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句老話:反戰不反美,心裡有鬼。 毫無疑問,美國的好戰基因刻在了骨子裡。 我們暫且撇開過去,以最近幾年為例。 無論是俄烏衝突、巴以衝突,還是紅海衝突,美國都少不了阻撓。此外,南海局勢和朝鮮半島局勢也是美國製造麻煩不可或缺的。
美國想要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雖然可以理解,但用這種“打死1000敵,打傷800自己”的伎倆,顯然太強了。 老實說,如果美國能夠與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保持良好的合作,那麼全球化的程序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緩慢,美國可能仍然是世界第一。 然而,習慣了霸主的美國,怎麼可能給其他國家留下一點希望呢?
從美國最近的行動中,我們可以猜到美國的總體戰略,它至少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穩住國家,即美國不斷調整其經濟、產業等領域,試圖找到最適合美國發展的道路。 第二步是分裂俄羅斯和歐洲,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俄烏衝突。
早在默克爾執政期間,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就相對友好。 但當朔爾茨上台,美國從川普轉向拜登時,俄羅斯與歐洲的關係嚴重倒退,甚至仇恨情緒上公升。
第三步是印太戰略,通過在中國與鄰國之間挑撥離間來完成對中國的遏制。 在美國的印太戰略中,美國設定了三個易燃點:一是朝鮮半島局勢,由日韓主導,負責挑釁;二是南海局勢,由菲律賓牽頭,挑釁負責三是中印邊界,這是印度主導的挑釁。
那麼,再看美國的“三步走戰略”,只有第一步需要美國獨立行動,最後兩步才能由“人”完成。 目前,美國的第一步還在完善中。 據綜合報道,美國陸軍正準備採用美國為“未來戰爭”準備的新型輕型坦克、步兵戰車和機械人戰車。
據悉,美國正在進行大規模公升級,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戰爭性質,重點是應對與中國或俄羅斯等強敵的大規模戰鬥。 果然,美國還沒死,就想這樣“煮一鍋”中俄。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對俄烏衝突的預期假設是消滅“中國、俄羅斯和歐洲”,並最終奪取中國人的資產、俄羅斯人的資源和歐洲人的資本。
俗話說,“兵來擋,水來蓋”。既然美國試圖再次打擊中國和俄羅斯,中國和俄羅斯就不需要客氣了。日前,中俄重現了拜登擔心的一幕。 據悉,中國副長孫衛東受邀在莫斯科與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就中俄關系、上海合作組織和中俄亞太地區事務進行磋商。 雙方就烏克蘭危機、朝鮮危機等情況交換了意見。 此外,中方支援俄羅斯擔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願繼續加強雙方在國際多邊平台的戰略協調。
目前,中俄合作已達到新高,美國越怕什麼,中俄越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