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訊息稱,中國國有銀行拒絕向一些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企業付款。 很多人都很好奇,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和中國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它背後的相關性比我們大多數人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讓我們從一點背景開始。 俄烏衝突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經濟制裁,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的金融體系。 據俄羅斯稱,中國四大銀行中的三家——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今年迄今已停止接受俄羅斯受制裁金融機構的付款。 這是否意味著中俄之間的金融合作可能遇到了障礙?
要理解其背後的邏輯,我們不妨先聽聽正式版。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輝在接受俄羅斯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是因為第三國的干預。 這個“第三國”是誰,相信大家心裡都知道。 西方國家二級制裁的威脅迫使一些中國銀行謹慎行事。
事實上,中國企業也受到了影響,例如:2月22日,英國宣布了50多項與俄羅斯相關的新制裁措施,順便制裁了3家中國企業; 2月23日,歐盟宣布對俄羅斯實施第13輪制裁,還制裁了4家中國企業; 同樣在2月23日,美國將九家中國公司列入制裁名單。 他們的理由是,這些中國公司正在與西方制裁的俄羅斯公司合作,並涉嫌幫助俄羅斯規避美國及其盟國實施的制裁。
一些朋友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中國要遵守這些制裁,因為它們不是聯合國授權的,而只是一些國家根據本國法律做出的獨立行為。 中方也一貫強調,在俄烏衝突中保持中立,積極推動和談,不影響中俄、中烏正常國際交往。 但是,在西方世界的強盜邏輯下,無論是朋友還是敵人,你要麼跟著我制裁俄羅斯,要麼接受我的制裁。
更令人作嘔的是,美國確實有能力通過SWIFT系統跟蹤跨境金融交易,通過情報機構收集全球通訊和資料,通過技術手段竊取其他國家的交易資料,來監控你的跨境金融交易。 如果他發現你正在與西方不喜歡的公司打交道,他可能會追捕你。
在此背景下,以中國和俄羅斯為首的一些國家近年來一直在努力將風險降至最低,包括建立自己的貨幣結算體系、友好國家之間的本幣互換等。 據相關資料顯示,人民幣在中俄雙邊國際支付中的比重已超過90%。 此外,兩國也有自己的貨幣互換結算,美元在中俄結算中的比重非常低。
但是,要完全避免西方主導的定居體系的風險,還需要很長時間。 請注意,中國銀行隨後表示,他們將繼續接受俄羅斯企業以盧布和人民幣付款。 這無疑是乙個積極的訊號,表明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坦率地說,所謂的俄羅斯公司拒絕付款只是權宜之計,中國還有其他計畫。 我們反對美國的“長臂管轄”,同時要把自身風險降到最低,既要敢打,又要善於打。 中國不惹麻煩,也不怕惹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