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44年下半年,日本侵略者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雖然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有摩擦,但他們都在為戰後的新階段做準備。
經過長期艱苦奮鬥,我們黨領導的敵後解放區從1943年起開始逐步扭轉困境,甚至在一些地區開始對日偽軍發動進攻。
此時,我們黨的軍事政策是“擴大解放區,減少占領區”。 但是,國民黨當局繼續抗日,無法大規模向國民黨地區擴張,因此在日軍南下時,在日軍南下空無一人時,進軍敵後,收復失地,擴大抗日根據地成為重要目標。
於是,**和***調集了部隊,將部隊調往華中、華南、華東地區進行戰略部署。
1944年,為了擴大革命根據地,八路軍太行、太越軍區開始向河南推進,在被國民黨軍隊遺棄的豫西地區建立了根據地。
隨後,中共決定派戴繼英、王樹生等人到河南建立河南軍區,並呼應了以***為首的新四軍第五師。 與此同時,彭學峰率領的第4師也收復了豫皖邊境的抗日根據地,新四軍第5師也向河南中部推進。
到1945年8月,新四軍在河南開闢了2萬平方公里的根據地。 同時,中共還決定成立新的鄂豫皖局,準備讓曾經在這裡作戰的紅四方面軍前總司令回到這裡擔任書記,重組舊部,恢復過去橫跨三省的鄂豫皖根據地。
1944年11月,八路軍第359旅主力,攜延安幹部旅4000餘人,以第18集團軍獨立游擊隊第1支隊的名義,開始了新的“萬里長征”。
1945年春夏之交,部隊進入湖南,準備下一步向廣東發展,與東江縱隊會合,在華南建立根據地,為今後內戰爆發後打造國家戰略格局中的南翼。
1945年,中共開始在敵後根據地部署戰略,計畫將華北的八路軍、中原新四軍第五師、華南的東江縱隊連線起來,形成連線根據地的戰略屏障。
何炳巖率領的八路軍120師部分幹部和精銳部隊返回湖南、湖北邊區,為湖南、鄂北根據地重建做準備; 莫文華等廣西紅七軍原幹部準備趁日軍尚未穩固,率隊回廣西,建立根據地; 蘇羽率領的新四軍第1師團和原第6師團第1師團進入蘇南,直接滲透到南滬杭三角地帶,在日軍與傀儡的邊境地區建立根據地。
解放區軍民大範圍撤據、攻占邊遠城鎮,從根本上改變了根據地被分割的局面。 侵入的日軍也承認,中共的抗日軍隊得到了廣大人民的同情,從而迅速擴大了勢力。
通過前期規劃,中共初步勾勒出華北、中原、華南中隊聯合起來形成戰略屏障,阻擊國民黨主力在西南山區的戰略圖景。
先奪取半個中國,然後奪取整個中國。
不幸的是,由於盟國對中國的雅爾達協定保密,中共並不知道蘇聯即將參加中國東北的抗日戰爭。 當時,中共還認為日本要崩潰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在1945年6月,**等人,本來要南下,說:“日美決戰要等到明年夏天以後,所以你大概有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可以使用。 ”
因此,“先奪取半個中國,然後奪取整個中國”的巨集偉計畫仍處於布局階段,許多人事任命剛剛到位,南進部隊才剛剛陸續出發。
然而,形勢突然發生了變化,美軍如期登陸並未發生,但蘇軍出現在中國東北,日本迅速投降,國民黨和共產黨大吃一驚,有些措手不及。
這次突如其來的勝利給中共帶來了巨大的意想不到的問題,使這個計畫無法實現。 為了應對不斷變化的形勢,中共後來不得不重新思考一條新的道路。
但回首歷史,我們不禁感嘆,中共先搶占中國戰略規劃藍圖半壁江山的超前布局,確實是大膽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