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的遺書,李世民大怒,挖了他的墳墓
在封建王朝的歷史上,那些有真知之識、身居高位的朝臣,哪怕冒著生命危險,都堅決勸誡國王,只是為了防止他偏離正道。
這樣的場景在我國封建史上屢見不鮮。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譽為“一代聰明大臣”的魏崢。 作為唐朝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謀士,魏徵的訓誡達數十萬字,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
魏徵雖然不是唐朝出身,卻是武陽郡和李密成元寶下的官吏,但他的忠心耿耿和才華卻得到了唐太宗的賞識。
唐太宗皇帝親自命閻立本畫他的畫像,立在靈岩閣,這無疑是魏徵功勞的最好證明。 然而,當李世民無意中翻開魏徵生前留下的小冊子時,他頓時大發雷霆,甚至直言不諱地表示要挖魏徵的墳墓。
儘管如此,魏崢的善良和直言不諱還是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和尊重。
原來,在李世民登基初期,魏徵一直站在他的對立面,魏徵也長期在李建成的弟子手下工作。 玄武門事件後,李世民清理了李建成和李元機的舊部,但這場風波並沒有影響到魏徵。
這說明魏徵長期沉浸於官場,對官之道有著深刻的理解。 他的學識和才華也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 雙重光環——他自己的才華和皇帝的賞識——注定了魏徵在唐朝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世民在玄武門事件後奪取了皇位,但他覺得自己的名聲不對,百姓對他弒哥逼父的行為不滿。
他需要樹立乙個心愛的明朝皇帝形象來安撫百姓,而廟宇上方的朝臣是傳達這個形象的最佳渠道。 所以,我們見證了唐太宗的謙遜彬彬有禮的風度,哪怕是身為皇帝,他也沒有傲慢。
相反,他總是願意聽取朝廷的建議,並及時糾正,這也讓魏徵逐漸獲得了李世民的信任。
其他人都用溫和的語言勸說李世民,小心翼翼地避免激怒他,但魏徵卻敢於開誠布公地直言不諱地說出李世民的問題和缺點,完全不顧自己的安危。
真官元年,魏徵擔任尚書左城,地位不高,但因為他是李淵的老部,李世民經常把他叫到宿舍商議國事。
魏徵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每次見到皇帝,都會毫無保留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他的治國政治理論和思想深深地引起了李世民的共鳴,魏崢很快被重用。 鎮觀六年,李世民決定將心愛的女兒長樂公主嫁給長孫衝,長孫衝是長孫無極的兒子,並告訴大臣們,希望將愛女的婚慶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大臣們同意了,並建議按照永嘉長公主婚禮的規格加倍。 然而,魏徵卻皺了皺眉頭,提出了反對意見。 他明確指出,永嘉的長公主,作為長樂公主的姑姑,肯定和她的後代不同。
魏徵站在天子的位置上,考慮禮儀制度,反對給長樂公主過分奢華的婚姻。 這一舉動引起了長孫皇后的共鳴,長孫皇后對他表示讚賞和支援,認為他是乙個真正為皇帝著想的人。
魏崢因此受到啟發,更加堅決地向李世民提出直截了當的建議。 不久之後,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晉公升為縣長。
貞觀十年後,長孫皇后提著鶴回西,李世民深感遺憾,整天鬱悶。 他特意在宮裡建了一層,希望能暫時緩解心中思念之痛,當他爬得很高,俯瞰妻子的陵墓時。
魏徵陪著李世民上樓後,李世民問他能不能看到遠處的趙陵,但魏徵坦言看不清,李世民聽了不悅。
陛下,我看到您正在遠處觀看陵墓。 此話一出,跟著他的人都緊張了起來,畢竟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對長孫皇后的深厚感情,而魏徵的話無疑觸動了他的痛處。
李世民雖然聽到魏徵的勸告很生氣,但他明白,魏徵是在提醒他不要忘記哀悼父親唐高祖李元。 這是李世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邀請魏徵陪他上樓,然後他下令拆除這棟違反宗教傳統的建築物。
魏徵的勸誡夠委婉的,李世民深深佩服。
李世民曾提到這件事,並稱讚魏徵的直言不諱。 他說,長孫皇后生前也非常認可魏徵,但魏徵在是非面前從不前後,他是乙個真正的清官。
鎮觀十二年,李世民慶祝皇帝的孫子李襄的誕生,赦天下,在宮中舉行宴會慶祝。 眾人都在祝賀皇帝的喜事,但只有“不懂得提”的魏崢,不久後出版了一本書《十次無節制的死亡》,直接指出李世民收藏的稀世珍寶,生活太奢侈,與大臣親近,與君子疏遠,百姓勞累過度, 他毫不留情地批評了李世民的傲慢。
在歷史上,除了魏徵之外,沒有其他人敢於以近乎指責的方式批評天子。
李世民心胸寬廣,面對魏徵的直言不諱,他不生氣反高興,欣然接受,並請史學家記錄下來,以顯示他和魏徵之間的深厚感情。
如果沒有李承乾的造反,侯俊基和杜正倫就不會因為李承乾的所作所為而受到殘酷的懲罰。 魏徵的命運也會因此而改變,他不會因為一本小冊子而被李世民挖出來。
