾信任導致了蘇聯的垮台。
他們的生活奢侈超乎常人的想象,經常抱車接送他們走,豪宅大院是標準配置。 比如曾經擔任克格勃首腦的謝列平,就覺得帶著一群安保人員出門太耽誤時間,經常乙個人出去辦事,這讓勃列日涅夫無言以對。
雖然一夜之間坍塌堤壩的蟻丘不是一夜之間出現的,但自政權建立以來已經出現了一些跡象。 我們可以在蘇聯幹部的住房制度中看到這一點。
列寧翻看手中的報告,發現十月革命後,**已經被沙皇政權毀了:國土廣大,但相當一部分人口連基本的水電都保證不了,大約有1 5個發電廠和15個4%的水廠處於廢棄狀態,25%的公共浴池和近一半的洗衣房早已關閉; 剩下的絕大多數設施仍然集中在大中城市。
這意味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人,可能連半個都不到——這已經是20世紀了,還有人把洗個熱水澡當成奢侈品?
難怪無產階級革命會在人民心中生根發芽。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蘇維埃政權不僅無法在短時間內改善現狀,而且由於國內外形勢極其嚴峻,被迫將更多的公共資源投入到內戰中。
這導致稀缺的住房和衛生設施被轉用於軍隊。 不僅如此,為了生存,人們被迫拆除房屋,將木製建築材料劈成柴火以抵禦寒冷。
歷史記錄顯示,僅在1919年冬天,首都莫斯科就有不少於2,500所房屋被當局徵用。 雖然這樣的決定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但列寧為了生存,真的別無選擇,只能冷酷無情。
蘇維埃俄羅斯人民在軍隊和人民的支援下,度過了最困難的階段。 1922 年之後,控制局勢的蘇維埃**立即採取了一系列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措施。
為了緩解住房短缺問題,**遵循19世紀法國烏托邦社會主義學者查爾斯·傅立葉的思路,徵用了大量建築物,並將內部和外部進行了翻新,並劃分為大小相等的小房間。
經過簡單的裝修和水電安裝後,這些房間被分發給急需住房的人,類似於今天年輕人租用的“隔斷”。 雖然住宿非常有限,但它確實解決了當時的迫切需求。
這樣的房間甚至沒有私人浴室,當你半夜醒來時,你可能會發現幾隻大老鼠趴在你的胸前。 然而,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有乙個穩定的居住地,每週能夠洗幾次熱水澡,已經是天堂般的了。
這就是備受讚譽的蘇聯“住房公社制度”,它最初體現了後來蘇聯制度的“平等主義”。 在大規模翻新現有建築的同時,也正在建造新房屋,以滿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
到1928年,基層人民的住房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下一步就是解決幹部的住房問題。
在1922年俄國共產黨第12次代表大會上,提出了乙個問題:領導層是否應該享受更好的生活。 雖然有些人追求物質生活,但在列寧的倡導下,人們暫時選擇了克制。
但是,讓政策制定者與普通人生活在相同的環境中是不現實的。 因此,當局採取了巧妙的解決方案,將最優質的建築物改造成宿舍,宿舍根據建築物的等級分配到不同的級別。
例如,成立於 1764 年的斯莫爾尼貴族女子學院被改造成當時最好的幹部宿舍之一,許多最有權勢的人選擇居住在這裡。
這裡住著大約600名俄羅斯**高階官員**及其家屬,還有多達1000名工作人員,如安保人員、廚師、服務員和醫生。
稍差的宿舍主要分配給重要的國家機構負責人,各州行政部門的成員。 雖然大家都想住好房子,但和尚多,粥少,不是所有人都能馬上搬進來,而且根據年齡和等級,一些資歷不高的幹部需要住在條件差的公寓裡,等待分配。
此外,一些位高權重的國家領導人更願意選擇這些等級的居住地,因為他們感覺與下屬更親近,可以更快地傳達決策和精神。
雖然老百姓住的隔斷連獨立衛生間都沒有,幹部們卻享受著豪華套房,但這並不影響大家的和諧。 畢竟,幹部們生活在“二手”中,而人民群眾則從零開始解決生計問題。
然而,隨著蘇聯國家實力的增長,一些人開始對現狀感到不滿。 不久,最高層通過了一項決議,宣布蘇維埃幹部住房制度進入乙個新階段。
儘管幹部宿舍條件不錯,但**人還是對集體宿舍表示不滿。 就連該國的領導人也開始厭倦生活條件。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蘇聯高層開始撥出資金建設獨立式住宅,尤其是史達林,他將住房保障列為“**”的基本福利之一,旨在通過“**”來維護正義。
史達林試圖通過用豐富的生活保障換取**對物質的漠不關心來更好地為國家和人民服務,但他顯然低估了人類的慾望。 俗話說“從節儉到奢侈,從奢侈到節儉”,一旦開啟,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就無法停止:地位越高,新家越豪華; 看著新房子越來越寬敞,虛榮心驅使他們不斷追求更好,不滿也越來越大。
很快,住房不再只是乙個居住的地方,而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隨著豪華別墅的出現,蘇聯特權階級開始形成。 我認為,雖然打擊腐敗很重要,但各行各業的人享受不同的生活是可以理解的。
關鍵是要把握乙個“度”,而如何把握這個邊界,才是對領導者最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