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臨終前表達了強烈的願望:“我想睡在地上。 雖然他的話很軟弱,但他充滿了信念。 孫中山一生都在為救國救民事業奔走,他與宋慶齡夫婦的深厚感情深深地打動了人們的心。
不過,對於他的願望,宋慶齡卻無從得知原因。
十九世紀中葉,清朝即將滅亡,內外矛盾日趨尖銳,民生困難。 在此背景下,孫中山出生在廣東南部象山縣翠亨村。
他的祖先在這裡生活了近100年,這裡的環境優美,四面環山,水河環繞。 孫中山的誕生,無疑給這片土地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
翠坑村距離澳門僅37公里,但生活極其艱難,許多村民為了改善家庭困境而選擇離開家鄉,有的甚至去了其他地方。
許多人,包括孫中山的父親孫達和他的兄弟們,也為了謀生而外出打工。 直到33歲那年,孫大成才回到家鄉結婚,一家人靠租別人的田地為生。
1866年11月,這個平凡的日子被乙個新生兒的哭聲打破,孫達一家迎來了他們的第三個兒子,他的名字叫孫溫,後來中山先生是他的化名之一。
誰也沒想到,這個平凡的孩子,竟然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的顛覆者。
在孫中山出生前後,他的兩個叔叔不幸在海外去世。 從此,孫中山一家開始照顧兩個姨媽,本來就很差的經濟狀況變得更加困難。
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孫中山的大哥孫梅唯讀了四年書,就跟著村民們到檀香山打工。 從小就知道自己要幫助家人的孫中山,砍柴,去田裡,甚至和大人一起出海,只要能做點什麼,他就會盡力而為。
孫中山童年的貧困並不常被提及,但宋慶齡曾這樣形容他:“孫中山從小就生活在山區,直到15歲才穿鞋。 ”
這段經歷或許成為他“民生”思想的源泉,將親國情懷融入政治哲學,從自己的家庭向全國人民拓展。 孫中山無空幫家務時,喜歡和朋友玩遊戲、打仗,成了當地的童王。
村里住著一位太平天國的老兵,他經常聽他講洪秀全帶領百姓造反的故事,被洪秀全打清軍的事蹟深深吸引,他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玩“洪秀全”,帶領好友們“造反”。
福建、兩光、廣西等地村民寬容態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沒有盡到保護村民的責任。
孫中山親眼目睹了當地華人被土匪搶劫,雖然向當局求助,但無人理會,彷彿在公海沒有法律保護。
李氏三兄弟在海外賺了微薄的財富,回老家買地,蓋了個小花園供村民免費遊玩。 孫中山經常去小花園玩耍,有一天,他正在和朋友玩耍時,一群清軍士兵闖了進來,立即逮捕了李氏三兄弟。
孫中山上前問清軍為何要抓人,卻差點被捅死。 後來,李氏三兄弟中一人被殺,兩人失蹤,小花園被當局沒收,變成了政府的財產。
政府不僅沒有保護人民,反而沒收了人民的財產,這一切都使孫中山深感悲痛。
孫中山本以為平凡的日子會永遠持續下去,但他的一生卻因大哥孫梅的歸來而改變。 孫梅在檀香山蒸蒸日上,這次回國後,決定招一些人到那裡工作。
1879年,13歲的孫中山跟隨大哥來到檀香山。 工作之餘,他渴望在當地接受教育,開明的哥哥答應了他的要求。
於是,孫中山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彷彿開啟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思想也發生了深刻的轉變。 這些變化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1884年,孫中山的父親擔心他會做出一些不尋常的事情,因為他從小就愛管閒事,而且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太大。
孫中山18歲時,父母給他找了個兒媳婦,約他回老家結婚。 按照父母的意願和媒人的安排,他認識了比孫中山小一歲、當地名媛的陸慕珍。
雖然呂慕貞個人條件優良,但受過西方教育的孫中山,有遠大的理想,追求個人解放,所以他不喜歡這種包辦婚姻。
結婚三個月後,孫中山前往香港**書院學習,一年後完成學業,隨後進入中西醫學院進修。 在此期間,孫中山除了努力學習,還關注時事和國內外政局的變化,對當地華人罷工的反法運動深有感觸。
1888年,孫中山看到呂慕珍照顧生病的父親,孝敬長輩,處理家務,對呂慕貞印象深刻。 他開始對陸慕貞產生感情,他們一起撫養了乙個男孩和兩個女孩。
雖然有人建議他當官,但孫中山決定放棄這個機會,投身於革命活動,以追求更崇高的理想。 此時,孫中山對清朝還抱有幻想,希望借助朝廷大臣們的力量,進行一場改革運動。
1894年,孫中山將8000字的長書交給李鴻章,希望他能認出"人用盡才,用地用得好,用物盡其用"而不是投入大量資金來改進船上的槍枝。
然而,李鴻章正忙於準備日本艦隊的進攻,並沒有聽從孫中山的建議。 結果,孫中山的提議沒有得到實施,他不得不想辦法救國救民。
孫中山穿梭於檀香山、香港和大陸之間,積極尋找志同道合的同志,贏得了海外華人的支援。 1894年,他終於在檀香山創立了興中學會。
當他抵達檀香山時,檀香山的政治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他目睹了檀香山從君主制王國到夏威夷共和國的轉變。
