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不平靜的一年。 全球局勢動盪,無論是俄烏衝突、中東亂局,還是美國的亞太戰略,都讓人緊張不安。
在此背景下,各國的**也成為影響國際格局的重要因素。 其中,印度的**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
印度將在 4 月至 5 月期間舉行新一輪的 Lok Sabha**。 印度人民院是印度議會的下議院,也是印度的最高權力機構。 人民院共有545個席位,其中543個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另外兩個由**任命。
任何能夠贏得272個或更多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都可以組成總理並任命總理。
目前,印度的執政黨是由現任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
莫迪在2014年和2019年都以壓倒性優勢贏得了人民的支援,成為印度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總理之一。 而在即將到來的2024年**,莫迪也有興趣尋求連任。
然而,莫迪為了贏得**做出了令人驚訝的舉動。 就在1月22日,莫迪以官方身份親自出席了印度北方邦阿約提亞地區一座印度教寺廟的開幕儀式。
這座寺廟是印度教徒心中的聖地——拉姆神廟。 在頒獎典禮上,莫迪還多次提到,是“上帝”讓他成為印度全體人民的代表,並將頒獎典禮視為“新時代的開始”。
顯然,莫迪正試圖利用印度教的力量為他的競選活動造勢。 然而,此舉也給印度未來的穩定與和平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即使在未來50年內,印度也不會處於和平狀態。
拉瑪神廟的建造是印度教徒的夢想,也是穆斯林的噩夢。 羅摩是印度教史詩《羅摩衍那》的主角,被認為是印度教至高無上的神之一毗濕奴的化身,也是印度教徒的英雄和榜樣。
據說拉瑪出生在位於印度北方邦東部的古城阿約提亞。 印度教徒認為,在 1500 年之前,阿約提亞有一座拉瑪神廟,是印度教徒的朝聖之地。
然而,在穆斯林的侵略下,寺廟被摧毀了。 1528年,莫臥兒帝國的創始人巴布林在原來的寺廟遺址上建造了一座清真寺,稱為巴布裡清真寺。
從那時起,阿約提亞就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爭論和衝突的焦點。 印度教徒一直渴望能夠重建羅摩神廟,將阿約提亞重新變成印度教的聖地。
為此,他們毫不猶豫地訴諸暴力手段,試圖摧毀巴布裡清真寺並收回寺廟的土地。 其中,印度人民黨(BJP)是最積極的推動者和支持者。
印度人民黨(BJP)是乙個以印度教民族主義為主導的政黨,認為印度是乙個印度教國家,所有其他宗教和民族都應該受到印度教的統治。 印度人民黨 (BJP) 在 1980 年代後期開始崛起,成為印度最大的反對黨。
為了擴大其影響力,印度人民黨發起了一場名為“奪回阿約提亞”的運動,要求將巴布裡清真寺的土地交給印度教徒重建拉瑪神廟。
這場運動引發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激烈對抗,導致了無數次血腥衝突。
最糟糕的事件發生在1992年12月6日,當時印度人民黨領導人拉達克里希南·阿德瓦尼(Radakrishnan Adwani)帶領數萬名印度教徒進入阿約提亞,並用錘子、斧頭和其他工具徹底摧毀了巴布裡清真寺。
這起事件引發了全國性的宗教抗議,造成近2000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穆斯林。
巴布裡清真寺的拆除也導致了印度法律的干預。 印度最高法院於1994年裁定,巴布裡清真寺的土地應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兩個組織,另一部分為代表拉瑪的個人。
該裁決既不能滿足印度教徒的要求,也不能平息穆斯林的不滿,雙方都對此提出上訴。 經過25年的司法程式,印度最高法院終於於2019年11月9日做出了最終判決。
最高法院認為,對巴布裡清真寺的破壞是非法的,但印度教徒對阿約提亞的土地有更強的主張,因此,這片土地應該完全屬於印度教徒,並允許他們在原地建造拉瑪神廟。
同時,為了安撫穆斯林,最高法院還要求印度**在阿約提亞附近的另乙個地區向穆斯林提供5英畝的土地,用於建造一座新清真寺。
莫迪參加拉瑪寺的開幕式,也暴露了他宗教政治的本質。 莫迪是一位虔誠的印度教徒,他從小就是乙個名為“民族志願者組織”的印度教民族主義組織的成員,該組織是印度人民黨的靈魂和後盾。
莫迪在這個群體中接受了嚴格的訓練和教育,形成了他對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思想和信仰。 莫迪認為,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國家,印度教是印度的靈魂和文化,其他宗教和民族應該服從印度教徒的統治和領導。
莫迪還捲入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暴力衝突,甚至被指控縱容印度教徒在2002年的古吉拉特邦事件中殺害了數千名穆斯林。
莫迪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印度教徒的支援。 印度教徒佔印度人口的80%以上,是印度最大的宗教團體。
莫迪使用印度教符號和神話來塑造他的形象和權威,使印度教徒將他視為印度教的保護者和代表,印度教至高無上的神之一毗濕奴的化身,以及印度教徒的英雄和榜樣。
莫迪還推行了一系列加強印度教地位和影響力的政策措施,如修改教科書、推廣印度教語言和文化、限制其他宗教的傳播和活動、打擊其他宗教和民族的人權和自由等。
莫迪的宗教政治在贏得印度教徒支援的同時,也忽視了其他群體的利益和要求。
印度是乙個多元化的國家,除了印度教徒,還有其他宗教和種族,如穆斯林、錫克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猶太人等。
這些群體雖然在人口上是少數,但也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以及自己的權利和尊嚴。
莫迪的宗教政治讓這些群體感到被邊緣化和歧視,他們的安全和尊嚴受到威脅,他們的未來和希望被剝奪。
這些團體不會輕易屈服於印度教徒的統治,也會以自己的方式抵抗和反抗。 這導致了印度宗教和種族衝突的公升級,導致了印度社會的**和動盪,導致了印度國家的脆弱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