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d:css-press
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科學的不同學科更加重視制度研究,新制度主義政治學、新制度經濟學、新制度主義社會學日趨成熟。 在“制度是重要因素”的共識下,制度研究者應該更多地思考新制度主義理論應該走向何方。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十講》試圖在關注社會科學大局和不同學科研究價值的基礎上,超越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新立場,勾勒出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前沿發展、課題拓展和方法更新的輪廓,了解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發展趨勢。
對於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未來,我們既可以考察社會科學領域的構造板塊運動、各學科的分化與組合、積極交流,又可以把握制度研究的傳統傳承和新制度主義政治學本身的發展前景和前沿。 首先,從社會科學的內部結構和板塊運動的角度出發,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要擺脫政治學的單一同一屬性和新舊換舊邏輯,從社會學的相互影響來理解新發展與舊傳統的關係, 經濟學、人類學、歷史學和其他學科。其次,從不同學科的分化、組合和主動交流的角度出發,新制度主義政治學不應侷限於某一門學科的基礎地位,政治學中的新制度主義應該在概念傳播上吸收各學科分化、多樣化的有益因素, 理論建構與方法應用。第三,從研究領域的傳統傳承和養分吸收的角度來看,新制度主義政治學中制度理論的發展不應簡單地視為新式取代舊模式,也不應基於推舊帶新潮的邏輯。 但應合理對待社會科學機構研究的廣闊學術背景和豐富的學術資源。最後,從自身發展的前景和前沿探索的角度出發,新制度主義政治學不應侷限於政治學的學術傳統,而應從社會科學的全域性背景和豐富語境出發,探索理論建構和方法更新的前景。
本文從社會科學發展演進的多重背景和各分支學科的板塊運動的角度,考察了政治學中的新制度主義。 理解制度的研究與功能,應正確看待社會科學知識領域的內在張力,探究共異,關注社會科學的多元動態分析水平、研究方法和理論取向,從跨學科視角吸收多學科的理論養分進行制度研究, 平衡客觀世界的結構性和人類心理活動的建構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發展前景包含在生成和演化過程中,處於社會科學整體變革和多學科融合的背景下。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十講
由馬學松撰寫。
定價:6800
2023 年 12 月發布。
國際標準圖書編號: 978-7-5227-2897-1
關於作者:
馬雪松1982年出生,政治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匡亞明學者,吉林大學首席教授。 現任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副院長、吉林大學反腐敗研究所副所長、吉林大學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理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曾獲國家萬人計畫、吉林省長白山青年拔尖人才。 兼任中國政治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政治學會青年工作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吉林省政治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理論、中國與政治,相關研究領域為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現代國家制度建構、近代中西政治史。 近年來出版專著多部,合編著作多部,發表學術文章和翻譯作品100餘篇。
介紹
20世紀70年代以來,政治學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新制度主義政治學逐漸成為當代政治制度研究中佔主導地位的分析正規化和研究方法。 本書考察了政治制度的內涵、本質、特徵和型別,總結了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歷史和範圍,為釐清政治制度分析的一般原理和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本書率先理性地選擇了制度主義、歷史制度主義、組織分析制度主義、建構制度主義的發生路徑、內在邏輯和意義分析,呈現了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多重關注點、層次分化和領域延伸。 在此基礎上,本書以制度的產生、維持和更迭為線索,揭示了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對制度研究核心問題的基本看法,並結合社會科學的整體背景和各分支學科的板塊運動,展望了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未來前景。
書目
滑動檢視下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