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會”看四大新高質量發展

Mondo 財經 更新 2024-02-20

春潮洶湧,春鼓催促。 廣東正走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上,如何加快向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產力新質態的飛躍? 如何用科學技術改造現有生產力,孕育新的優質生產力? 傳統製造業與新興產業如何共生發展? 圍繞上述話題,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

新希望正在尋找經濟發展的深層驅動力。

新質量生產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對此,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表示,目前我國製造業在低端產業上受到東南亞國家的擠壓,高階產業面臨來自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壓力。 “此時,新的質量生產力非常關鍵,新產業、新技術、新載體將帶來新的希望和新的發展。 林江說,生產力的新品質不是空談,背後是新產業、新結構、新布局。

以廣東為例,林江表示,廣東的出口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服裝、鞋襪發展到家電、機電產品,進而發展到新能源汽車等“新三大”,對外貿易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所提公升,突出了從“粵製造”向“粵製造”的轉變。

這是廣東的兩大優勢:“開放”和“製造基礎”。 林江強調,廣東毗鄰香港、澳門,可以承接內外需求,反應迅速。 因此,對於“新三”等具有國際需求的新興產品,廣東可以依靠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創新型人才基礎,快速響應、生產、發展和崛起。

這就是新質量生產力的力量所在。 新型質量生產力是在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配置、產業轉型公升級等方面產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

在廣東,新技術、新技術的“井噴”,高層次人才生態的構建,對新素質生產力的重視,使廣東企業抓住了發展機遇。 2023年,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1輛為“廣東製造”。

在林江看來,發展新的優質生產力,就是要找到經濟發展的深層動力。 這種力量不會存在於低端行業,只會存在於艱難的“上坡路”上。

但這並不意味著傳統產業和低端產業不再重要。 例如,林江表示,傳統製造業可以數位化、智慧型化公升級,通過這些轉型公升級,可以提質增效,與東南亞的低端製造業相輔相成,“對於廣東這樣的外貿大省來說,從之前的成品直接出口到東南亞,出口成品進行再加工是有利的國家,這也是發展的必要階段。

新矩陣尋求與未來工業發展的增量。

在傳統產業公升級的同時,廣東新素質生產力蓬勃發展,實現產業科技互促的前景無限。

廣東應該如何利用科學技術改造現有生產力,孕育新的生產力? 中國(深圳)綜合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對《羊城晚報》表示:“當前,廣東高質量發展應圍繞三個'同步發展'——發展模式和增長動能同步轉變、產業存量與增量發展同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同步發展。 ”

在郭萬達看來,廣東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催生新賽道、新業態,以產業發展推動科技創新,這是產業科技的相互促進。 廣東製造業產業鏈完整且高度集中,但也需要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創新鏈涉及各類原創技術和基礎研究。

當前,廣東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刻。 郭萬達認為,高質量發展首先意味著生產方式的轉變和增長動力。 供給側,過去盲目依靠土地、勞動力等傳統要素資源促進發展的路徑已經觸及“天花板”,發展新的優質生產力可以實現經濟轉型公升級; 在需求方面,也要從依賴外需轉向國內外雙迴圈,從而進一步滿足和拉動國內消費需求。 其次,存量與增量發展同時,由於傳統產業存量在廣東工業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要依靠科技實現轉型公升級,孕育出新的優質生產力。

會議期間,廣東發布了未來電子資訊、未來智慧型裝備、未來生命健康、未來材料、未來綠色低碳等五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計畫,瞄準有望形成千億萬億規模的前沿產業方向,打造全省未來產業發展矩陣。

郭萬達表示,所謂增量可以進一步分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兩者的區別在於,生產力新質量要靠科技創新來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表明生產力新質量已經開始應用,比如新能源汽車和5G智慧型終端, 未來產業是科技的突破,但產業化的前景還不是很明朗,兩者的發展也應該同時進行。

這一新突破,帶動製造業向“服務型”轉型。

正如林江所說,廣東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一手聯動國內外產業,發展傳統製造業,建立了雄偉的一流連鎖基地。 如今,在百年變革的加速演進下,廣東應該以新的質量生產力助力製造業公升級、突圍。

近年來,廣東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不斷積聚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23年全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長5%2%,佔GDP的40%; 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2%2%,是自2006年以來的最快增速。

