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發現一具東北豹屍體,屍體被部分啃咬,周圍有東北虎腳印和戰鬥痕跡。 這是中國首次出現東北虎“獵殺”東北豹的情況。
訊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宋大釗的注意,作為貓聯盟(中國地方野生動物保護機構)的創始人,看到乙隻8歲的雄性豹子在自然狀態下死亡,“我們很'嫉妒'”。 從事保護工作多年,他知道8歲雄性豹子意味著什麼:“例如,在山西省和順地區,整個種群中沒有這個年齡的雄性豹。 從貓盟監測以來的歷史資料來看,只有編號為M2的華北豹才能達到這個壽命。 ”
M2是乙隻2008年出生的雄性豹子,貓盟的工作人員見證了他從毛茸茸的豹子成長為獨立建立自己的領地。 然而,在12歲時,它從監控領域消失了。
近年來,這種失蹤事件在和順地區並沒有結束。 從2018年到現在,華北豹幾乎每年都從監測領域消失。 與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豹子被老虎獵殺不同,和順地區頂級掠食者華北豹的消失揭示了另乙個真相。
雖然人口在增加,但失蹤率正在加快
2018年,M4消失了。 2019 年,M2 和 M5 消失了。 2022 年,M12、M15 和 M18 失蹤。 五年之內,和順地區有六隻雄性豹子失蹤。
我們意識到這次失蹤是 2020 年。 根據科研團隊對和順縣豹子種群的調查,發現豹子的數量在增加,但其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 宋大釗解釋道:“正常情況下,豹子的平均壽命是7年,但在和順地區,豹子的平均生存時間只有3年,一些'強者'個體可以接近平均水平,但並沒有達到上限。 雖然消失並不一定意味著死亡,但它也是我們比較擔心的現象。 ”。
一直以來,貓科動物聯盟對保護華北豹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簡言之就是“把豹子帶回家”——共同保護和恢復現有的華北山脈,讓華北豹自然地沿著太行山脈和燕山擴散,回到它的家鄉北京(華北豹的典型標本是從北京西部山區採集的)。 “如果'消失'的豹子能出現在北京,這就是'回家'。 但目前消失的真正原因,我們還沒有能夠完全恢復。 宋大釗說。
只有當種群擴大時,數量才會增加,個體越多,種群的傳播就越有可能。 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貓盟在和順地區發現多達13只雌性豹子在養幼,這證明種群的出生率正在上公升,似乎一切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但豹子的消失開始加速,這無疑給通往“家”的道路蒙上了陰影。 當乙個地方的棲息地質量較高時,例如面積足夠大,獵物足夠多,華北豹可以生活得更好,然後種群就會擴散,華北豹就可以進出。
然而,目前的情況是,其他地區的豹子很難進入和順,這裡的個體也在迅速消失,種群的擴張和擴散仍然困難重重。
根據研究團隊的調查和研究,我們認為棲息地破碎化是主要原因。 宋大釗進一步解釋道:“豹子是一種對棲息地面積要求非常高的動物。 雄性豹子,其活動面積可達200-300平方公里,屬於非常大的山林。 如今,許多保護區只有約300平方公里。 在保護區之外,有各種林場或集體森林,人類活動頻繁。 但是豹子不需要這個棲息地,因為人為的分裂。 “如果需要,就不能進去,就算進去,也無法繁殖,豹子突然蔓延,甚至個體也消失了。
不僅如此,保護區外的棲息地也可能得不到充分保護。 宋大釗說:“比如修路、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或者其他基礎設施建設。 這些人類活動可能導致棲息地破碎化,而且越來越嚴重。 ”
保護正在得到回報,但威脅並未消除
作為一種大型食肉動物,豹子的存在意味著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從歷史上看,華北豹廣泛分布於華北地區,包括河南、山西、河北、北京、陝西、寧夏、甘肅、內蒙古中部等地區。
