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寧浩執導、劉德華主演的電影《紅毯先生》在春節檔撤檔後終於上映,定檔海報的“再見面”版終於出爐,定檔3月15日重映。
《紅毯先生》是寧浩與劉德華時隔17年的第二次合作,電影以娛樂圈奇觀為切入點,深入挖掘“溝通”主題。 劉德華飾演的不合時宜的影星劉偉馳,想通過農村題材拿下國際大獎,在影片拍攝過程中,他和導演、投資人、妻子、博主在不同層面有著不同的關係和溝通問題,導致越來越迷茫,最後以一頭失控的豬跳到桌子上收場。
除了傳播主題,《紅毯先生》還呈現了不少影視圈的“八卦”,精準投射現實。 比如,有劉德華在採訪中大方談的明星隱婚和明星婚外情問題,片中劉偉馳摔馬引發的虐馬輿論,就是對甯浩拍《瘋狂外星人》引發的虐狗風波的精準投射, 當時,寧浩甚至邀請**到他家做客,讓網友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們是在照顧狗狗,這樣他們就可以擺脫壓倒性的**包圍。
但遺憾的是,這樣的電影並沒有得到觀眾的廣泛認可,影片的優雅和體面也沒有得到保持。 《紅毯先生》春節檔票房失敗的原因顯而易見。
一方面歸因於電影本身,《紅地毯先生》的豆瓣評分為6分8、幾乎是春節檔幾部電影中評分最低的一部,觀眾在看這部電影時會有很大的心理差距,抱著看寧浩喜劇的期待,票房宣傳中的“優雅喜劇”與搞笑喜劇不同,沒有寧浩擅長的黑色幽默和感情錯位帶來的笑聲, 舒緩的節奏也削弱了喜劇元素的呈現,打敗投資人的小高潮更像是看歐洲電影的荒誕,而不是寧浩喜劇的享受。
從電影本身的內容來看,“交流”的主題很難表達,較高的觀影門檻也不容易讓觀眾獲得電影的核心表達。
另一方面,這是宣傳的罪魁禍首。 與貓眼、桃飄飄、廣光、聯瑞等其他幾家實力雄厚的發行公司相比,《紅毯先生》的發行公司實在是太弱了。 其他人可以向影院發通知,直接要求按照比例排片,最後就算叫停這種所謂的“分片發行”,影院也會給幾張薄臉。 《紅毯先生》的發行公司是上世文化,是寧浩自己創立的一家年輕公司,在圈內的資源和人脈上都沒那麼有趣,院線也不必給太多面子,所以在上映前三天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直到它被撤回。
也許有人會想,不就是一部電影嗎? 撤檔時票房已經超過8400萬,這部文藝電影不會賠錢,何必還要退檔改檔呢?
這麼想是不對的,《紅毯先生》壓力很大,別說春節檔投資最高的電影,也能擠進前三,票房至少要賣9億才能收回,如今8400多萬的票房,還不夠寧浩的導演費。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也提到過。 《紅地毯先生》出品方歡喜傳媒已經發布製作進度表,本片總製作成本高達26億!
其中,專案前期策劃、開發及配角報酬加起來3900萬; 主角的成本,也就是劉德華的片酬高達6000萬,寧浩的導演費高達2460萬,其他部門的人工2000萬,剩下的7788輪成本加起來達到26億,按照行業規則,劉德華的6000萬在電影拍完的時候就已經全部掏腰包了。
《紅毯先生》的宣傳發行費用主要包括主創路演、素材投放、短**營銷、前期製作的一些補票等,保守估計電影票房將賣出9億以上,影片還能回到原來的成本,微微盈利。
除了票房上的明顯壓力外,《紅地毯先生》的主要投資方是歡喜傳媒,電影26億元的製作費也由歡喜傳媒承擔,而且這是一家上市公司,影片的現狀直接影響到歡喜傳媒的股價。
紅毯先生宣布退出後,歡喜傳媒股價跌至058元,隨後暴跌,截至發稿,歡熙傳媒股價為056元,相比公告撤回檔案進一步下調。
除了《紅毯先生》之外,歡喜傳媒近期沒有其他電影上映的計畫,所以想要重振股價,只能利用電影的上映,這應該是《紅毯先生》迅速撤檔,快速改檔的原因。
此外,還需要考慮歡喜傳媒的投資成本成本。
簡單來說,每投入一筆錢都有成本,無論是融資還是借貸, 26億可不是小數目,每天都會產生利息,哪怕是26億是歡喜傳媒的現金流,如果你不投資這部電影,至少會從銀行理財中受益吧?
而一部電影上映的時候,並不是說票房賣完就可以馬上分給投資人,剩下的錢在電影上映後就送到投資人手裡,各種賬目和稅費都扣除了。
只不過暫時的退場再回歸,又是一輪對觀眾信心的打擊,3月8日的《沙丘2》和3月22日的《功夫熊貓4》,留給《紅毯先生》的時間空間已經不多了,3月15日上映真的是不錯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