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抗日電影《琅琊山五俠》上映,立即引起熱烈反響。 該片講述了1941年秋天,山察冀軍區第1師第1團第7連、第6小隊的五名士兵,為了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的轉移,跳崖而跳崖,與日本侵略者作戰,直到彈藥和食物耗盡的悲慘故事。
那麼,這部電影背後的真實歷史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1941年7月,岡村接替多田出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員。 此時,擺在岡村寧姬面前的是頭疼的問題:一方面,八路軍在1940年發動的“百團之戰”,殲滅了2萬多名日本偽軍,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另一方面,由於無法維持鉅額的戰爭開支,日軍不得不逐步減少人員。 而日本即將發動的太平洋戰爭,讓岡村寧姬急於完成華北的所謂“治安整頓”。 他聲稱,“在1941年,徹底對共產黨進行全面戰爭是前所未有的事件。 ”
1941年8月,岡村忍寺集結5個師團、6個旅團的7萬餘兵力,對山察冀根據地北嶽地區發動了史無前例的“掃蕩”。
9月24日,3500多名日軍偽軍在叛徒趙玉坤的帶領下,逼近琅琊山,企圖尋找八路軍主力進行決戰。
琅琊山位於河北省沂縣西南部,距縣城36公里,海拔1105公尺。 山東西長50公里,南北長30多公里,山峰挺拔,形似狼牙,故稱“狼牙山”。
此時,方圓僅百里的琅琊山地區,到處都是四個縣機關,從宜縣、徐水、定興、滿城逃亡的民眾多達四萬人之多。 金察姬軍區第1師團在山上的主力被調到其他地方支援,山上不可能藏這麼多人。
面對敵人強勢寡敵的局面,在琅琊山指揮作戰的楊成武毅果斷斷決決,他指定第一團團長邱偉負責組織撤離,並指示邱偉在山上留下乙個連,爭取明天再打半天, 從而給敵人一種師主力還在山上的錯覺。邱偉把這個任務交給了第七連。
經過幾次激戰,大部分部隊撤出,只剩下第7連留在山里繼續戰鬥。 戰鬥中,連長劉福山身負重傷,他率領的第2班和機槍班的大部分士兵也全部陣亡。
危急間,教官找到第6小隊隊長馬寶玉,說:“你上山掩護,爭取讓當地幹部群眾走得更遠,讓連隊其餘人員安全突圍,然後視情況而定,可以撤退。 ”
所以在電影中,雖然接到留守任務的是第7連的指揮官,但把任務傳達給第6小隊的卻是教官。 這不是編劇的失誤或疏忽,而是當時情況的真實反映。
當時,六班只剩下5人,分別是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士兵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 在影片中,他們鄭重其事地表態,雖然樸實無華,卻對生死責任最忠誠的承諾。
當時,第1團有兩挺輕機槍,一挺在戰鬥前送去修理,只剩下一挺參加戰鬥,只有一百發子彈。 在7公司撤離時,教官將輕機槍留給了6小隊。
那麼,第7連的主力最後是如何撤退的呢? 當時,七班陀東北有一條秘密通道,是第一師根據琅琊山的地形秘密改造的,連土生土長的叛徒趙玉坤都不知道。
接過任務後,第6小隊趕到東山關乙個叫“小鬼臉”的危險地方,準備阻擊敵人。 黎明時分,敵人開始進攻,馬寶玉等人冷靜地回應。 在輕機槍的火力下,敵人誤以為遇到了我軍主力,不斷組織進攻,企圖在琅琊山上包圍殲滅八路軍。 等到太陽下山的時候,大部隊的調動應該已經按計畫完成了,馬寶玉命令第6小隊撤退。
他們剛走多遠,就出現了乙個岔路口:北面是主力部隊和群眾前進的方向,他們可以迅速返回自己的隊伍,但敵人緊隨其後,很快就會追上來,這無疑會浪費所有的工作,使主力部隊和群眾陷入危險的境地。 向南走,通往棋盤的路將是一條死胡同。
為了演繹這個艱難的抉擇,電影中提前做了層層伏筆——先是惠芬和秀蓮為了掩護受傷的第6班長馬寶玉被敵人殺死,然後是小靈子的爺爺張叔為了保護第1團部不被攻擊,帶領敵人走入死胡同, 但他英勇地死了。
為了爭取群眾和主力突圍更多的時間,此時面對生死抉擇,班長馬寶玉在片中說得好:“同志們,敵人就在我們身後。 走這條路,就是把群眾和主力轉移的方向暴露給敵人。 我們必須將敵人吸引到棋盤上,堅持到天黑,然後才能找到突破的方法! ”
就這樣,五位勇士下定決心,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保證主力和群眾的安全,毫不猶豫地踏上了棋盤的絕望之路。
大家都知道後來的故事,五勇士跳崖後,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殉難,葛振林、宋雪怡在山中被樹枝擋住,負傷逃竄後歸軍。
1942年4月,山察冀軍區在棋盤上建起了“三烈塔”,後來被日軍炮火摧毀。 1959年3月,“三烈塔”改建,改名為“琅琊山五勇士紀念塔”,元帥題詞:“視死如歸的革命戰士精神,是燕昭英雄的光榮傳統。
這次小規模的掩護行動雖然只是整個抗日戰爭史上的一次小規模戰役,卻成為這場偉大的民族戰爭中最經典的英雄史詩之一。 他們的故事被收錄在教科書中,並被搬上了銀幕。 2009年9月14日,“琅琊山五大英雄”入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100位英雄模範”,將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