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955年,在人民解放軍授予的第乙份頭銜名單公布後,一位參加革命30多年的“老兵”找到上級,對獲獎表示不滿,堅決要求授予他上將軍銜。 在被拒絕後,他兩次寫信給**和主席,要求授予自己將軍軍銜。
1955年9月10日,在軍委會議上,這位“老兵”的要求得到了主席的稱讚。 原來,這位老兵不是別人,正是時任解放軍裝甲兵團司令員的徐光達。 他之所以要求上將軍銜,是因為在獲獎名單中,他是十大將領之一。
得知自己被評為上將後,徐光達沒有絲毫的喜悅,反而有些不安,認為自己配得上將軍軍銜,於是寫了一封“降職申請書”,請求組織授予他將軍軍銜,將將軍銜授予功績更大的將軍。
對於徐光達的要求,老領導**元帥和董事長都沒有答應。 那麼,是什麼讓**元帥和主席堅信徐光達配得上將軍軍銜呢?
1908年,徐光達出生於湖南長沙,從十幾歲起就一直在長沙學習,後來考入長沙師範學校。
1926年,徐光達被組織任命到黃埔軍校第五炮兵部學習,畢業後加入著名的“鐵軍”和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擔任排長。
紅軍時期,徐光達在一等兵率領的紅二軍團服役,先後擔任第十七師師長、第八師師長。 1932年,在攻打湖北營城的戰鬥中,徐光達率先率領士兵不斷衝鋒,但不幸中彈,生命危在旦夕。
當時紅軍的醫療條件有限,**立即請示**,安排徐光達去蘇聯治療,於是徐光達錯過了反圍剿和長征,直到抗日戰爭結束後1937年才回國。
從紅軍的資歷和戰功來看,徐光達並不出眾,他的最高職位只是乙個師級幹部。 1955年,對將軍的考核標準之一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最低的是軍級幹部。 同樣出身於紅二方面軍的蕭克,是紅二方面軍副總司令,另一位是紅六軍政委,都比徐光達高。
在抗日戰爭中,徐光達的地位並不顯眼,只擔任過第120師獨立二旅旅長、晉穗軍區第二師師長、雁門軍區副師長,與蕭克之間也有一定的差距, 曾任第120師副師長。
然而,在解放戰爭中,曾在蘇聯莫斯科列寧學院學習的徐光達,憑藉出色的指揮能力,在解放大西北的程序中大放異彩,帶領軍隊立於不敗之地,登上了自己職位的頂峰,先後擔任第一野戰軍第三軍司令員和第二軍司令員。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徐光達還不足以被授予乙個將軍,比如當時的野戰第一軍第一兵團長,1955年才有將軍軍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軍委決定組建裝甲兵團,因為徐光達曾在黃埔軍校學習炮兵,在蘇聯學過汽車,所以組織上決定由他擔任裝甲兵團司令員。 上任後,徐光達白手起家,白手起家組建了解放軍裝甲部隊,為解放軍正規化做出了突出貢獻,因此也被譽為“裝甲軍之父”。
但就算他是裝甲部隊的統帥,也未必能考核出這位將軍。 因為當時的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和炮兵司令員***在1955年只是將軍。
徐光達之所以能夠當選十大將領之一,主要是因為他結合了多重身份,是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他是紅二方面軍的代表,而且出生在紅二方面軍,雖然紅六軍和紅二軍合併組成了紅二方面軍,但從根本上說,紅二軍還是後裔,所以徐光達比蕭克更能代表紅二方面軍。
其次,徐光達擁有黃埔軍校雙學位和蘇聯高學歷,是我軍中為數不多的高學歷將領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還擔任了裝甲兵團司令員,並定期與蘇聯專家和將領進行外交活動。
最後,徐光達本人也是乙個為中國革命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參加革命幾十年,南北作戰,為全國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就這樣,1955年,原為正規軍級將軍的徐光達被授予上將軍銜,在36名總兵級將領中,只有他和王樹生被評為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