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人的一生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要想走好這條路,我們每個人都要培養自己的三觀,在三觀的指導下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正確的判斷,因為我們要面對的不僅是困難,還有來自外界的**。
近年來,人們常說,我們一定不能忘記初衷,那麼什麼是“初心”,我們應該如何守住初心呢? 這是乙個複雜而難以回答的問題,相信大家想一想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但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不是不忘初心的故事,而是乙個拋棄了初衷的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張國燾。
張國燾出生於江西萍鄉縣。 他從小就被送到私立學校,後來考上了北大預科,靠著自己的努力,順利轉入了本科。
像那個時代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一樣,年輕的張國燾在進入大學後很快就接觸到了許多新思想,在國情不斷發展的推動下,投身於革命事業。
在這個過程中,張國燾參加了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五四運動”,成為北京學聯主席,是當之無愧的學員領袖。
同時,張國燾也結識了李大釗先生,對馬克思主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為了進一步推動革命的發展,張國燾追隨李大釗先生的腳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行列。
作為我們黨最早的黨員之一,張國燾成為我們黨的創始集團成員,此後長期擔任黨內重要職務,是我們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
建黨之初,張國燾確實有過堅定的信念,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張國燾的信念變得像風中的蠟燭一樣,變得飄忽不定,隨時都有熄滅的危險。
張國燾被國民黨抓捕過一次後,向國民黨透露了我們黨員名單,但出獄後,他隱瞞了此事,繼續在黨內工作。
張國燾的做法可以說是將許多黨員的安全置於危險之中,但他為了自己的私利而隱瞞了這一切。
在隨後的革命工作中,張國燾因過於激進的政治觀點而受到黨的批評。 這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
但張國燾卻因此心懷怨恨,投身於國民黨的懷抱。 為了獲得國民黨的信任,張國燾開始大力批判我們黨,上演了一場又一場鬧劇,但在戰爭結束時,他意志不堅定也讓他付出了代價。
國民黨匆匆逃走時,張國燾也跟著蔣介石逃到了台灣,但沒想到的是,國民黨不信任他,不願意為他安排工作。
在台灣度過了艱難的一生後,張國燾別無選擇,只能舉家遷往香港。 在這裡,張國燾靠寫時事稿子謀生,但生活依然艱難。
一貧如洗的張國燾又和我黨取得聯絡,說他願意回大陸打工,只要能給他一些補貼,讓他活下去。
對於張國燾的訴求,**只作了乙個簡單的回覆,大意是,如果張國燾想回國,就必須與美國人絕絕聯繫。 沒錯,在向**求和的時候,張國燾還和美國人保持著聯絡,接受了美國人的資助。
張國燾或許沒有想到,時隔多年,他再次站在命運的岔路口,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最終,張國燾沒有回國,而是站在了美國一邊。
他移居加拿大,在那裡度過了生命的最後 11 年,並在多倫多病逝,享年 82 歲。
回顧張國燾的一生,我們可以發現,他有著蛇鼠的本性,總是尋找投機,可惜每次都做出錯誤的判斷,以至於晚年孤獨,在養老院無人照顧,最後孤獨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