父子對立導致的君主與大臣分離,使李承乾失去了成為東宮太子的資格。
這位君主生性不羈,不願意專心學德行,比起魏王李泰更受歡迎。 "廢物長大,年輕化"敘事就這樣傳播開來。
李世民對此事的看法難以捉摸,但他厭倦了這些說法。 雖然可能有重置太子的想法,但殿下的朝臣們不應該隨意評論。
歷史上,兄弟被皇權殺害的例子很多,李世民作為兄弟被殺的第一手目擊者,對此非常清楚。 他知道,如果任由它發展下去,李承乾和李泰很容易產生矛盾,所以他決定採取行動改變現狀。
權衡了半天,李世民選擇派魏徵去教李承乾。 這樣做,不僅可以表明自己的態度,還可以堵住別人的嘴,維護太子和魏王的關係。
把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魏徵,足以說明李世民對他的認可。 雖然魏徵婉言謝絕,但李世民堅持說他是最佳人選,這也表明了他對魏徵的信任。
貞官十七年,魏徵去世,朝堂上再也沒有直言不諱的勸誡。 李世民心裡很傷心,下詔埋葬魏徵,追封鄭國公。
他不僅帶領數百名官員將他的棺材送出城外,還親自為他刻了碑文。
李世民失去了得力助手,不禁感慨道:“以銅為鏡,就能穿得體; 以史為例,我們可以知道興衰; 以人為鏡子,可以看到得與失。
魏崢去世後,我失去了很多年的參考。 同年2月,李世民命畫師嚴立本畫了王朝二十四位英雄的畫像,掛在靈岩亭裡表達自己的悲哀,魏徵也在其中,可見魏徵在他心中的地位極為重要。
如果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到此為止,那一定會成為千古相傳的好故事。 可惜的是,魏徵死後不久,李承乾就企圖造反,他陣營中的侯俊基和杜正倫是魏徵推薦的候選人。 ”
父子倆反目成仇,刀兵相交的戲碼沒持續多久,侯俊基因叛亂被處死,杜正倫被廢黜,成為平民。 作為兩人的推薦人,也是李承乾的老師,魏崢的名字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李世民心存疑慮,他懷疑魏徵可能也參與了叛亂陰謀。 不過,魏崢已經死了,證據也不夠,只好駁回此事。
然而,另一件傳到李世民耳朵裡的事情,卻讓他瞬間怒火中燒。 據說,魏徵將所有備忘錄編成一本單獨的書,交給歷史學家楚遂良保管,讓後人了解他敢於發聲的名聲。
李世民聽說這件事後,深深覺得自己被魏徵騙了,以為他不是真的想著他和大唐,只是想給自己留下個好名聲。 李世民非常生氣,甚至說要挖魏徵的墳墓。
野外史上傳聞,李世民確實派人推翻了他親自為魏徵題的墓碑,取消了新城公主與魏徵之子魏書玉的婚約。 時光荏苒,回想起昔日心愛的正官十六年,高句麗發生政變,元界素文殺君,篡權,成為高句麗事實上的統治者。
之後,他與百濟聯合出兵,意圖摧毀新羅。
被強敵困住,被敵人包圍,新羅知道無法抵抗,於是向唐朝求救。 唐朝一直是高句麗的宗主權,當他收到新羅的求救訊號時,作為宗主國領袖的李世民決定介入調解。
然而,自以為強大的高句麗卻沒有給李世民這個機會,它對新羅的攻擊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甚至開始騷擾唐國邊境。
這種敢於挑釁皇權的舉動,激怒了正值國力巔峰的唐朝,李世民決定在鎮關十九年親自出征高句麗。 這次遠征是李世民軍旅生涯的最後一戰。
在唐朝大軍的威力下,幾個月就攻占了十多座城池,氣勢如竹。 然而,當他們挑戰遼東重鎮安石城時,卻遭到了高句麗軍的頑強抵抗,李世民再怎麼努力,也未能取得突破。
秋天將至,天氣越來越冷,軍物資和軍隊士氣承受著巨大壓力。 更讓李世民擔心的是,漠北的薛延拓似乎在等待乙個機會,想要趁著唐軍應付累了的時候加入戰場。
憑藉著豐富的戰場經驗,李世民做出了最好的選擇:既然已經消滅了高句麗的大部分主力,強行出戰只會增加軍隊的**。
因此,他決定返回朝鮮,這是最好的戰略選擇。
李世民退伍後平安返回國都,雖然這次遠征帶動了數千名士兵**,戰馬、鎧甲等軍用物資也消耗不少,但還是沒能實現戰前一舉夷為平地高句麗的野心。
雖然失敗很慘重,但他將其歸咎於自己的決策失誤。
如果當時身邊有人能為李世民分析利弊,說不定唐帝國早就重新併入高句麗的領土了。 正在審視自己的李世民開始質疑御駕的決定是否明智,這時乙個久違的名字突然闖入他的腦海,他低聲自言自語道:“如果魏徵還在這裡,他絕對不會讓我做出這樣的決定。 ”
回想起往日的朋友,往日的點點滴滴像倒帶一樣重新浮現,這讓李世民覺得思緒萬千。 然而,歲月無情,事就是人,無論怎麼評價魏徵的功過,他都成了歷史的過客。
李世民心中充滿了失落和憂鬱,輕輕嘆了口氣,然後下令重建魏徵的墓碑。 他雖是天子,但世間無常,逝去的親人回不來,給他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思緒。
關於魏徵的社論是否屬實,史料記載不一,已不重要。 就算魏徵的安葬地由李世民親自修復,也改變不了魏徵的歷史地位。
魏徵作為李世民的副臣,共同開創了“鎮官治”,兩人的關係如師徒,其他細節無足輕重。 在後世,魏崢被譽為敢於發聲的一代名人,李世民也因為魏崢的協助,有了更加完美的形象。
歷經千年風雨,回到過去,世人都說“夠了”。 鎮觀治,興盛盛,是中國封建王朝史上的輝煌一筆,令人欽佩。
至於李世民和魏徵,他們可能已經拋棄了之前的懷疑,把自己的優劣留給後人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