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11日,上海大眾汽車第一輛桑塔納汽車下線,為一家外國汽車公司與一家中國本土汽車公司合資拉開了序幕。 中國合資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因為當時中國的民用工業可以用“一貧兩白”來形容,國外車企可以“用市場換技術”,以犧牲與國外車企分享中國市場的利潤蛋糕為代價,趁機學習他們的技術, 管理和培養人才,建立自主產業鏈。
然而,30多年過去了,如今合資車依然佔據中高階市場的主導地位,國產自主車品牌只能退回到不到10萬元**勉強維持生計。 這是乙個非常令人心痛的資料:
根據北汽2019年財報資料顯示,自有企業“北京”品牌虧損4728億元,售出1670,000輛汽車,相當於每售出一輛車就損失20,000多輛! 合資企業“北汽賓士”的銷量是“北京”的三倍之多,利潤高達42215億元,相當於每售出一輛台北賓士的淨利潤為74453元,這是戴姆勒分拆後的剩餘利潤。 因此,合資燃油車不僅沒有幫助中國汽車產業公升級,反而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自2008年比亞迪發布全球首款雙模電動車F3DM以來,比亞迪開始在電動化領域積極布局和探索技術。 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比亞迪終於積累了大量經驗,一舉取代合資品牌成為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 尤其是百萬級仰望U8的發布,無論是靈氣、配置、技術還是體驗,都比路虎攬勝、賓士大G更勝一籌,原地掉頭、緊急浮動、易四方等黑科技更是讓外國人目瞪口呆!
汽車智慧型化電動化已成為大勢所趨,目前,在高階電動汽車市場已經是全球國產新能源,受限於成本等因素,國內新能源還沒有被探究到10萬元以下,這個市場仍被合資燃油車佔據,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日產賽逸和大眾拉維達。
年限剛復工,比亞迪就直接向玄一出手了! 比亞迪的“雙攻”閃電戰燃油車,日產西爾菲怕“災難”。 比亞迪發布,秦Plus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DM-i Glory Edition和Destroyer 05 Glory Edition已減少至7輛98萬元起。 秦PLUS DM-i榮耀版是日產Sylphy在舒適性、速度性、經濟性、續航性和空間性方面的存在,油耗為每100公里38公升,000加速度73秒,比日本系統更經濟,比德國系統更好。 當 ** 減少到 7 時98萬元後,以Sylphy為代表的老牌合資燃油車將無路可走!
很多消費者疑惑,降價是否意味著減配? 不! 比亞迪降價的信心在於其規模效應和產業鏈優勢,與燃油合資車企相比,比亞迪牢牢把握整個上下游產業鏈,因此擁有完全獨立的定價權。 而截至去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600萬輛,如此龐大的規模,當然成本更有利。 與合資車企“切韭菜”不同,比亞迪選擇將成本優勢獲得的額外利潤轉嫁給消費者,同時扼殺“燃油雙逃”。 總結
技術狂人王傳福擁有9萬名技術工程師,支撐員工近60萬,比亞迪學校招生人數高達3人180,000人。 現在比亞迪已經將DM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減少到7980,000,向“燃料雙重逃生”宣戰。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支援比亞迪、華為等國產品牌,因為只有他們才能真正帶來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和高階自主產業鏈,只有他們才能幫助中國實現產業公升級,最終才會惠及我們每乙個人! 向比亞迪和華為等民族品牌致敬! 2月** 動態激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