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紐西蘭皇家科學院2023年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自 1867 年成立以來,紐西蘭皇家科學院 (RSNZ) 一直是紐西蘭最高階別的學術機構,代表著該國的學術權威。 2023年,共有5位中國科學家當選為今年紐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
紐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是國際科學領域的最高學術頭銜之一,旨在表彰對全球科學技術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並為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
紐西蘭皇家學術學院匯集了 47 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每年通過普通選舉選出多達 24 名新院士,通過特別選舉選出多達 4 名額外院士。 截至2024年2月,紐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494人,他們的研究不僅推動了學術界的發展,也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以下是2023年當選紐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的中國科學家:
1、王曉東.
王曉東. 1963年生於湖北省武漢市,198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1991年獲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物化學博士學位。 2004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王曉東的主要貢獻是在細胞凋亡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突破性和領先性成果。 細胞凋亡是發育、生理和病理過程中的重要生命現象,以前對細胞凋亡的理解僅限於細胞學和遺傳水平。 在低等動物中發現與細胞凋亡相關的基因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尚不清楚這些基因如何導致細胞凋亡。 他創造性地運用生物化學知識和技術,揭示了程式性細胞死亡的凋亡途徑,首次發現並闡明了線粒體作為細胞凋亡控制中心的分子機制,並通過線粒體的上游調控和下游執行途徑連線細胞凋亡。 它徹底改變了線粒體提供能量和代謝位點的傳統認識,也是對半個世紀以來發現細胞中主要細胞器及其功能的信念的最大顛覆。 這不僅是細胞生物學概念的轉變,也是對進化發育等基本生命活動以及癌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發生與發展的重要理解。 目前對哺乳動物細胞凋亡生化途徑的大部分理解來自Xiaodong Wang的實驗室。
十年前,王曉東在中國建立了乙個新系統,近年來他又回到了中國,擔任全職導演。 研究院肩負著“產生機制、人才、成果”的重任,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場。 實行實驗室主任負責制、員工任期合同制、全球公開招聘。 對於再就業和晉公升,聘請國際同行根據他們在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進行匿名書面評估。 實行陽光年薪制、研究生輪崗制、重大科研裝置和專業技術人員共享制、常態化的學術交流和學術批評制度。 研究所已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最突出成果的研究機構之一,在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如B肝病毒受體的發現,解決了我國廣泛嚴重B肝疾病研究領域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 十幾位青年科學家通過了國際同行評定,並被國際同行譽為各自領域的領軍科學家。
2、莊曉偉.
莊曉偉,生物物理學家,1991年19歲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後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 1996年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加入史丹福大學,在朱棣文的指導下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1年加入哈佛大學任教授,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2005年,他被聘為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2006年,他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系正教授,並在哈佛大學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單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 2012年,他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莊曉偉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生物物理學。 她在高解像度光學成像和單分子螢光共振轉移等光子學方法及其應用方面的開創性貢獻極大地促進了生物醫學領域的突破。 她發表的引用次數超過12,600次,最高的單篇文章被引用次數超過2,000次。
阿貝建立的數百奈米空間解像度的光學衍射極限限制了對亞細胞器精細結構的研究。 2006年,莊曉偉實驗室發明了一種基於單分子螢光檢測的超高解像度成像方法,即隨機光學重建顯微鏡(STORM),並應用該方法實現了三維超高解像度成像。 基於光化學機制,她的實驗室合成了效能最佳的超亮光控染料和螢光蛋白,進一步將解像度提高到幾奈米,比光學衍射極限高出近兩個數量級。 在此基礎上,還開發了活細胞的快速三維高解像度螢光成像。 這一系列的技術發展將螢光顯微鏡帶入了分子水平的成像時代。 這些技術已被世界各地的許多實驗室採用,基於該技術的商用風暴顯微鏡已進入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的成像平台和實驗室,極大地促進了生物醫學研究。
