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元禁令的“受害者”出現了! 南韓企業虧損13萬億韓元
禁止使用晶元"受害者"出現! 大韓航空虧損13萬億韓元,已經沒有足夠的錢支付老闆的工資了!
自華為5G問世以來,美國公司遭受了技術挫折,美國一直試圖挽救它"技術至上",出台了一系列影響半導體產業的特別措施,晶元禁令逐漸形成並逐漸成熟。
從此,中美兩國在技術領域展開了較量,兩個大國控制了整個產業鏈,沒有一家公司能逃脫這種命運。 三星、阿斯麥(ASML)和台積電(TSMC)等行業領導者受到美國的限制,因為它們不能剝離包含美國技術的核心技術。
南韓拒絕讓步導致“四方晶元聯盟”被擱置,但美國不肯放棄,很快啟動了“美日荷三邊晶元硬體生產協議”,儘管美國仍不願接受"協議"。雖然美國還是不願意接受"協議"然而,從市場的走勢來看,這一點再清楚不過了。
儘管日本今年7月禁止出口基本裝置,荷蘭將其推遲到2024年1月,美國因“美國公司的遊說壓力”而被迫暫停實施新規定,但本已平靜的海面掀起了驚濤駭浪。
拜登的團隊想讓自己的公司放心,不得不等待新法律出台,但不久之後,人工智慧晶元和新能源行業開始全面實施監管,英偉達被要求停止向其供應所有晶元,美國汽車製造商被要求從中國進口電池。
在美國,這種做法不僅阻礙了美國公司的成長,而且充分利用了它們"受害者"浮出水面:南韓三星曾經是晶元巨頭,現在正面臨徹底解體。
三星宣布盈利654億韓元,同比下降84%92%,是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在半導體業務中,最大的損失是13萬億韓元。
三星也採取了類似的開源方式,減少開支,但並沒有大規模裁員,而是乾脆“凍結”了所有高管的工資,以節省資金,保證公司的運營。
與台積電類似,三星也選擇在美國投資150億元,但由於台積電過往的經驗,他們並沒有把重點放在建廠上,南韓也經常為了給自己的企業爭取更多的商機,經常繞過晶元法規。
第三,根據中國本土企業對南韓企業的需求,目前中國分公司可以引進一些基本的先進製造設施,但南韓企業出手較慢,顯然不太理解拜登**的意圖。
顯然,三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且知道為了一勞永逸地拯救自己,它必須牢牢抓住中國這家南韓公司,儘管美方不斷施加壓力,但它沒有做出任何讓步,相反,它正在逐步加快在中國的發展。
由於高階晶元的短缺和中國儲存晶元製造商的增長,三星仍然可以運營並依賴市場上各種最好的晶元,但它不太可能將其所有利潤用於補貼其半導體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