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的解放、誕生和建設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女性領袖,有的從事政治工作,有的從事科學工作,有的在工業手工業或教育方面立下了自己的功勞。 今天,我們將選出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級和副級女性領導人,了解她們,了解她們,以此向所有為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做出貢獻的女英雄致敬。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新中國的創始人。
1. 創始領導人之一。
1. 二十世紀世界上最著名的偉大女性之一。 宋慶齡追隨“革命之父”孫中山先生,兩人不僅是夫妻,更是革命戰友。 孫中山逝世後,宋慶齡繼承了她的遺產,堅持團結共產黨救國的方針,堅決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行動,在新中國革命建設過程中的各個關鍵時刻,她都選擇站在歷史和人民的一邊, 被中國人民公認為“國母”,中國人民將永遠懷念她。他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
鄧英超(1904年2月4日-1992年7月11日)。
河南省廣山人,出生於廣西南寧,總理夫人。 十幾歲時,她立志要救國,在天津讀書期間,她立下了“振奮精神,謀求國家進步”的誓言。 鄧應超和***是世界人民最有名的革命夥伴,他們經歷了革命的歲月,見證了他們不朽的愛情和偉大的革命精神。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主席。
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1972年9月1日)。
他是廣東南海人,出生於香港乙個茶商家庭。 她是女權運動的先驅,藝術界的傑出藝術家,國民黨革命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作為國民黨革命先驅廖仲愷的妻子,夫妻倆跟隨孫中山參加革命活動,孫中山親自主持入盟儀式,何香凝成為同盟最早的女性成員之一。 他是第乙個。
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李德全(1896年-1972年4月23日)。
蒙古人,北京市通縣人,馮玉祥夫人,在馮玉祥兩次退居泰山期間,她先後創辦了15所小學,讓當地農民的孩子得以撫養。 1949年9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10月被任命為政府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衛生部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蔡昌(1900年5月14日-1990年9月11日)。
她是湖南省湘鄉人(今雙峰縣),是最早的黨員之一,參加過舉世聞名的25000裡長征,是長征中年齡最大的女紅軍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她擔任全國人民委員會委員和全國婦聯主席,丈夫是新中國經濟建設的“四大名人”之一。 第。
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
石亮(1900年3月27日-1985年9月6日)。
江蘇常州人。 中國“七君”之一。 曾辦理過多起營救地下黨員的案件,如鄧忠霞、任白歌、熊金玉、方志達等; 抗日戰爭期間,石亮擔任全國政治參會委員,是全國政參會立憲時期唯一的女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歷任司法部第一部長、民盟主席兩屆。 她是人民司法工作的先驅,是新中國司法行政的奠基人,是中國婦女運動的領袖之一。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雷傑瓊(1905年9月12日-2011年1月9日)。
1905年生於廣州,著名社會學家、法學家、教育家、傑出社會活動家,曾任教於燕京大學、蘇州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 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始人之一,閻靜堯夫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第七、八、九屆**委員會主席。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主席。 康克慶(1911年9月7日-1992年4月22日)。
江西省萬安縣人,**同志的妻子。 14歲投身家鄉農業運動,15歲加入共青團,20歲入黨。康克卿在甘肅南部率領游擊隊時,被稱為勇敢好戰的“女指揮官”。 1982年,他擔任宋慶齡協會主席,**同志說“她是最合適的人選”。 康克卿和**也是一對革命情侶! 值得學習和尊重!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第五、六、七屆會議副主席。 1921 年 6 月 – 2011 年 5 月 12 日)。
浙江**田人。 被選為大生產運動模範青年,參加西北青年救世會舉辦的模範青年大會,獲得獎牌一枚。 他曾擔任副總理和國務委員。 第七屆、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
何魯麗(1934年6月-2022年3月19日)。
山東菏澤人,出生於山東濟南,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委員。 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學系,大學學歷,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醫療工作。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傑出領導人,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 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除了上述10位偉大的新中國女性代表外,新中國成立前的革命舞台上還湧現出許多女英雄,她們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灑下了熱血,奉獻了自己的寶貴精神。 例如,以下代表。
陳鐵軍(1904-1928),廣東佛山人,土地革命時期的革命烈士,參加領導廣州起義。 廣州起義失敗後,他被叛徒出賣,與周文勇同時**。 革命者的婚禮在敵人的刑場上舉行,表現出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
苗伯英(1899-1929),湖南長沙人,1920年初參加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會。 同年11月,她加入了李大釗組織的北京共產黨小組,成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位女黨員。
高天波(1898-1929)出生於廣東省惠陽縣。 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4月大革命失敗後,他下鄉堅持革命。 1929年12月,由於叛徒的背叛,他不幸而英勇。
楊開輝(1901-1930),湖南省長沙市(今長沙縣開輝鎮)人,楊昌基之女。 1930年10月,楊開輝**被殺。
何穎(1886-1933)是湖南省桑植縣洪市人。 1933年5月5日,由於叛徒的告密,游擊站被包圍,在戰鬥中,何英中彈英勇犧牲,享年47歲。
趙一滿(1905-1936)是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今四川省宜賓市翠平區白花鎮)。 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 1935年任東北抗日盟軍第三軍第二團政委,1936年8月在抗日鬥爭中就職。
張宗蘭(1905-1936)是黑龍江省雙城市人。 她於1938年去世,當時她是中國共產黨佳木斯市委員會婦女部主任。
李林(1915-1940)出生於福建省龍溪縣。 他住在荷蘭爪哇,1936年參加革命,參與建立燕北革命根據地抗日軍。 1940年4月26日,逝世於山西省朔州市平路區。
劉呼蘭(1932-1947)是山西省呂梁市溫水縣雲州西村人。 14歲那年,他被吸收為中國共產黨的預備黨員,15歲那年,他知道後非常難過,專門為劉呼蘭寫了題詞:"生命的偉大,死亡的榮耀"。她也是唯一乙個被三代領導人銘刻銘文的英雄。
冷雲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八名女官兵,在冷雲教官的帶領下,與日本偽軍激戰。 面對日本傀儡軍的逼迫投降,他們誓死不癒,毀掉槍枝,全副武裝涉水入烏西洪河,集體沉河,英勇殉國。
在獨立戰爭期間,也有一些無名團體也展示了女性的偉大。 比如,沂蒙山有個大母族,她們送兒子參軍,送丈夫上前線,縫製軍裝,做軍鞋,抬擔架,推車,犧牲生命救傷員,不遺餘力地撫養革命後代,譜寫一首血血軍民魚水之歌——她們是“沂蒙紅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