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菲律賓試圖接近美國,參加在南海的聯合軍事演習,但遭到了中國的果斷回應,成功挫敗了美菲的干涉計畫。 然而,3月5日,菲律賓再次挑釁,派出四艘船進入中國南沙群島任'礁附近海域,其中一艘故意撞向一艘正常巡航的中國船隻,導致該船輕微刮擦。
對此,中國海警局發言人指責菲律賓挑釁行為,稱其正在製造麻煩並故意煽動炒作。 中國海警表示將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堅決維護國家利益。 此外,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也發出警告,敦促菲方不要一意孤行,惹麻煩,中軍將堅決反擊。 這兩項強硬表達旨在向菲律賓發出乙個明確的訊息,不要再進行越境,並表明中國有足夠的堅定場劇。
在中國的堅決警告下,菲律賓領導人費迪南德·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迅速改變了態度。 據《觀察家報》報道,馬科斯在澳大利亞表示,他願意與中國合作,通過渠道應對南海的挑戰,並強調兩國有共同的“基因”。 馬科斯說,他“不反對兩國恢復友好共處,畢竟兩國有著悠久的交流歷史”。
馬科斯採取更溫和立場的原因複雜而深刻。 首先,他深知中菲關係的良好關係對雙方都至關重要。 菲律賓出口的水果等產品在中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極大地推動了菲律賓的經濟發展。 與此同時,中國的投資正在推動菲律賓走向現代化。 因此,與中國的全面對抗可能會對菲律賓的發展產生嚴重影響,鑑於國內的和平呼聲,馬科斯必須仔細權衡國內輿論。
其次,菲律賓的地緣政治地位使其難以與中國正面對抗。 雖然美國和澳大利亞表示支援,但這種支援更多的是將菲律賓視為前線,而不是真正的援助。 在可能發生的衝突中,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很有可能袖手旁觀,讓菲律賓得不到足夠的支援。 更關鍵的是,菲律賓的海上力量無法與中國競爭,這使得菲律賓在南海發生區域性衝突時很難取得勝利。
此外,菲律賓認識到,在地緣政治博弈中,它更像是乙個棋子,而不是乙個決定性的參與者。 儘管菲律賓與美國有著歷史淵源,特別是兩國之間長期存在的共同防禦條約,但馬科斯明確表示,菲律賓的國家利益不應被其他國家的利益所挾持。 他明智地避免菲律賓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保持獨立,拒絕被霸權的戰車束縛。
儘管馬科斯的立場略顯溫和,但他仍在尋求平衡,同時也對中國發出挑釁訊號。 中國需要保持警惕,在南海部署足夠的力量,以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