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親叫程建林,是解放軍,可是他死了,再也回不來了。 年幼的程向忠聽到爺爺這麼說,撲進爺爺的懷裡哭了起來,但他沒有把自己的思緒拋在腦後,也沒有放棄尋找父親的念頭。 “如果你死了,你會有乙個墓地,對吧? 只要你不放棄,你總能找到它。 程向中一直有這樣的想法。
2024年1月30日,在父親程健林的墓前,程向忠時隔76年與親生父親有了如此親密的接觸,“這是很少有人會有的經歷。 他還在父親的墳墓前宣讀了衷心的悼念詞。
事後,程向中對正觀新聞記者說:“我多年的心結終於解開了,這個結,第一,別人都有爸爸,我卻沒有爸爸; 二是父親是光榮的烈士,我們不能讓父親一直寂寞,我們作為家人,一定要找到他。 ”
程建林的家人對這個崇拜已經盼望了76年。 在尋找的過程中,他們不確定是否能找到犧牲的烈士程建林。 程向中在悼念詞中寫道:“很長一段時間,在我幼小的睡夢中,我都被尋找你所困擾。 ”
即使從未見過親生父親,程向忠依舊深受父親影響,他從小就聽父親的戰友們提起父親的事蹟,長大後,程向中繼承了父親參軍的意志,而程湘中烈士程建林的孫子程超, 追隨祖父和父親的腳步,進入軍隊服役5年。
程建林家族參軍三代,忠於國家。 然而,在尋找烈士父親的過程中,只有程向忠懂得其中的滋味。
為了尋找烈士的父親,他走遍了全國各地,三代人參軍,立志報國
從小,“父親”的形象就朦朧在程的重心。
從記事起,程向忠就一直充滿疑惑: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有爸爸,而我爸爸卻去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一再的追問下,爺爺含著眼淚說:“你已經長大了,你也有父親了,他叫程建林,1947年10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是開封戰役的機槍手,在戰場上英勇犧牲。 ”
當他們說話時,爺爺和孫子哭了。 至少,程向忠心裡有個叫“父親”的形象。
初中畢業後,程向忠決心繼承父親的遺產,走這條路。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覺得像父親一樣忠於黨、忠於人民、保衛祖國,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情。 1969年1月,程向忠參軍,成為一名訊號兵。
程向忠還是不甘心的,當他回老家探親時,他發現父親的戰友程玉順在同乙個村子裡,從世代上來說,他應該稱呼程玉順為“爺爺”,但程玉順和程建林年齡相仿,兩人在開封戰役中並肩作戰。
程玉順不知道程建林葬在哪裡,但他講述的相關事蹟卻讓程向忠震驚不已。 這些年來,從與父親有關的人口中,程向忠對父親的了解越來越深刻。
雖然仍未找到父親的墓地,但程向忠從未放棄希望,他將對父親的崇敬轉化為動力,在參軍17年後多次獲獎。 在父親和祖父的影響下,程建林的孫子程超也毅然決然地參軍。
談及以後是否會同意子女繼續參軍,程超告訴正觀新聞記者:“我參軍是因為爺爺父輩的影響,老一輩的革命精神和無私奉獻應該傳承下去,如果孩子將來想參軍, 我們全家都會支援它。 ”
“日益發達的網際網絡,幫助更多烈士成功尋根。”
程向忠和濮陽“寶貝回家”志願者鐵馬都認為,這次尋根是巧合。
2023年12月24日,程向中突然收到“寶貝之家”發來的訊息:程建林所在的烈士墓地已經找到,而且在河南商丘。 原來,商丘市綏旗縣綏岐烈士陵園近年來一直在利用網際網絡幫助未尋親的烈士尋根,在此期間多次與“寶貝之家”公益組織烈士尋根工作組合作。
2023年12月,鐵馬志願者看到***有人幫助程建林的濮陽烈士尋根,於是接手了探訪任務。 12月24日,剛剛穩定病情的鐵馬直接驅車前往烈士故鄉——濮陽縣紫安鄉紫安村,在好友程祥忠和村支書程少凱的幫助下,鐵馬找到了疑似程建林遺屬的程向中, 並在當晚證實了這一點。
當程向忠得知有志願者找到了父親的安息之地時,激動得輾轉反側,幾乎整晚都睡不著覺。 志願者們擔心老人太過激動,造成身體不適,於是轉而與程祥忠的兒子程超溝通相關事宜。
十年前,程向忠身患癌症,手術前對兒子程超說:“如果我下不了手術台,你就得繼續找爺爺睡覺的地方,去追悼會,把爺爺帶回老家。 現在,程翔的重心已經解決了,他鬆了一口氣。
烈士尋親的成功,是各種巧合造成的,“鐵馬告訴正觀新聞記者,”濮陽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行政區劃也調整過很多次,好在烈士所在的子安集村幾十年沒有改名,是烈士家屬搜尋工作的一大有利條件; 另一方面,程向忠是在烈士程建林犧牲23天後出生的,對於程向忠來說,是極難找到的,我們恰好接到商丘綏岐縣綏岐戰役烈士墓地的線索,並進行了探訪,此時程向中老人找了很多年都沒有成功, 發現烈士的父親處於近乎絕望的境地,他非常激動。”
追尋烈士的根源已經持續了很多年,近年來,網際網絡資訊越來越容易獲得,大家對烈士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尋根活動成功的案例越來越多。 商丘市隋岐縣綏岐烈士陵園副主任陸晨旭是追綸烈士根源的線索提供者,他表示,與“寶貝之家”義工團隊的合作非常有效,近年來,綏岐縣商丘綏岐烈士陵園通過各種渠道成功幫助了100多名烈士成功尋根, 包括10餘位烈士在“寶貝之家”的幫助下成功扎根。
陸晨旭還對正觀新聞記者說,“希望借助網際網絡,號召各界愛心人士,多關注烈士和烈士家屬,積極動員起來,幫助烈士們盡快找到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