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2月4日電(記者 張旭)天原:今生援助非洲是無悔的。
**記者 範麗芳.
在山西省常年支援的喀麥隆首都婦幼醫院,醫院門診大廳併排懸掛著田元的畫像和歷任院長的畫像,見證了中國醫療隊與當地的深厚友誼。
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田源作為山西援外援醫療隊首任隊長,帶領第21批中國(山西)醫療隊赴喀麥隆、第24批赴多哥、第20批吉布地赴非洲開展醫療救助。
當時,作為援非醫療管理的一項創新,山西首次在援非三國醫療隊中設定了專職隊長,將救助管理的門檻向前推進,重心下沉。 這種管理機制在援外工作遇到疫情“風暴”時,起到了源頭把控和一線指揮的作用。
當我們於2021年3月抵達非洲時,正值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資源匱乏是非洲應對疫情的一大挑戰。 田源說,隊員們還面臨感染瘧疾、麻疹、脊髓灰質炎等傳染病的風險,社會治安安全形勢也十分嚴峻。
抵達喀麥隆後,田源經過研究總結,制定了5大類30項管理制度、人事分工和短期計畫,成立了“非洲疫情防控磋商互助小組”,解決中資機構員工健康問題; 開展“雲門診”,科學配置醫療資源助援非洲醫療隊,形成多點聯動運營機制。 班子成員們還克服了裝置不足、藥品匱乏、條件惡劣等困難,為開展高精度手術創造了條件,參與了各種突發事件和危重疾病的搶救,處理了各種突發事件,開展了各種外科......這在中國也很困難
田媛發現喀麥隆醫生唐波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得知他曾就讀於一所中醫院校,2015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回鄉工作。 田遠立即協調了婦產科、普外科、骨科等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對他進行基本外科技能培訓,“童波精通中法,了解當地情況,不僅是中哈醫療交流的紐帶,更是兩地文化傳承的使者。 “2021年7月28日,喀麥隆一名患者手指受傷,求助於山西醫療隊**。 骨科專家於巨集偉發現,患者左手中指不完整骨折,其他四根手指有軟組織撕裂傷。 在唐波的協助下,餘巨集偉完成了患者手指骨折的清創和固定。
山西援外醫療隊向受援醫院捐贈醫療物資。 照片由劉蓋英提供。
在山西省的醫療救助任務中,捐藥是常態化任務之一。 但是藥物是如何分類和展示的呢? 如果藥物只有中文名稱,我該怎麼辦? 針對我國捐贈藥品的管理情況,山西藥師專門制定了藥品管理制度,使當地藥師(無論是否懂漢字)都能準確識別和定位藥品,確保藥品賬目一致,防止藥品流失,使交接工作更加規範高效。 這一創新舉措由國家衛健委在國家醫療隊中推廣。
援外期間,醫療隊攜手喀麥隆婦幼醫院、長治醫學院附屬河濟醫院,就神經內科一例疑難病例進行遠端會診研討。
此後,遠端會診開創了中卡達、中加兩家醫院在健康領域交流的先河,得到了患者、家屬和受援醫院的認可。
除了工作之外,醫療團隊還與愛心人士一起,為孤兒院的孩子們送去溫暖。 走出去免費診療,實施精準醫療扶貧; “粉紅絲帶”活動,提高婦女健康意識; 中秋節期間,來自多哥、吉布地、喀麥隆等國的醫療隊員們一起製作月餅、包餃子,與當地人一起品嚐美食,體驗中國文化。
醫療隊的努力得到了當地居民的認可。 田源還被吉布地國家授予“6月27日獨立日”國家勳章,被喀麥隆國家授予“喀麥隆國家特別榮譽騎士,一級騎士”,被姆巴爾馬市長授予“榮譽市民”。
能夠減輕非洲人民的苦難,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也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 談及這段經歷,田遠說,他這輩子沒有遺憾。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