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八歲向高向楷先生當學徒後不久,就得到了父親朋友的推薦,有幸結識了著名的相聲家常保婷。
常保婷,天津人,藝名三蘑菇,生於1929年,卒於2015年1月4日。 他是中國近現代相聲圈“常家相聲”的後裔,從小跟著父親常連楠學藝,9歲登台,11歲在啟明茶館“相聲大會”上表演,12歲拜郭榮奇為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曾參加天津麴義工作組。 常寶婷14歲就與白全福正式搭檔,兩人合作40多年,形成了嚴謹、詼諧、火熱、藝術的風格。
白全福是楊志剛的**,後來被郭德綱當徒。
記住,學習相聲最重要的是天賦、興趣和努力,所有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郭德綱的心裡,他也用這句話來教導徒弟。
後來,因為常三爺忙於事務,就把郭德綱介紹給弟弟常寶峰,也就是人稱常九爺。
常寶峰,1947年出生於北京,滿族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是相聲大師常連安的第六個兒子,也是小蘑菇常寶坤的弟弟。
1985年,他拜馬三立為師。 雖然他是包子一代相聲演員中最年輕的,比他的大侄子常貴天還年輕,但他的藝術才華卻不容忽視,甚至超過了謝天順和邵馬燁。
在常九爺家上課的第一天,郭德綱坐在客廳裡,顯得很緊張。 當時,常九燁還不到40歲,帥氣瀟灑。 當著郭德綱的面,他從自家床底下拖出乙個紙箱,從裡面拿出六本書。
這些在瀋陽出版的書籍是傳統的相聲資料,後來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作為《中國傳統相聲全集》第一卷至第四卷出版。 當時這套材料是內部分發的,普通人買不到。
郭德綱一看到這六本書,就覺得自己得到了一件無價之寶,他希望立刻把腦海中所有的內容都記住下來。 不過,由於書的珍貴,郭德綱只能從常九爺家裡一一借來,帶回家和父親一起手抄,直到六本書全部抄完為止。
郭德綱小時候就是通過《八屏》進入相聲世界。 這部作品是常九野開明的,他得到了王沛遠編纂的筆跡手稿。
王培遠曾經是常九爺的搭檔,兩人關係密切。 常九野讓郭德綱先回家背誦這些詞,背誦完再來找他。 郭德綱回家後,專心背誦,背誦完後,常九野會一句一句地配合他,糾正錯誤。
教了一段時間後,有人建議常九野正式收郭德綱為徒,但常寶峰以收不了徒弟為由拒絕了。 當時郭德綱還不是很懂,但實際上,常九爺年紀越小越大,如果收徒弟,郭德綱就會和謝晉一樣,成為江坤和馮公的舅舅。
儘管如此,常寶峰還是成為了郭德綱在相聲門的第一位老師,這確實是乙個非常高的起點。
郭德綱拜訪過天津很多著名的相聲演員,比如常三爺的搭檔白全福,趙培儒的徒弟馬志存。 上世紀80年代,天津是乙個活躍的“麴義巢”,相聲大師馬三立先生就住在這裡。
當時,公園裡經常舉行露天戲曲相聲表演,著名演員雲集。 在這樣的環境下,郭德綱到處尋求藝術,結識了眾多著名藝術家,經過多年的實踐,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
除了相聲和講故事,郭德綱的河北邦子演唱功底也非常出色,這要歸功於他師從著名的京劇老兵、武打演員李桂春。 此外,他還師從盲人藝術家王天宇學習西和鼓,對戲曲進行評論也是他的拿手好戲,這要歸功於他師從老藝術家劉炳文。
劉寶瑞的大師邢文釗先生評價郭德綱:“他是史無前例的,甚至是史無前例的。 他的講道和唱歌都非常全面,他拿起鴛鴦板,可以唱多種歌曲。
如此全面的人才從未產生過,將來可能也不會有。 由此可見,郭德綱的音樂天賦無與倫比。 而我國的相聲藝術已經有一段時間不好了,主要是因為很多中途修士穿上外套就成了專業人士,劣幣趕走好錢,誰會學什麼基本功。
那麼,有人關心的問題是,郭德綱從小學開始就有那麼多的曲夷,那麼他的學歷是不是比郭麒麟還要低呢? 實際上,這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重要的是,他的才華和努力使他成為相聲界的領導者。
郭德綱不是乙個有天賦和聰明的學者,他的小學和中學都是在正常的學校系統內完成的。 雖然他學習不是特別好,但絕不是乙個壞學生。
他對相聲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和奉獻精神,即使他犧牲了其他興趣和休息時間。 高中時,他上了夜校,畢業後,他選擇成為文化中心的合同工,而不是繼續他的學業。
事實上,郭德綱的學歷比他的**郭麒麟和岳雲鵬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