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沿線多個國家開展了深度合作,在中國雄厚的資金和強大的基礎設施能力的支援下,許多小國受益匪淺,與中國的關係日趨密切,印度洋小國斯里蘭卡, 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底,這個一向與中國保持著良好合作關係的小國突然逆勢而上,宣布明年禁止中國科考船停靠其港口,這無疑會給中國的科研事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斯里蘭卡為何突然食言? 背後存在著什麼樣的地緣政治博弈?
斯里蘭卡,一再逆水而上。
2023年底,《參考新聞》的一篇報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斯里蘭卡官員突然宣布,將對中國科考船實施為期一年的禁令,在此期間,他們將禁止中國科考船在印度洋訪問和研究,禁止停靠斯里蘭卡港口進行補給。
斯里蘭卡的這種突然逆轉,無疑會給中國帶來巨大的損失。
原定於2024年1月至5月前往印度洋進行深海探測研究的“向陽紅3號”科考船將被迫改變行程,這無疑將給中國的科研事業帶來巨大損失。
所有國家都對斯里蘭卡的背刺感到驚訝,因為近年來中斯經濟合作非常密切,近年來許多中國資本來到斯里蘭卡建設道路、港口和機場等許多大型基礎設施。
特別是在2022年,當斯里蘭卡成為亞洲第乙個因全球疫情影響而破產的國家時,中國為斯里蘭卡提供了大量幫助。
根據亞投行的資料,僅在2022年,中國資本在斯里蘭卡的專案投資就超過22億美元,這是斯里蘭卡經濟復甦的關鍵因素。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斯里蘭卡突然背叛陷害中國,令世界不解。
事實上,這並不是斯里蘭卡第一次背刺中國,因為斯里蘭卡幾年前因漢班托塔專案惹惱了中國。
原來,漢班托塔港現在是斯里蘭卡重要的搖錢樹,也是印度洋航線的重要中轉站,在中國資本介入之前,它只是乙個不起眼的小漁村。
漢班托塔港位於斯里蘭卡南部,是乙個天然的深水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有潛力發展成為綜合服務超級港口。
可是,當時斯里蘭卡沒有資金,沒有技術,也沒有好的港口,只能嘆息。 這時,中國主動找到斯里蘭卡,願意提供資金和技術與之合作。
自2007年接手該專案以來,中國團隊共投資15億美元,最終於2012年順利建成並投入運營。
2017年,斯里蘭卡**受到債務危機的制約,以11億美元**的價格將該港口的99年租約轉讓給中國,兩年後卻單方面撕毀了協議,並希望收回該港口的經營權。
儘管斯里蘭卡最終在中方強硬的反制下沒有成功,被迫承諾履行合同,但他的背刺也給中斯關係蒙上了陰影。
斯里蘭卡反水背後的地緣政治博弈。
雖然很難從純粹的經濟角度來解釋斯里蘭卡對“金融家”的一再背刺,但放在該國地緣政治博弈的框架下,很容易得出答案:斯里蘭卡反覆橫向跳躍的背後是中印博弈的結果。
斯里蘭卡位於次大陸的東南角,被稱為“印度洋明珠”,這一稱號反映了斯里蘭卡和印度之間的地理接近,距離最近的保爾克海峽和馬納爾灣不到 30 公里。
因此,從歷史上看,斯里蘭卡與大多數島國一樣,受到靠近大陸的嚴重影響,並且由於國家實力的懸殊,大部分時間都是次大陸的附庸。
二戰結束後,斯里蘭卡和印度獨立,但統一後的印度始終有吞併斯里蘭卡的意圖,斯里蘭卡的民族問題也給了印度干預斯里蘭卡內戰的起點。
今天,斯里蘭卡以僧伽羅人(佔該國人口的 74%)和該國泰公尺爾人 15% 為主,而印度東南部則擁有 6000 多萬同源泰公尺爾人。
因此,印度一直以“為泰公尺爾人謀平權”為藉口,一再干涉斯里蘭卡內政,斯里蘭卡人只能默默忍受國力懸殊。
因此,對於斯里蘭卡的幾次反彈,國際地緣政治專家指出,這背後離不開印度的影響力和壓力。
對此,《參考報》一文指出,早在2023年7月,印度總理莫迪在與斯里蘭卡“維克勒馬辛哈”號會晤時,就多次暗示要終止與中國的科研合作,因為中國科考船的干預將嚴重危及印度洋國家的地緣政治安全。
事實上,印度一直對中國在印度洋地區輻射影響力的努力非常警惕,這並不難理解
在喜馬拉雅山北部與中國的對抗中,印度往往不得不動員10倍以上的軍隊來勉強抵抗中國的壓力,這對印度來說代價高昂。
如果中國再次依靠海上優勢,借助斯里蘭卡港口從東南開闢一條新戰線,從南北側翼包抄印度,無疑將對印度構成嚴重的國防威脅。
因此,印度在中斯合作問題上屢屢失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上,早在中國接管漢班托塔港專案後,印度就一直在國內和國際上渲染中國的軍事威脅。
印度一直不遺餘力地抹黑和攻擊中國,儘管中國一直強調漢班托塔港專案是純粹的民用專案,無意動用武力造成地區不穩定。
關於中國維護海外權益的思考.
無論是禁止中國科考船停靠,還是漢班托塔港的最後一次違約,還是坦尚尼亞巴加莫約港的鬧劇,中國必須面對乙個嚴峻的現實:
在中國資本逐步走出國門的當下,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海外資產,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如今,中國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擁有許多資產,包括緬甸的皎漂港、埃及的蘇伊士港、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和非洲的吉布地港。
如果要確保中國海外投資的安全,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善於運用經濟手段和政治技巧,實現與合作國利益的深度結合,實現機遇共享、共謀發展的“命運共同體”。
正如經典國際政治哲學所說,“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只有建立國家間現實的共同利益,才能保證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
幸運的是,中國人從來不缺乏分享的意願,這讓我們能夠以真誠合作分享發展的蛋糕,而“一帶一路”戰略就是這種思想的生動體現。
第二,加快藍水海軍建設,提高海外軍事力量投射能力,是確保中國海外資產安全的正確含義。
儘管中國從來不主張使用暴力,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努力使自己具備相應的保障能力。 正如錢學森所說,“手中有劍和不用劍是兩回事。
而現代歷史也告訴我們,只有武力才能停止戰鬥,缺乏對等武力保證的財富,終究是空中的閣樓,可以被別人攫取。
因此,加快中國遠洋海軍建設步伐,增強中國全球戰略投射能力,是維護中國巨大海外權益的根本物質保障。
在中國資本大舉走出去、中國積極向外輻射影響力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大國的智慧來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這是民族復興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