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高考700分,或者手裡有700萬現金,如果兩人真的擺在你面前,你會做出什麼選擇? 這是一項隨機調查,結果顯示,許多初中生和高中生更願意選擇在高考中取得最高分,因為他們認為,如果能拿到這樣的分數,他們未來的收入將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然而,大學畢業生的選擇卻截然相反,或許只有走出校園,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現實的殘酷,正如一位女生所說:“我可能是乙個能考700分的人,但憑著我的知識,我賺不了那麼多。
出於某種原因,“談論金錢”在我們的思想中似乎被視為庸俗。 然而,對於還沒有達到理想生活狀態的普通人來說,這是乙個只強調給予而忽視薪水的現實,對吧? 最近,一家公司的行為被廣泛討論。
160億對於乙個大企業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曹德旺之所以能夠如此慷慨解囊,說明他的“公益之心”其實比很多其他知名人物都要好。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由於這種做法,外部和內部員工對他的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 一般來說,公司的薪酬待遇與績效直接相關。 雖然慷慨大方,但也說明福耀整體經營良好。
然而,很多外行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公司的員工流失率並不低。 特別是一線工作非常辛苦,一些應屆畢業生很難在一周內堅持下去。 “每週工作12小時,休息一次”已成為許多工人的常態。
在製造公司,雖然員工的薪水相對較高,但這通常是通過高強度工作獲得的,這就是許多員工離開的原因。 由於外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一些福利待遇也在逐漸減少。
在這種情況下,聽到公司CEO慷慨解囊卻沒有給員工加薪,很多人都疑惑:這是什麼邏輯? 有人公開發布招聘資訊,顯示這些職位的年薪基本在6萬到10萬元之間。
這些招聘主要針對本科生,對專業和學歷有明確的要求,這樣的薪資待遇不是很有吸引力。 有經驗的人知道,如果在招聘啟事上刊登這樣的數字,實際工資可能並不理想。
換句話說,擁有學士學位和相應專業的畢業生起薪約為 5,000 美元。 扣除五險一金後,實際領取的工資少了。
當然,這也取決於城市。 在瀋陽這樣的地方,很多辦公室職位可能達不到這個工資標準。 雖然車間的崗位比較多,但工作強度也比較高。
老曹回應了質疑,成為經典說法。
從根本上說,乙個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盈利能力,離不開基層員工的辛勤工作。 然而,不幸的是,這些員工往往在分配利潤的決定中沒有足夠的發言權。
一些內部員工看到CEO更願意捐款而不是加薪,開始感到心寒,甚至有人懷疑這種做法是出於對公司“聲譽”的考慮。 回想起王健林曾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說:
如果這筆錢用於提高員工工資,豈不是更好? 有捐贈能力,先改善員工待遇。 ”
許多畢業生認為,這只是農民工的代言人。 相比之下,老曹的理念似乎並不像王建林那樣得到認可。 面對疑惑,曹德旺解釋道。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解釋成為了一句名言,被網友評價為“雷任語錄”。 他說,他對員工並不吝嗇,而是因為來自同行的競爭,他不願意加薪。
他的意思是,如果一家公司提供的薪水遠高於平均水平,就會吸引大量的求職者,這無異於從其他公司偷員工。
不得不承認,這種思維方式確實讓很多員工感到無奈。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補充說:“我擔心如果我給員工發太多錢,他們會失去戰鬥的動力。 ”
為什麼有些公司表面上很慷慨,但不給畢業生加薪,這在職場老兵中並不少見。 這些管理者的共同想法是,他們需要外部的認可,而對員工認可的需求相對較低。 特別是在當前的就業環境下,確定求職者正面臨供過於求的局面。
對於對工資不滿意的員工,公司可以在他們離開公司後迅速找到替代者。 而如果一家公司想在外界建立良好的聲譽,就需要投入更多。 很多單位捐給大學生的學費,通過拍照宣傳來達到這個效果。
此外,管理者從陌生人那裡獲得的成就感與從員工那裡獲得的成就感不同。 前者通過提供幫助來實現“做好事”的價值,而後者往往將“等級”和權力的思維融入其中,把員工當成成就感來擠壓。
因此,新員工和現有員工對公司的捐贈可能會有不同的態度。 剛畢業的年輕人可能會認為,如果公司外表友好,就應該善待員工。 然而,現實可能恰恰相反。
【話題】您如何看待企業捐款不加薪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