然而,由於棲息地喪失和非法偷獵,目前在太行山、陸梁山、紫武嶺、秦嶺、六盤山等山脈中只儲存了少量孤立的華北豹種群。 北京,華北豹的故鄉,也中斷了很多年。 “這表明太行山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完整性遇到了真正的危機,亟待恢復。 這也是豹子作為旗艦物種的生態意義,所以我們希望'以豹子的名義,恢復華北人民的荒野和心靈'。 宋大釗告訴記者。
近年來,隨著保護意識的提高和保護工作的發展,華北豹的生態價值逐漸得到認可,保護力度得到加強。 對於華北豹保護來說,“回家”是乙個系統工程。 如果你知道它,你可以更好地幫助它。
2021年,和順縣委、北京大學研究團隊在山西省和順縣聯合開展了全國首個縣級豹種群調查。 調查資料顯示,和順縣豹種群是目前太行山區已知密度最高、發展潛力最大的重點豹種群。
就我國取得的保護成果而言,我們對華北豹的生活史有了更詳細的了解。 例如,它的領地有多大,它從什麼年齡開始繁殖,它吃得最多,個體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宋大釗介紹:“隨著各地調查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豹子的分布範圍有了新的認識,發現一些歷史分布區如四川西部、青海東南部、雲南南部、甘肅中部-寧夏南部、 **的東北部和珠穆朗瑪峰地區,也有豹子分布,有些地方的種群質量還不錯。 ”
然而,與華北豹廣泛分布的歷史相比,豹子的碎片化仍然令人擔憂。
亟需建設生態廊道,促進人口分散
北京以北的山區其實已經逐漸為豹子的生存做好了準備,但以河北目前的生態背景來看,要指望豹子自己擴散到北京並建立種群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宋大釗指出,“自我分散需要通道,即使北京山區的獵物水平和棲息地面積符合豹子的生活條件,但當河北省的豹子翻山越嶺,發現前方有路時,無疑會增加通行的難度。 沒有生態廊道的連線,這條回家的路很難走。 ”
目前,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大,保護的成果體現在野生種群的增長上,當豹子數量較多時,對棲息地面積的需求、對食物的爭奪,將使它們不可避免地面臨繁殖的問題。
和順、豫子地區的豹子種群是中國已知個體數量最大的豹子種群,每年都有穩定的幼崽繁殖。 我們希望這個群體能夠在整個太行山脈和華北地區發揮好源種群的作用,將健康、肥沃的豹子個體從內運送到外,“宋大釗再次強調:”連線棲息地,構建生態廊道,是保持物種內高遺傳多樣性的重要基礎。 ”
如今,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不可避免地與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碰撞”,保護更多是處理人與野生動物的關係。
參加華北豹保護的村民。
在山西省和順市,保護機構和地方主管部門正在探索建立人豹共存的縣級保護模式示範點,通過“一流科研機構+公益組織”的生態保護模式,開展種群繁殖、擴散和棲息地承載能力的長期合作監測和研究,助力華北豹“回家”。
此外,近10年來,和順縣**在縣西部劃定了“生態保護功能區”,約佔全縣面積的一半,保留了西部的良好生態和華北豹的完整棲息地。 通過建立地方保護隊,開展巡邏、紅外攝像機**、反偷獵行動等工作。 在大眾傳播、自然教育、生態文化創意等生態產業開展探索,擴大保護合力。
Cat League的工作人員在野外進行監控。
2024年春初,宋大釗參加了一場以“把豹子帶回家”為主題的公益演出,由孩子們在北京順義府尼亞劇院演出。 在台上,他向表演者頒發了志願者證書。 “我們願意為對華北山區生態保護感興趣的學校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包,幫助大家設計自己心中的生態保護階段。” 照亮華北豹回家的路。 ”
也許,更多的人加入進來,華北豹回家的希望就會更上一層樓。(肖琦)。
注:文中**由Cat Leagu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