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近日表示,他的腦機介面公司“神經連線”(Neural Connection)進行了腦機介面裝置的首次人體移植。 目前,移植器“似乎完全**,沒有不良反應”,並且已經可以通過大腦移動小鼠。 據馬斯克介紹,“神經連線”公司的第一款腦機介面產品叫做“心靈感應”。大腦植入裝置後,只需用意念即可控制手機、電腦等失去四肢功能的人將是該產品的第一批使用者。 去年5月,該公司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准,啟動大腦植入裝置的人體臨床試驗。 同年9月,開始招募志願者進行臨床試驗。
什麼是“腦機介面”? 腦機介面是科幻作品中常見的場景。 近年來,隨著腦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失語症患者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通過“思想”來“說話”和指揮機器。 馬斯克在 2021 年發布了乙隻做實驗的猴子。 猴子操縱著自己的思想,在電腦上打出了一行字:“我想吃點心”。 這種行為的背後,是更傳統的標準腦機介面的支援。
人工耳蝸幫助殘疾人獲得聲音,是迄今為止最成功和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腦機介面技術。 它的工作原理是將聲音訊號轉換為電訊號並直接傳輸到大腦,這可以幫助大量聾人恢復發聲和交流的能力。
此外,電影中的角色,如阿凡達或鋼鐵俠,都使用腦機成像來靈活地操作他們的身體動作。 雖然目前還不可能,但它們是科學家對未來腦機連線實踐的期望。
究竟什麼是“腦機介面”? 專家介紹,腦機介面是指人腦與外部裝置之間的連線,實現人腦與外部裝置之間的資訊交換。 簡單地說,腦機介面是人腦與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裝置之間的直接“對話”。 通過這項技術,我們可以將大腦的思想轉化為計算機可以理解的訊號,或者將計算機的訊號轉化為大腦可以理解的指令。 它允許殘疾人或腦部疾病的人恢復一些運動能力並獲得一些簡單的互動技能。 “腦機介面”有哪些型別? 近年來,經過國內外科研團隊多年的發展,腦機介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創跟非侵入性兩條主要技術路徑。 馬斯克的腦機介面公司“神經連線”專注於侵入性腦機介面,而一些公司則專注於探索非侵入性腦機介面的應用。 據專家介紹,中國和一些歐洲國家以非侵入性腦介面為核心,美國主要側重於侵入性腦介面。 從應用的角度來看,侵入性腦介面僅限於一些醫學上必要的研究; 除了醫療應用外,非侵入性腦介面還可以用於教育和娛樂等各種場合。
“腦機介面”可以應用於哪些領域? 未來,腦機介面有望在醫療、娛樂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例如,腦機移植可用於幫助癱瘓患者恢復行走和說話等功能; 它可以用來幫助盲人和聾人感知周圍的環境; 它還可用於開發新的娛樂形式,例如腦機介面遊戲。 現在腦機移植最廣泛地用於幫助殘疾人靈活使用假肢。 當插入神經訊號時,假肢可以執行非常敏感和複雜的操作。
如今,在廣東、浙江等地,腦機介面已經在許多實驗室進入了實踐階段。 例如,智慧型仿生手可以提取手臂上微弱的肌電圖和神經電訊號,識別運動的意圖,實現“手部運動”; 採集腦電圖的罩子可以採集大腦發出的電訊號,將其轉換為可視的腦電圖,通過漣漪的波動判斷乙個人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研究“腦機介面”安全嗎? 儘管馬斯克的腦機介面專案取得了一些進展,確實可以幫助很多有需要的人,但關於“神經連線”公司相關研究安全性的討論很多,該公司也面臨著相關部門的審查。
去年11月,四名美國國會議員簽署了一封致美國**和交易委員會的信,要求該機構審查“神經連線”公司。 他們在信中說,Neural Connections對猴子進行的實驗記錄顯示,大腦植入裝置對動物的健康產生了不利影響,表現出癱瘓、癲癇發作和腦腫脹等症狀,至少有12只年輕健康的猴子在參與實驗後被安樂死,而馬斯克則淡化了投資者對他的動物試驗結果的擔憂。 事實上,隨著腦機介面的發展,關於腦機介面是否存在風險,如何處理倫理問題的討論越來越多。 記者從科技部獲悉,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人工智慧倫理分委員會近日編制了《腦機介面研究倫理導則》,這是我國腦機介面研究領域的首部倫理導則。 《指南》明確,腦機介面研究應確保研究具有社會價值,應以恢復性腦機介面為重點,通過技術發展強調公眾的健康需求。 有關詳細資訊,請單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