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對於合資品牌來說是關鍵的一年,因為2023年國產品牌份額首次超過50%,合資品牌在2024年必須更加努力,避免被淘汰。
以美國汽車為例,美國汽車在中國的份額在過去幾年一直在下降,但中國市場前景光明,所以他們不願意放棄。 2024年,美國各大車牌還準備推出很多新車。
雪佛蘭:繼續開發大型車
雪佛蘭幾年前在中國的銷量和口碑也處於巔峰,但現在已經淪為二線品牌,雪佛蘭新車在主流市場已經很少見到。 2024年,雪佛蘭的新車計畫仍將聚焦於美車最擅長的“大車”。
2024年將備受關注的新款雪佛蘭車是TR**erse HEV,它基於TR**erse的汽油版,仍定位為中大型SUV,預計將於2024年上市。
新車的設計風格比較硬朗,與海外版基本一致,車身也為5197mm,軸距為3072mm,有7座和8座兩種座椅布局可供選擇。 作為不插電車型,這款車還配備了 2混合動力系統由0T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但最大發動機功率僅為150kW。
除了TR**erse,雪佛蘭還將在2024年推出一款更大的SUV Tahoe Tahoe,這是一款全尺寸SUV,預計將配備四輪驅動系統和10速自動變速器。 然而,這種大排量“油虎”能否在中國找到生存空間,目前還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雪佛蘭還有另一款重磅車型,即Explorer EV。 從車型名稱可以看出,這是一款基於Explorer燃油版的汽油改電車型。 根據工信部此前的宣告,這是一款中型SUV,提供兩驅和四驅版本,最大功率分別為150kW和180kW,軸距可達2954mm,整體效能還不錯。
福特:平躺,但不完全平
這幾年,福特一直很奇怪,被三缸發動機毒害過,也曾試圖轉型為移動出行公司,也是第一家宣布在中國“躺平”的主流車企。 不過,到了2024年,福特還是有一些不錯的車型。
首先,從一開始就被認為是“像坦克300”的福特Horse,因福特在越野車領域的號召力而廣受歡迎。 1月29日,該車正式在國內首發。
根據官方訊息,福特 Flame 將配備 23T發動機,車長4825mm,軸距2950mm,還具有800mm的涉水深度,全時四輪驅動系統,10AT變速箱,三級氮氣減震器等均不缺席,作為一款越野車,其專業性還是比較高的。
目前還不清楚這款車的價格,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款車的售價將在30萬元以上,與美國越野車中的人比較接近,但與坦克300、豹豹5方程式等國產車型相比,在價效比上並沒有什麼優勢。
此外,福特的Muatang Dark Horse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正式上市。 它不屬於銷量慘淡的“電動馬”家族,而是跑車的原裝汽油版。 該車之前已經亮相,預計將配備 50公升V8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334kW,還將擁有純黑色的個性化車身。 正式上市後,很可能會受到一些跑車愛好者的青睞。
別克:GL8值得一試
別克是近兩年最明顯的美國品牌,2023年,其主力車型英朗將不再能夠保持其行業地位,除了英朗,別克GL8是為數不多的值得折騰的別克車型之一。
此前,通用汽車曾表示,到2025年,它將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過15款基於Autonen平台的電動汽車,包括別克GL8的純電動版本。 該車預計將於2024年正式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它將是一款針對中國的專用車。
新車採用全新設計語言,外觀和內飾的檔次感都有明顯提公升,正式上市後有望成為別克定位最高的車型,在各種功能和配置上都會有很大的進步。 2023年,別克GL8仍將是眾多中大型MPV使用者的首選車型,其EV版自然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此外,Odette平台還可以帶來良好的想象空間。
但需要注意的是,純電動中大型MPV在國內市場並不流行。 目前,新能源中大型MPV騰勢D9和VOYAH Dreamer超過90%的銷量由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貢獻,這證明高階消費者對純電動車型的難度和慢充仍有顧慮,這可能會影響別克GL8純電動版的前景。
凱迪拉克:繼續艱難的過渡
凱迪拉克是國內二線豪華車市場的領軍品牌,發展還不錯,但也難以抵擋新能源浪潮的入侵,所以凱迪拉克也在努力向新能源轉型。 瑞歌上市後市場反響平平,凱迪拉克也不氣餒,將在2024年推出另一款中大型SUV——凱迪拉克Optiq,中文稱IQ。
新車採用了凱迪拉克電動車家族的經典設計,長度也達到了4822mm,軸距達到了2954mm,在外觀方面還是比較不錯的。 同時,新車還將配備前後雙電機和電動四輪驅動系統,綜合系統功率高達213kW,並將採用三元鋰電池。
IQ也誕生於通用汽車奧能平台,奧能平台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國內新能源市場的一流水平,但雷聲大雨小,推出的車型效能並不理想。 在定位方面,IQ Aoge低於IQ Ruige,價格也會降低,在這種情況下,IQ Aoge能否充分發揮Autoneng平台的潛力,還是值得期待的。
總結:在燃油車市場,美車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但在新能源時代,美車更像是散兵游勇,幾大品牌都想轉型,但一直沒能拿到精華。 他們將在 2024 年繼續推動更多車型,但很難說他們是否能夠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