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年開工已經兩周了,5年期LPR降息25個基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放寬了購買限制,200多個城市建立了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納入專案數量超過5000個, 銀行融資金額已超過300億元。這一輪救援行動從上到下都非常積極。
河南省知名的本土房地產公司建業地產,在“白名單”上有40多個專案,未來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增加。 因此,CCRE也獲得了一些活力,但未來仍然不確定。
早在1月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表示,將下達房地產融資支援專案“白名單”,分批實施,預計融資金額將超過2萬億元。
此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出訊號,為加快實施“白名單”制度,所有商業銀行將按照規定審核規定後放貸,不放貸的專案需向金融監管部門通報“放不出貸款原因”, 而市政府將及時協調解決,形成“白名單”專案。
多數業內人士表示,第二輪救助行動,融資放寬,毫無疑問,房地產再次成為融資支援的重點標的。
三條紅線(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扣除預收賬款後現金與空頭債務比率不足1倍)疊加在三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上,使得房地產低迷。
2021-2022年再至2023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億平方公尺)和銷售量(萬億元)由“雙18”調整為“雙13”,直接下滑至“雙12”。
無奈之下,“三支箭”誕生了,靠的是信貸和債券融資。
這三支箭似乎並沒有把情況說清楚,大多數房地產公司要麼已經遭遇了雷暴,要麼正在走向雷暴的路上。
因此,存在“三個不低於”,即:1、各銀行自身房地產貸款增速不低於房地產貸款平均增速; 2、企業對非國有房地產企業貸款增速不得低於當地房地產增速; 3、非國有房地產企業個人抵押貸款增速不得低於本行抵押貸款增速。
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把房子賣掉,這也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賣房子。 房子賣不出去,一切都沒用。 賣房收益仍然是房地產公司最重要的融資方式,也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投資側的典型問題由消費者承擔,銷售側的問題沒有解決。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突破點在於銷售方面,這樣消費者才能重新建立信心。 但大多數房地產公司已經傷透了消費者的心,很難重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