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是北京十三位皇帝之後的明朝皇家陵墓,共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王子和三十多位妃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明十三陵中竟然有一座專門為太監建造的陵墓,而這座陵墓的位置就在他生前侍奉的皇帝陵墓前。 這就是“王承恩墓”,它的“主人”是陪同明朝末代皇帝崇羯皇帝在煤山上上吊自殺的太監王承恩。
王承恩,唯一陪伴崇禎皇帝走到生命最後一刻的人。 明朝歷史上,有不少知名的宦官,有七次載入史冊的“三保太監”鄭和,張居正的重要政治夥伴,也為“龍灣中興”做出了貢獻的馮寶,還有魏忠憲,一代宦官和在野的宦官陷害了鐘良, 並聲稱有“九千年的歷史”。相比之下,王承恩雖然在權勢、地位、聲望上不如上述人,但他的精神和品德卻為他贏得了很高的追授榮譽和歷史評價。
王承恩,順德府邢台縣人(今河北邢台),一直追隨崇禎王朝大太監曹華春。 曹華春在崇禎皇帝還是新王的時候就擔任崇禎皇帝的侍從,後來被魏仲賢派往南京。 崇禎帝登基後,曹華春被召回京城。 在他的主持下,魏忠賢在擅權時期犯下的大量冤假錯案得到平反,因此曹華春不僅受到崇禎皇帝的信任和尊重,而且在朝廷上也贏得了許多**的尊重,威望和地位都很高。 在此期間,王承恩作為曹華春的心腹,贏得了曹華春的賞識和認可,一心一心地投入到訓練中,地位與日俱增,逐漸成為太監隊伍中僅次於曹華春的第二存在。 崇禎十二年(1639年),時任東昌都督、荊瑩榮正都督司裡秉璧太監的曹華春正式休養,於是在曹華春的推薦下,王承恩繼任司裡秉璧太監,正式“整頓”。 事實證明,曹華春的眼光確實獨樹一幟,王承恩公正、勤勉、負責,態度和藹、謙遜,不僅崇禎帝非常信任他,就連朝臣們也尊敬他。
不過,王承恩最佩服的,還是對崇禎皇帝的忠貞。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領大順農民軍一路攻入北京城,王承恩奉命“督軍京營”。 在這關係到明朝生死的時刻,王承恩絲毫沒有懈怠,登上城樓直接參與戰鬥指揮,表現得極為英勇。 程恩看到賊牆,連忙炮擊,連殺數人,朱珏暢所欲言。不過,此時王承恩和守城的明軍全是“困獸搏鬥”,再加上城內百姓不斷投降,終究無法抵擋李自成大軍的進攻。 崇禎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北京城被攻破。 崇禎本來是想召開最後一次朝會的,但是沒有人來,而此時,這些人正在城門口排隊向李自成投降。 而皇宮已經一片混亂,前一天晚上,崇禎偷偷將三皇子喬裝打扮送出宮,然後命令周皇后、袁貴妃等人自殺,然後親自刺死他們的女兒和一群妃子,或者砍死她們,所有的太監和宮女也紛紛四散逃竄。 這時,陪伴崇禎的只有王承恩。
走投無路的崇禎帝,在王承恩的陪同下前往煤山,留下了遺言。 “我登基17年,雖然我躬身做過**,但所有的大臣都誤會了我,導致叛軍接近北京師。 我死後,看到祖先在地上沒有臉,我摘下王冠,用頭髮遮住臉。 讓賊**毀屍,不要傷人。 隨後,崇禎帝在煤山上的一棵老槐樹下上吊自殺。 而王承恩在向崇禎帝的遺體鞠躬三鞠躬後,也選擇了在旁邊的一棵海棠樹下上吊自殺。 “天亮了,皇帝倒在了首皇閣,承恩上吊自殺了。 就這樣,王承恩陪伴著崇禎帝走過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順治帝為王承恩修繕了陵墓,康熙皇帝為他立了一座紀念碑。 李自成在山海關之戰中戰敗,在登基儀式後連夜離開北京,從而結束了他長達42天的短暫戰令和對首都的控制。 隨後清軍入關,順治皇帝也在多爾貢的支援下來到北京,同時將首都定在北京。 因為清軍是打著“天命傳人”的口號入關的,而清朝一直把自己當成明朝的“接班人”,就成了清朝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進而獲得最好的支援,贏得民心的重要措施。
同時,王承恩的愛國行為也得到了清朝統治者的認可,於是順治帝下達專令,在崇禎皇帝的明司陵旁邊修建陵墓,這樣他就可以繼續在九泉手下侍奉崇禎皇帝。 “這個王朝給了六十畝土地,建了一座祠堂,豎立了一座忠臣的紀念碑,埋葬了舊主陵墓的一側。 不僅如此,順治皇帝還親自為王承恩寫了碑,隨後又為王承恩豎立了兩座紀念碑,以讚美他的精神和正直。 在康熙王朝,康熙皇帝為了紀念和表彰王承恩,再次為他立碑,進一步提公升了王承恩的地位和影響力。
當然,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曹華春也為王承恩的陵墓建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清朝在京都後,曹華春選擇向清朝投降,但他仍然保持著對崇禎皇帝的忠誠,尤其是在為崇禎修繕陵這件事上,他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慾望。 “舒恩的意志是忠貞義的,它將永遠持續下去。 而王承恩作為曹華春曾經的知己,與曹華春關係密切,王承恩的忠心耿耿之舉,確實非常令人感動。 於是,鼓吹為王承恩修陵,就成了曹華春能為王承恩做的最後一件事。
如今,王承恩的陵墓仍然儲存完好,陵墓中的三岔石碑也講述了王承恩的過去,他的“貞潔為主,獻身隨世”的精神也將被後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