莊曉偉不僅是超解像度成像方法發展的先行者,也是這些方法應用的領跑者。 她將 STORM 應用於廣泛的應用,從單細胞生物到複雜的哺乳動物大腦,發現新的細胞結構並揭示新的作用機制。 例如,她發現神經元軸突的膜骨架具有令人驚訝的規則週期結構; 採用超高解像度大體積成像繪製神經元突觸輸入區域圖譜,揭示該區域對方向選擇性的影響。 揭示小鼠端粒蛋白TRF2在端粒環形成中的必要性; 研究發現,精子特有的鈣離子通道和其他與鈣訊號通路相關的分子形成了特殊的結構,對精子的超活化具有重要意義。 莊曉偉也是最早將單分子螢光共振轉移技術發展為探測生物分子結構動力學的有效工具的研究人員之一。 她對RNA摺疊的研究揭示了常規實驗難以檢測到的單分子瞬時摺疊中間態和多種摺疊途徑,表明RNA摺疊具有非常堅固的能量表面。 最近,她發明了一種高通量單分子螢光原位雜交方法MerFish,該方法可以對單個細胞中數千個處於天然狀態的RNA進行成像和定量; 她揭示了染色質重塑複合物的新調控機制; 她發明了一種單病毒追蹤方法,通過細胞內吞機制研究單個病毒與細胞的相互作用。 這些系列著作均為生物學原創著作,已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
3、葉軍。
葉軍,物理學家,1967年11月出生於上海,198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97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士學位。 他目前是美國國家標準局的高階研究員,科羅拉多大學的教授,並於2011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主要從事超冷原子分子、精密測量、多體量子物理、雷射技術等領域的研究。 主要成果如下:1基於在超冷原子和穩相雷射領域的突破,研製出了世界上最精確的原子鐘,並做出了許多世界首創的研究工作。 首次提出了一種中性原子不敏感的光阱方法,精確分離了原子的內外自由度,為實現高精度原子光鐘奠定了基礎。 首次精確測量光晶格中鍶原子的光頻率,建立鍶原子光鐘系統,在穩定性、重複性、精度三個關鍵引數上達到世界最高指標。 研製出最穩定的雷射器,獲得最窄的雷射光譜線寬,雷射穩定性達到001Hz電平。 他率先研究了用於光頻率和原子鐘訊號分布遠端比較的光相位相干長距離光纖網路。 精確測量費公尺原子系統中的光學時鐘位移; 研究發現,當多體系統中的粒子數量增加時,測量精度和準確度也會提高。 研究了多體量子自旋系統、自旋對稱性及其對多體系統的影響. 光學鐘的精確測量用於研究物質的拓撲性質。 2.極性分子量子氣體的實現開創了超冷化學和量子化學基礎問題研究的先河。 他與黛博拉·金(Deborah Jin)合作,製備了世界上第乙個具有極性分子的量子氣體,為超冷化學的測量、量子物質和物理常數的關聯奠定了重要基礎,開闢了超冷化學的新領域。 在強相互作用的偶極子量子氣體的控制中,他創造性地利用三維光學晶格將極性分子逐個限制在獨立的晶格點上,並首次觀察到固定在深三維光學晶格中的極性分子的長程偶極相互作用。 3.開發了光學頻率梳及其在光譜學中的應用,並擴充套件了頻率梳及其在遠紫外和中紅外光譜區域的應用。 他在約翰嗎? 霍爾因其實驗而獲得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首次提出並發展了“直接頻率梳狀頻譜”。 這些進步使超靈敏的檢測成為可能,可以對人類呼吸道樣本、危險的痕量分子、化學反應動力學和環境氣體監測進行檢測。
葉軍為我國物理學的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例如,從2004年開始,他一直堅持參加雷射科學研討會,從2010年開始,他與張杰一起成為研討會的聯合主席,努力提高我國雷射科學的研究水平。 他為我國培養了一批青年學者,其中不乏許多青年人。 他還在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山西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為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4、梁毅.
1968年出生於中國湖北,紐西蘭人,環境工程和可再生能源技術領域的傑出人物梁毅進入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專攻環境工程,最終塑造了以創新和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為標誌的職業生涯。 梁毅目前是紐西蘭清潔能源中心主任,他的研究為在全球範圍內提高能源效率和促進環境可持續性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梁毅的領導下,他的團隊開發了多個開創性專案,包括創造高效光伏材料和先進的清潔水技術,這些專案獲得了國際認可。 這些舉措不僅凸顯了梁博士致力於解決緊迫的能源和環境挑戰,也反映了他將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融入現代社會結構的創新方法。 梁毅獲得紐西蘭皇家科學院的榮譽獎學金,證明了他在環境工程領域的傑出貢獻和對可持續未來的堅定追求。
5.張力和。
張麗和,紐西蘭人,1973年出生於廣東,曾任奧克蘭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紐西蘭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副所長。 李立赫的研究專長包括生物醫學訊號處理、生物醫學成像、生物醫學資訊學以及人工智慧在醫療保健中的應用。
他在心臟病診斷、腦電圖分析、神經系統疾病檢測、醫學影象處理、醫學大資料探勘等方面的創新貢獻,顯著提高了醫療質量和效率,同時降低了成本和風險,促進了醫療保健的包容性和公平性。 張教授的工作獲得了許多獎項,包括紐西蘭皇家學會的盧瑟福獎、紐西蘭工程師學會的皮克林獎和紐西蘭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的麥克迪·阿公尺德獎。 他是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和紐西蘭工程師學會的會員,在多個領先的國際期刊的編輯委員會任職,並擔任多個國際學術會議的主席或委員會成員。 他的領導才能和貢獻使他成為全球生物醫學工程界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