這極大地鼓舞了孫中山,1895年,他在香港創立了香港興中學會,開始策劃廣州起義。 在尋找同志、發起革命運動期間,孫中山遇見了陳翠芬,陳翠芬成為電影《辛亥革命》中孫中山“阿芬”的原型。
陳翠芬比孫中山小7歲,香港新界人,家老四,從小練武,會騎馬,會射擊,天生愛打架,容易接受新事物。
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四姨”。 陳翠芬也有做大事的雄心壯志。
在陳少白的推薦下,陳翠芬遇見了年僅17歲的孫中山,坐在人群中,看著孫中山講自己的救國理念,心中蕩漾開來。
孫中山感受到她的目光,忍不住停下腳步看向陳翠芬,被她明亮的氣息所吸引。 那時候男人可以妾,陳翠芬不介意孫中山已經有了妻子,也不介意她沒有名字。
兩人墜入愛河,很快在香港紅房子租了一間房子一起生活。 那裡有一座青山紅樓,是孫中山和陳翠芬的革命根據地,他們成為革命夥伴,共同投身於抗清事業。
孫中山在家中開會,一手寫文章,一手策劃起義,這一切都是在陳翠芬的幫助下完成的。 陳翠芬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她傳遞信件,聯絡戰友,積極宣傳孫中山的政治思想,精心策劃各地的起義。
然而,廣州起義的計畫不幸洩露,清朝**肆意逮捕了涉案人員。 孫中山作為起義的領袖,將自己的名字列入了清朝的通緝名單。
在這個危難時刻,孫中山開始了逃亡人生,陳翠芬一直陪伴在他身邊。 當他們逃亡時,他們尋找機會宣傳救國思想並為起義籌集資金。
有一次,他們躲避了追捕,躲進了一家旅館。 晚上,孫中山對陳翠芬說,今晚只能睡在地上。 陳翠芬疑惑不解,孫中山笑著解釋道,如果他睡在床上,如果太舒服了,他可能會忽略清軍的動靜。
睡在地上是冷的,但它可以讓你保持警覺,讓你在有什麼變化時迅速逃跑。 聽到孫中山的回答,陳翠芬心裡很是欣慰。
儘管面臨生命危險,孫中山仍然保持樂觀。 即使在流亡期間,他仍然關注國內起義的情況。
陳翠芬的陪伴和孫中山的樂觀,成為他們面對困難的力量源泉。
紅臉相伴,英雄幸運!陳翠芬多次用武功保護孫中山,洗衣做飯,甚至包紮戰傷,並擔任幫派頭目,默默支援孫中山的革命事業。
20年來,他們生死攸關,輾轉於何處,歷經無盡艱辛。 如今,革命之火在國內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各地都出現了反對清朝的政黨。
1905年,中國同盟成立大會在東京舉行,這是許多團體合併後的一項偉大舉措。 "
辛亥革命:大會通過了孫中山起草的《同盟宣言》和《同盟宣言》和黃興起草的憲法,選舉孫中山為總理。
陳翠芬沒有假裝是總理夫人,而是一如既往地掩護同志們開會,為大家洗漱做飯,甚至帶頭參加革命行動。 日本武士宮崎駿仁三跟隨孫中山多年,他回憶說,照顧孫中山的那位女士吃飯時用長筷子英勇無畏。
這樣的女人,可以稱得上是革命家庭的女人。 與孫中山相呼應的正人,都被陳翠芬招待了。 廖仲楷、蔣介石、胡漢民對陳翠芬非常熟悉,還是並肩作戰的戰友。
在無數革命同志的努力下,武昌起義取得了勝利,辛亥革命取得了勝利。
1912年初,孫中山成為臨時領導,決定帶著原來的搭檔呂慕珍到上海。 陳翠芬去了廣州,成功把陸慕珍和她的兩個女兒帶走了。
陳與盧與盧氏關係良好,後來隱居馬來西亞檳城,與孫中山避難。 從此,陳翠芬和孫中山就分開了,再也沒有見過面。
陸慕珍到上海後,得知孫中山的事業大事,不善於參加熱鬧的場合,覺得自己幫不了孫中山,於是決定回鄉。
1915年3月,孫中山與呂慕貞離婚,同年10月,與22歲的宋慶齡結婚。 在嫁給宋慶齡之前,孫中山曾徵求陳翠芬的意見,陳翠芬同意了。
1913年,孫中山在革命道路上遭遇挫折,被迫流亡日本,繼續尋找救國的可能性。 在此期間,他的老朋友宋耀茹負責處理他的證件,並為他提供了經濟援助。
就在孫中山深陷困境的時候,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紅顏知己,宋慶齡。 宋慶齡剛從美國大學畢業,來到東京探望父母,立刻被孫中山的魅力所吸引,墜入愛河。
兩顆熾熱的心頓時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感情也漸漸加深。 然而,這種關係遭到了宋的父母和戰友的反對。 儘管困難重重,宋慶齡還是在女僕的幫助下跳出窗外,與孫中山私奔。
與孫中山結婚後,宋慶齡以美貌和流利的英語為孫中山的事業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她是孫中山的親密夥伴和戰友,也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
在宋慶齡心中,孫中山不僅是她的丈夫,更是她心中的救世主和革命導師。 在他們共同生活的十年裡,愛情和革命早已融為一體。
1925年1月,孫中山勞累過度,肝病加重,宋慶齡隨他前往北京**。 在那些日子裡,她經常呆在丈夫的床邊,只是偶爾需要他睡在地板上而感到困惑。
然而,當年3月12日,這位偉人在北京去世,宋慶齡再也無法問他這個問題了。
兩年後,陳翠芬與孫珂的重逢,讓她熱淚盈眶。 孫珂問當年父親為什麼要求睡在地上,陳翠芬的回答打動了孫珂:“他還記得,他還記得! ”
這深深觸動了孫家。 他們對陳翠芬充滿敬意,稱她為“南洋女”,孫中山的孩子們親切地稱宋慶齡為“上海夫人”。
在家譜中,陳翠芬被安排在呂慕珍之後,是孫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陳翠芬死後,孫家將她搬到祖墓,常年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