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我發現一件很諷刺的事情:在情感世界裡,敢於主動提出需求的人,往往比那些能夠滿足別人需求的人生活得更好。
情感市場是乙個資訊差且高度不透明的市場,也許你住在14樓的1401,而各方面都與你完美匹配的另一半住在16樓的1603,但你生命中唯一的交集,就是那天你乘電梯上樓的時候, 他看到你拿著東西,問:“幾層樓? 然後你們這輩子就再也見不到對方了。
而在這種環境下,傳統上被公認的“好男人”和“好女人”,往往是受苦最深的:因為她們非常善於滿足他人的需求,滿足社會對自己身份的期待,所以很少主動去爭取,在一段關係中,她們的個人意識是極其薄弱的。
乙個非常令人心痛的事實是,在我們的絕大多數情況下,所有與善有關的東西,往往是這種被動的利他主義,不那麼雄心勃勃,相對被動的人。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乙個好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乖巧; 乙個好員工最大的優勢是努力工作; 乙個好的伴侶最值得稱讚的是它的奉獻精神和奉獻精神。
你會發現,對他們做出這種評價的人,很少根據他們的自主權和個人價值來評價他們,往往是因為這些人強烈的利他屬性,這給了他們所謂的“好”道德冠冕。
因此,在傳統語境中,好男人往往誠實忠貞,不善言辭,卻能扮演好丈夫的角色,默默地支撐著家庭的經濟負擔,像老牛一樣辛苦勞作一輩子; 在傳統語境中,好女人往往是內向、溫柔、賢惠,以賢惠的態度坐在幕後,管理著全家的柴公尺油鹽。
更何況這兩種人很難在一起,說得委婉一點:就算他們認識了對方,除非身邊真的沒有合適的物件,否則多一點自覺和活躍的人,幾分鐘就會被這些人帶走。
因為這種型別的人,他們總是需要的是一種使命感:他們需要乙個目標,他們需要有人告訴他們該做什麼,他們需要乙個指導,他們需要一種明確分配給他們角色的關係,然後他們在扮演好這個角色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說白了:當乙個好男人遇到乙個好女人,不太可能出現我們幻想的那種溫馨畫面,“你想吃什麼,老公,你做什麼,我都能做到”,因為往往這個所謂的“好男人”會在這個時候變得不知所措。
他需要的是有人坐在沙發上告訴他,“老公,我餓了,去給我煮點麵條,不要有荷包蛋,我要有人吃煎雞蛋。
這時,所謂的“好男人”在做麵條的時候會感到很有成就感:你看,我對老婆這麼好,她喜歡吃我的食物,每次餓了不點外賣,就要讓我給她煮面。
這只是乙個例子,但我相信有一定情感和生活經歷的人可以理解我的意思。
所以在婚姻中,所謂的好男人和好女人往往相處不來,但其他一些主動對另一半提出要求,需要另一半滿足自己需求的人,卻成為了他們的伴侶。
在乙個不透明的市場中,沒有人告訴你你的公允價值到底是多少,他們願意支付什麼等價物來獲得公允價值,以及你可以向別人提出什麼要求。
在傳統語境中,優秀的人往往沒有那麼的自我意識,他們只會追隨那些能給他們提供角色引導、使命感的人,讓他們把角色發揮好。
同樣,在情感世界中,那些敢於主動詢問自己需求的人往往比那些能夠滿足他人需求的人做得更好。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