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成為廣東再次突圍、拓寬高質量發展空間的有力工具。 林江認為,這些數量和質量兼備的新產業,正在成為廣東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廣東在國際舞台上爭奪新興產業發展的領先地位,除了發展產業本身,也不可能忽視“廣東科技”走出去。

廣東要推動製造業和服務業共同支撐高質量發展。 林江分析說,廣東製造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要推廣“走出去”的服務,廣東企業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更高效的生產方案,優化其他國家企業的生產工藝,通過技術的出口提高上下游的生產力, 這也是“製造大師”的內涵,是新品質生產力的又一體現,對廣東來說非常重要。

例如,林江說,來自日本的優衣庫在中國和越南都有工廠,索尼相機在中國也有數位相機製造基地。

因此,我們必須將廣東製造業的優勢與全球市場需求相結合,將廣東對外開放的優勢與全球服務市場緊密結合,通過輸出先進製造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行業轉型公升級。 特別是充分發揮粵港澳合作特色,推動廣東製造業由生產型向服務型公升級。 林江說。

新改革,構建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新生產力理論指導著新的實踐,誰來做實踐的主體也至關重要。

郭萬達認為,如何確保企業為主體,如何建立政產學研共同的創新共同體,金融如何賦能科技創新等,都與“改革活力”問題息息相關。 其中,要以開放推動改革創新,用好港澳資源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網路,構建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新體系。

例如,推動產業科技創新,人才是決定性因素。 “要吸引人才,就要吸引國際知名科學家,這就是開放; 吸引人才之後,如何留住和培養人才,離不開改革。 郭萬達說。

廣東“新年第一次會議”連續兩年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意義何在?

郭萬達告訴記者,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會議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繪製了藍圖。 郭萬達表示,廣東要實現“走在前列”的目標,首先要抓住機遇,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機遇,並付諸行動; 二是要提振信心,讓廣大企業家在廣東扎根。

當前,廣東把“千萬工程”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 在本次大會上,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振興、推動“百萬工程”實施也是廣泛關注的話題。

在郭萬達看來,“百萬工程”的實施應推進科技賦能、產業扶持、資本下鄉三大舉措。 “只有科技賦能產業,推動數字技術在傳統領域的應用,鼓勵發展新業態,才能真正幫助縣鄉村找到發展的出路; 資本流向農村體現市場導向,利用市場機制激發創新動能。 ”

文字 |記者 孫啟曼 黃廷圖 |陽城晚報資料地圖。

相關問題答案

    圍繞“新年第一會”,芯泰石化力爭做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淄博 淄博晚報 世博新聞 記者 楊秋雲 胡 鳴.月日,淄博市凝聚力突破性招商引資及專案建設動員大會在旗盛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會上公布了包括年度淄博百強企業在內的榮譽榜單,對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進行了表彰,以弘揚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企業家加入創新創業浪潮。上榜並受到表揚的企業家們紛紛表示,這一榮譽不僅...

    “一體四翼”高質量發展服務於黨和國家大局

    一體四翼 高質量發展 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賦能 新年伊始,永珍煥然一新,中國大地充滿砥礪前行的力量。中國經濟開局火熱,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回首奮鬥歷程,汲取力量前行。年,我們將以鄭同志為核心,團結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

    “一體四翼”高質量發展,推動能源轉型,賦能綠色發展

    千伏白鶴灘 浙江特高壓直流專案全面投產,金沙江兩岸的清潔電力通過兩條電氣化高速公路 閃 到長江南岸,千家萬戶的燈光映照著 綠色中國 長江流域首艘千噸級純電動貨船 中天電運 在江蘇常州試車成功,綠色岸電助力長江護航。山東省裝機容量最大 膠東首座抽水蓄能電站 文登抽水蓄能電站已全面投產發電,電網 安全彈...

    “一體四翼”高質量發展,改革步伐穩中,發展勢頭澎湃

    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是增強國家綜合實力 維護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部署,提出要深化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公升級行動,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堅持旗幟引領潮流,提公升治理效率 聚焦主業主業,優化布局和結構 對標國際先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年,國家電網將堅持...

    單總石化繪製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年,全球可持續發展程序取得進一步突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完成 巴黎協定 首次全球審議,全球多個國家提出與淨零排放和碳中和相關的發展目標。同時,年我國 雙碳 工作和制度也將逐步完善,僅在國家層面就將出台多項雙碳政策。統一石化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經濟轉型號召,履行低碳承諾,在各個領域布局低碳產品,堅持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