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關鍵的一年,春天來了。
3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召開。 2024年全國人大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 特殊的時間節點、特殊的發展任務、多樣化的民生期望,無疑提高了社會各界對今年全國兩會的期待。
兩會前,討論激烈,兩會議聲高。 毫無疑問,“新質量生產力”已成為今年兩會上當之無愧的熱詞。 而“發展新的優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中,中共總書記早已強調。
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質量生產力的核心在於科技創新和數智融合。 下一步,我們將多措並舉,推動新型優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副廳長黃寶榮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採訪時說。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弘毅表示:“目前,企業正朝著AI的全向發展方向發展,AI本身就是新品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 ”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仁在今年的兩會上圍繞“新素質生產力”提出了“加快建設新型技術工人隊伍、加快綠色智財權轉化與應用建設、創新深化未來工廠”等多項建議。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這些無疑是通過“艱苦奮鬥”實踐和推動新的、務實的、向上發展新的質量生產力的表現。
2023年9月,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中首次提到新質量生產力,總書記提出,“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資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的質量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
2023年底,**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要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的質量生產力。 ”
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上,中共總書記更加強調:“要繼續抓好創新,推動新素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
本報認為,從2023年地方考察時提出的“新素質生產力”,到第一次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發展生產力新素質”,再到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系統闡述,總書記關於發展新素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和一系列重大部署,都得到了深刻的回答“什麼是新的質量生產率,為什麼要發展新的質量生產率,如何發展新的質量生產率”的主要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推動新征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探索、實踐、推動、發展“新質量生產力”,已成為我國工業下一步發展的重要使命,也是紮實推進我國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命題。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重要一年。 75年來,我國工業經歷了發達國家200多年的工業化程序。
回首75年,從白手起家,到收購油田、煉鋼、製造實力雄厚,再到從事科研、攻克封鎖、攀登珠穆朗瑪峰,中國工業在一代又一代實業家的研發創新中不斷取得突破和公升級。 如今,國產發動機、晶元等關鍵核心零部件已逐步走上世界舞台。
航天問宇宙,5G走向世界,高鐵鋪平世界,汽車出口躍公升至......世界我國工業快速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面貌正在從“單枝”向“盛開”轉變。
2023年9月,全國推進新型工業化會議召開,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從此,全國掀起了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熱潮。 那麼,作為國基國強國的基國,中國工業如何在開拓新的優質生產力中開闢新局面、創造新價值呢?
《人民》雜誌近日發表重要理論研究文章指出,生產力新素質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進化方向,是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公升級所孕育的先進生產力的質態。 本報認為,中國工業先進生產力的質體現可以用“新、質、人”三個字來概括。
首先是“新”。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資訊,2023年,我國將著力拓展優勢產業,“新三”(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產品出口額首次突破萬億元, 造船市場占有率將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時積極培育新動能,新材料、機械人等一批新興產業快速增長。 加快技術攻關應用,在工業工具機和關鍵軟體領域實現創新新突破,將大飛機、高階醫療裝備等研究成果投入應用。
其次,如何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創造更多引領新型優質生產力發展的“硬技術”。 同時,充分發揮企業在新型生產工具研發和應用中的主力軍作用,加強創新要素的整合和科技成果的轉化,是我國工業“新”發展的關鍵。
二是“質量”。 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工業經濟將呈現穩步上公升和向上復甦的態勢。 省、行業增長“雙擴”,十大重點產業、十大工業省份增長發揮“穩定器”作用突出。 製造業整體規模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3年,中國總算力位居世界第二; 資料與現實融合全面深化,5G應用融入國民經濟97大類中的71個,工業網際網絡覆蓋全部41個行業類。
接下來,如何圍繞發展新品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提高產業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確保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如何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和農業強國等戰略任務,實現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科學布局,需要在“質量”方面下功夫。
三是“人”。 更高質量的工人是新生產力的首要要素。 發展生產力新素質,需要能夠創造生產力新素質的戰略人才。 他們需要具備引領世界科技前沿的能力,創新創造新的生產工具; 他們需要熟練使用新的生產資料,具有多維度的知識結構,熟練掌握新的生產工具的能力。
這背後,如何探索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級工程師培養體系; 如何實施更加積極、開放和有效的人才政策; 如何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全球人才招聘體系,“人”是中國產業不斷奮鬥、實現夢想的基石。
工業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中國強國的基礎和繁榮之路。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保持領導地位、創造新成績,需要領導者認清國內外複雜嚴峻形勢,始終保持清醒頭腦。
發展優質生產力的號角已經吹響,中國工業正在進入乙個新時代。
評論:於早昭。
責任編輯:霍嶽。
編輯: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