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五一勞動節,**去看望胡喬木,按了半個多小時的門鈴,卻無人應答,只好遺憾地轉身離開,兩人再也沒有見過面。
**和胡喬木的友誼是什麼? 為什麼從那以後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面? 你為什麼錯過了這個機會? 聽。
1.胡喬木,時任黨委書記,素有“黨內筆”之稱,新中國成立前後,始終走在政治核心的最前沿,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解最深刻的人之一。
1937年,胡喬來到革命中心延安,在**宣傳部工作,還擔任《中國青年》雜誌主編。 儘管如此,他從未與***有過交集,兩人最近一次見面,乙個站在台上,乙個站在台下,胡喬木只能仰望董事長,但董事長卻始終沒有注意到他。
然而,在1941年2月,王若飛親自上門,告訴胡喬木委員長需要他的幫助,並請他做自己的秘書。 這讓胡喬大吃一驚,因為他從來沒有和董事長有過任何關係,那麼董事長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而且他沒有當秘書的經驗,他甚至有些緊張地說:“我從來沒做過秘書工作,怕我做不好,董事長怎麼會看上我? ”
原來,兩年前,為紀念五四運動20周年,胡喬木發表了一篇題為《青年運動中的思想問題》的文章,以獨特的視角,對中國青年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作了非常透徹的分析。
**看完後,他讚道:“胡喬木真是個人才! 從此,胡喬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正好秘書職位出現空缺,董事長要調他。
胡喬木從默默無聞到成為不可或缺的助手,擔任過許多重要職務,並始終保留著書記一職。 然而,1957年後,他開始走下坡路,由於高層管理人員的不同意和對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滿意,他的身體狀況逐漸惡化。
最終,他在 1961 年請了病假,與 *** 的聯絡減少了。 雖然兩人還往來書信,但還是很難說再見。
1966年6月,胡喬木從杭州休養回到北京時,終於見到了***。 他很興奮,但因為一時的緊張,他無法表達自己。
雖然之前曾被嚴厲批評,但兩人25年的友誼依然存在。 **了解胡喬木的情況,提醒他:“到了北京,多看少說。 ”
**要知道,胡喬木只是乙個書生,說不定會因為大意而惹上麻煩,連救不了。胡喬木沒想到,這是他和***最後一次見面,接下來的十年裡,兩人再也沒有交集,每次想到這裡,他都覺得很遺憾。
不久之後,胡喬被要求搬出中南海,他的生活開始走下坡路,這也是他人生的低谷。 不過,這一次有所改善,多虧了***的來訪,雖然兩人還沒有見過面。
1967年五一勞動節前夕,**突然提出要去看胡喬木,時間定在五一晚上。 胡喬木得知後非常激動,滿懷期待的在家等著,可為什麼兩人最後沒有見面呢?
原來,是王東興是開路的人,陪著董事長的是張耀慈。 不知不覺中,張耀慈敲錯了門,胡喬木家的院子裡有兩扇門,平時都是從西門走的,東門早就廢棄了。
張耀慈敲了很久東門,卻沒有人回應,這才漸漸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大家都認出了***越來越多的圍觀者。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和擁堵,董事長只能讓張耀慈離開。
雖然他們沒有見面,但這次拜訪讓**看到了***對胡喬木的關心,所以他給了他一些特別的照顧。 那個時候,胡喬木的身體狀況已經很不好了,沒有這些細心,未必能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