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直生活在巨大的恐懼和痛苦中,軸心時代的聖人教導我們,只有同情、尊重和普遍關注才是應對苦難的“黃金法則”。
西元前800年到西元前200年,人類歷史上出現了乙個非常神奇的現象——一群天才成群出現:在中國,有孔子、孟子、老子; 在印度,有釋迦牟尼; 在以色列,有猶太先知; 在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無法解釋的現象。 人類在進化史上跌跌撞撞地走了幾千年,為什麼這麼多重要的思想家聚集在現在的600年裡?
在此期間,中國的儒教和道教、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和希臘的哲學理性主義四大文明都開始形成。
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爆發,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文明最重要的突破,奠定了整個人類文明的基礎,成為人類歷史發展的動力。
這一時期就是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提出的“軸心時代”,為後世所認可和推崇。
直到今天,賈斯珀斯說,“人類一直生活在這一時期所思考和創造的一切之上”。
人類文明的“突破期”
賈斯貝爾斯將20世紀之前人類歷史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史前時代、古代高度文明時代、軸心時代和技術時代。
在這四個階段中,雅斯貝爾斯將“軸心時代”稱為“突破時期”,而“史前時代”、“古代文明時代”和隨後的“技術時代”都被稱為“插曲”。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人類的歷史是建立在軸心時代的基礎上的,之前的一切都為此做好了準備,在那之後,人類的所有進步都以軸心時代為基礎:包括文藝復興的人文啟蒙、宗教改革的理性化和世俗化、現代科技的理性精神、啟蒙時代的社會契約觀等等。 人類歷史上發生的一切覺醒和飛躍,都是受此啟發的,以至於現在,每當人類遇到精神危機和社會危機時,總要回到軸心時代尋求指引。
在人類數百萬年的歷史中,600年只是短暫的一瞬間,但正是這600年的歷史,一直影響著人類此後的整體精神歷程。 軸前:籠罩在恐懼中的心理活動
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文明的產生是因為環境的挑戰促使人們奮起反抗,在挑戰和應對的迴圈中,文明誕生了。 自從人類第一次感到恐懼以來,他們就開始從事心理活動,努力尋找擺脫恐懼的方法。
羅馬詩人盧克萊修說:“恐懼是眾神的始祖之母,尤其是對死亡的恐懼。 ”
在原始社會,人和其他動物一樣,對世界一無所知,被動地尋求在自然界中生存,各種災難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得不到保障。 早期人類不相信死亡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是某種超自然力量在控制著它。 對死亡的恐懼導致人類希望外界力量的幫助(神的幫助)並乞求好的命運,因此產生了宗教信仰。
從那時起,宗教統治了人類的精神世界,人類一直專注於尋找神性。 任何危機的出現,人類都將其歸咎於對上帝的侵犯,於是,人類的祭祀越來越殘酷,所有文明的原始祭祀,都有祭祀活人的歷史,這種“虔誠”,是前軸心時代人類無知、恐懼和殘忍的明證。
隨後,雖然出現了巴比倫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古代中國文化,但人類直到進入軸心時代,才普遍擺脫了宗教的統治,更不用說質疑宗教的權威了。
軸心時代:人類智慧型的開端
政治學家劉軍寧說,人類的智慧分為兩種,一種是關於理性的智慧,常被稱為希臘智慧; 乙個是道德的智慧,通常被稱為耶路撒冷的智慧。 耶路撒冷的智慧優於希臘的智慧,因為歸根結底,所有智慧的目的都是為了讓人類更好地生存。 在軸心時代,許多聖人開始放棄對神學問題的探索,轉向人類自我本身,這標誌著人類自我意識的誕生和人類作為真正人類的精神成為。
這一時期的聖賢們突破了宗教神話中純粹感性、原始的思維模式,開始以理性、道德、宗教的方式思考。
在中國,孔子創立了中國儒家思想,崇尚“仁”和“忠饒”,他關心的不是天鬼,而是當今世界,人們可以知道的世界。 墨子提出了“愛與愛”的思想,他認為,如果人類不培養對全人類的愛,那麼愛國主義和對家庭的熱愛只會成為狹隘的集體自我中心主義。 在《我們的經典》(四卷)中,著名學者李玲對《周經》、《孫子》等四部經典進行了簡單的解讀,堪稱“軸心時代中國經典”的經典。
在阿拉伯地區,耶利公尺等先知和祭司的思想也開始轉向人的內心世界,他們提出人類應該冷靜地面對苦難,避免以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從而避免出現基於怨恨和復仇的宗教,並創造一種肯定所有生命神聖的精神信仰。
在印度,喬達摩發展了一種解脫受苦者的精神方法,認為無私的狀態自然存在於每個人身上,這種發自內心的無私慈悲可以給每個人帶來最終的幸福和解脫。 喬達摩的思想被後世整理,形成了影響深遠的佛教。
在希臘,人們開始通過悲劇反思戰爭的正義性; 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創立了乙個拒絕肉食和祭祀的秘密教派,並通過研究科學和數學來尋求啟蒙......這些只是軸心時代的一小部分,我們可以列出更長的清單。 軸心時代出現的想法對今天的人們來說可能看起來“平淡無奇”,其中一些早已被證明是錯誤的,但是為什麼2000年後,每當人類面臨危機或新的飛躍時,我們總是要回到這裡尋求啟示?
軸心時代的先知們對整個人類文明的貢獻,歸根結底,不在於他們建立了什麼樣的思想,創立了什麼樣的教派,而在於他們把自己的思想物件從異世界的神靈轉移到了現實世界中真正的人類自己身上, 從人的出發點重新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軸心時代的聖人認為,“尊重所有生命的神聖權利——而不是正統的信條——是宗教。 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改革者,他們改革的不是乙個國家、乙個地方的制度,而是整個人類文明的思維正規化。
回到軸心時代,我們可以找到答案聖賢智慧背後的共同點是慈悲、尊重和普遍關注。 它超越了時間、空間和地理,是全人類共同的道德規範,也是軸心時代的精神。 為此,我強烈推薦英國著名學者凱倫·阿姆斯特朗的《軸心時代》,它以氣勢磅礴、慈悲心強、筆觸簡潔再現了軸心時代歷史畫卷的精神,直奔東西方聖賢的精髓。
在書中,作者感嘆:軸心時代是乙個產生精神天才的時代,而我們生活在乙個產生科技天才的時代。 在這樣乙個速功利的時代,我們尤其需要淨化自己的心靈和精神,而這其中的秘訣就蘊含在軸心時代的聖賢們從不同宗教、不同思想中發展出來的“黃金法則”中。 同時,《軸向時代》也向我們提出了以下問題:
在那個幾乎與世隔絕的時代,為什麼不同的地區和文明總是進入創造力迸發的時期? 在那之後發生了什麼,結束了這個時代的輝煌?
軸心時代之後,為什麼有些文明消失在歷史中,而剩下的文明卻沒有走同樣的路,而是按照自己的軌跡逐漸漸行漸遠?
軸心時代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為什麼有些文明給人類帶來了繁榮和自由,而另一些文明卻讓人類重新陷入恐懼和混亂?
《紐約時報》評論:在《軸心時代》一書中,任何細節的任何一小部分都可以寫成一本書; 而秘魯的前任**加西亞·佩雷斯說:凱倫·阿姆斯特朗是我敬佩的大學學者,她的《軸心時代》是每個有良知的人都應該讀的傑作。 點選下面的產品卡來收藏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