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帶孩子出去露營時,他突然不經我們同意就跑到很遠的地方去玩,把剛認識的孩子乙個人留在我們搭的帳篷裡。
奇怪的是,前一秒他們還在開心地一起玩,一起分享零食,下一秒突然跑出去乙個人玩,回不來。
這在我們成年人的眼裡是很離譜的。 這就像乙個朋友來到你家,但你把朋友乙個人留在家裡吃外賣,然後自己去餐館吃飯。
起初我以為兩個孩子有衝突,但一問才發現沒有。 最後,我只能尷尬地喊其他孩子離開,我非常生氣地把帳篷收了起來。
當我找到他時,我問他為什麼突然逃跑,他沒有說為什麼,更不用說知道他錯了。 相反,他覺得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他本來是出去玩的。 這讓我覺得我必須教育他。
和他吵了幾次,還是沒有結果,他卻一直固執地聲稱自己沒有錯,一直說是我們的錯。 我終於忍不住伸手打了他,他的眼淚終於哭了,然後他和我打了起來。
他當然打不過我,所以我就把他打倒,把他壓在草坪上,這樣他就會對我好。 很久以前,這種固定他的方式會讓他很快承認自己的錯誤,但這次沒有奏效。 哪怕後面的戰鬥比較痛苦,他還是能忍住,永不認錯,還有力量回擊我。 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無論怎麼拼,他都不鬆手,不認輸。
他表現出了孩子特有的倔強——既然打不過,嘴巴就一定不認輸。 即使我打他的時候我哭了,但我的嘴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以他的方式,他正在與暴力作鬥爭——我沒有錯,我不會承認失敗。
久久無果,圍觀者增多,終於只好憤怒地把他抬回家處理。
在回家的路上,他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一句話:不管我怎麼了,都是你的錯。
而且,他給自己找了乙個非常有說服力的理由,責怪我們今天出門時沒有再向他強調:我們不能擅自到處亂跑。
我無法反駁,甚至覺得他說的話有些道理,這麼小的孩子能看穿本質,說出這樣的哲理話語。 但畢竟我是在教育他,就氣勢而言,他不能認輸,越是這樣,我就越想打敗他。
所以,我也在反思自己,我們教育孩子,做大人真的錯了嗎?
當我們給他很多要求和限制時,我們總是提醒他,他只是個孩子。 但說到教育,我們常常忘記他只是個孩子。
他只是個孩子,怎麼會記住那麼多規矩? 所以他不是狡辯,孩子犯的錯誤是大人的錯。 如果你今天出去玩的時候再向他解釋一下安全問題,今天的郊遊應該是乙個圓滿的結局。
在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思維非常活躍,總是富有想象力,不應該受到太多的限制。 也注定了他們很難長期專注於一件事。 但有時候,他們的注意力也會非常集中,比如看動畫片的時候,可以完全遮蔽外界的資訊。
回到家後,我反省了一下自己,最後決定應該主動向他承認自己的錯誤。 他趕緊開門,然後我去買了點炸雞安慰他,這是我今天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
因為這似乎不是我以前會做的事情,所以我總覺得這不是我的錯,我不應該先道歉。 現在我明白了,乙個家庭永遠無法分辨是非。 乙個明智的人應該先做出讓步,否則他和乙個無知的人有什麼區別?
我向他道歉後,他又哭了,但這次我能感覺到他意識到自己錯了。
我問他,你覺得你錯了嗎? 他哭著說我知道我錯了,但在你的威脅下,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是的,我發現自己只是通過提高聲音來表達我的憤怒,這確實讓他意識到我們很生氣,但這也讓他失去了對自己情緒的控制。
我與孩子打交道的許多方式都是從老一輩父母那裡學到的,他們過去對我們使用的教育方法現在似乎沒有效果。 如今,網際網絡太發達了,孩子們的成長速度實在是太驚人了,他們已經明白了很多道理。
我仔細想了想,孩子也有面子,他們也需要平等的溝通方式。 如果我一開始沒有對他大吼大叫,而是耐心地跟他講道理,然後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許後來發生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畢竟,孩子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是從成年人那裡學到的。 如果乙個成年人通過大喊大叫來處理孩子的問題,孩子在面對同樣的情況時自然會使用這種方法。
兒童與成人衝突的主要問題之一是,我們總覺得孩子應該聽大人的話,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規則做事,如果不服從,就應該受到紀律處分甚至懲罰。
我每次回家都想帶他出去玩,但結果我做得不好。 一旦他不聽話,不做我想做的事,我就不會不開心,也不想聽從他的主意,我想為此懲罰他,讓他記得更久。
但這個方法似乎行不通,因為他似乎知道,無論他多麼調皮,該給他的,最終還是會給他的。 所以最後,我是唯一乙個在做無用的情感摩擦的人。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通常情況下,成年人應該與孩子協商,而不是發號施令。
但成年人可以堅持安全等原則問題,但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方便,他們不必要求孩子聽自己的話。 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可能是保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更好方式。
我回家才兩天,也沒什麼時間陪他玩。 與其罵教育讓他生氣,不如給他留下一些好印象和回憶。 這是快樂的一天,也是不快樂的一天。
我突然想起,他今天早上來問我怎麼寫作業,我剛好在玩遊戲,所以他讓我晚點回來。 大人學習不好,孩子想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學習。 孩子很善於模仿,如果大人正在閱讀和學習,那麼孩子自然更容易養成這樣的習慣。
所以這次經歷的結果給了我以下思考:
1.在與他人溝通時,你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有效溝通,並努力創造乙個平等的溝通機會。 當你把一些棘手的人當作孩子時,溝通並不那麼困難。
2.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用消極的懲罰而不是積極的懲罰,這樣你就不會因為打孩子而感到內疚。
積極懲罰:給予不愉快的刺激,概率降低。 (施加處罰)。
負懲罰:取消愉快的刺激,概率降低。 (撤銷獎勵)。
2.少在孩子面前玩遊戲和看電視劇集。 試著帶他學習一會兒,和他一起玩一會兒。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教他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在幫助他控制自己的情緒。
3.做人要學會寬容大方,少算計。 不僅是原諒別人,更是成就自己。
孩子們有很多東西要向大人學習,也就是說,永遠不會有一夜之間的不和。 再怎麼玩的朋友,過幾天還能一起玩得開心。
但成年人漸漸失去了這種能力,懷恨在心似乎是一輩子的事情。 其實,只要乙個人先讓步,給對方乙個台階,很多事情都可以解決。
所以,當你和別人發生爭執時,即使不是自己的錯,也應該先給別人乙個台階。 讓憤怒得意忘形,只會影響你未來的情緒,甚至可能在爭吵後一輩子懷恨在心。 但如果你先退步,緩和衝突,那麼你的負擔就會減輕,你甚至會因為你做了一些不同的事情而感到自豪和快樂。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項終生的任務。
畢竟遊戲失敗可以重複多次,但人生只有一次,遇到的創傷可能要花一輩子的時間。 能夠過上積極快樂的一天也是非常有益的。
我和寶寶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