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第195篇原創文章,2024年第25篇文章,第19篇金融熱點文章。
日本內閣府同步統計:日本2023年名義GDP為42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7%,首次被德國超越,排名世界第四。
要知道,上一次是在2010年,我國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美國和日本穩居前三,足足坐了13年。
說到GDP,我們必須記住,GDP由四個部分組成,即消費、投資、淨公共支出和淨出口。 這四個因素影響著不同型別的國家,對於發達國家來說,消費非常重要;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投資和出口很重要。 顯然,日本應該適用於前者。
(1)消費低迷:長期量化寬鬆後仍存在通貨緊縮
2012年後,在經濟的影響下,日本使用了三支箭,即貨幣寬鬆、財政擴張和振興私人投資。 實質上就是放水刺激經濟,但效果似乎不是很好,而且近年來,日本的通貨膨脹率一直很低,甚至處於通貨緊縮狀態好幾個月。
我們知道,消費是最大的基本面,而長期低通脹甚至通貨緊縮的背後是消費慾望和能力的低迷,因此日本GDP的下滑也是可以預見的。
(2)工業損失:受發展中國家影響,製造業所佔份額有所損失
日本在汽車、機械人和半導體等行業非常繁榮,這些行業曾一度佔出口份額的主要部分。 但現在,這些優勢正在消退。
以汽車行業為例:根據日本協會1月31日公布的資料,日本2023年汽車出口量為442萬輛,已經低於中國的491萬輛。
(3)人口下降:人口是基本板塊,長期人口下降影響經濟增長潛力。
人口是根本,根據巨集觀經濟學的索洛模型,長期的人口下降會影響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具體論點請看我的文章:“中國利率設定的”黃金法則“是什麼? 您如何理解實際利率應該略低於潛在經濟增長率? 》)
人口的減少使得日本的勞動力成本非常高,這提高了企業的成本,抑制了企業家擴大能力的程序,並進一步影響了消費。
在“失去”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後,日本當局希望迎頭趕上並提出兩種解決方案。
(1)工資增長帶動消費,擴大裝置投資
岸田表示,他將把未來三年定位為“變革時期”,並表示將專注於實現連續加薪和擴大資本投資。
(2)降低稅費,增加可支配收入
此外,岸田文雄表示,將輔以針對特定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減輕民企負擔,增加民自有收入和企業淨利潤。
綜上所述,日本當局的做法的核心是提高收入、增加消費、促進增長,其理念是消費主義。 我只是不知道它是否會起作用?
最後,如果你覺得文章有用,記得點讚和收藏,你的鼓勵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