妦呦呦,有些情侶會不會很難理解?
這兩天刷了一條聊天記錄,兩人左邊是“你好”,右邊是“謝謝”,太客氣了,感覺很奇怪。
第一眼:這是在與客戶服務交談,對吧?
第二眼:呵呵,聊天的背景是一張婚紗照,一定是夫妻倆吵架了,陰陽怪怪的。
結果,當我看到評論時,很多人和他們的另一半每天都這樣說話;
這根本不是夫妻,只是我睡了兩年,還是和老公不熟悉。
我們看到了很多不相容的夫妻。
不熟悉的情侶,太新奇了。
其他夫妻展示生活,都是親密關係;
陌生的情侶輾轉反側,全都疏遠了。
其他夫妻天天吵架鬧事,撓屁給對方聞;
這對陌生的夫婦遲到了20分鐘回覆了這條訊息,說:“對不起,沒有及時回覆你的訊息。 ”
職場氛圍沒有他們兩個人的家庭氛圍那麼嚴肅。
其他夫妻在美麗的洞房裡結婚,吵架時互相問候對方的全家人;
這對陌生的夫妻結婚後,他們互相問對方:“你要去哪裡? 我會找人送你去的。 ”
做一種關係,兩個人的關係終於合法了,但似乎感覺沒那麼合法。
納蘭星德說,“如果生活只是初見”,那麼陌生的情侶真的每天都像初次見面一樣。
有人記錯了對方的工作單位,有人記錯了對方的生日;
有些人甚至忘記了彼此的名字。
但沒有人會生氣,因為這不是他們的關係。
在金錢方面,普通夫妻不區分你我,甚至很多夫妻因為不區分你我而上法庭。
不熟悉的夫妻完全沒有這個顧慮,他們害怕佔對方便宜,欠人情。
核算精確到小數點後三十位,對方的100點是有意識的轉移,少轉移五分錢就得對方回來。
別的夫妻不吵架靠生意,不熟悉的夫妻不吵架靠距離,沒辦法罵。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距離產生美,只要不吵架,做一對陌生的情侶也不錯?
他們並不總是那麼和藹可親。
發生衝突的地方,主要是在床上。
躺在床上,兩人都覺得對方是多餘的。
破土而生成了夫妻之間最難完成的事情,他們再動就想報警,把對方抓起來。
關於陌生夫妻如何生孩子,《走進科學》要拍五集。
兩人是陌生人卻不耽誤孩子的出生,生孩子也不耽誤夫妻倆繼續陌生。
如果你懷孕了,男人只會說“恭喜”;
孩子的父親給孩子買了東西,女人也說了聲“謝謝”;
女人就像單身母親,男人沒有叔叔那麼多的存在。
看著這對性收縮的夫妻,我想知道14億人是怎麼來的。
雖然住在同乙個屋簷下,睡在同一張床上;
他們在物質層面上沒有參與,在精神層面上沒有交流。
微信對話方塊向上滑動3公尺,只有幫忙拿到快遞;
除了面面相覷,保持沉默,只說“你在吃什麼? ”
生活中所有的快樂和悲傷都不會彼此分享;
當談到緊急的事情時,首先想到的不是對方。
他們開玩笑地稱對方為“室友”和“隊友”,但實際的關係似乎比這更遙遠。
“夫妻”更像是給兩個互不相干的人加個名字。
沒有比法律意義更多的顏色了。
對於這樣的關係,他們都沒有絲毫的怨恨,就連這些年輕人都有一種天真:
擁有自己的家庭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嗎?
我跟著問題走了,為什麼感覺不對勁?
如果你翻看評論,你會發現,大多數互不相識的情侶都是相親認識的。
即使你們在戀愛中認識,你們也是同事或朋友介紹的,你們相處得並不多,根據匹配條件決定在一起。
無一例外,他們很快就結婚生子了。
普通人在做決定之前需要深思熟慮,他們似乎只想完成它。
前段時間,一對夫妻上了新聞,一年內就完成了相親結婚懷孕;
評論中的長輩們都在鼓掌,稱讚新人是人生的贏家。
如果你問當事人,你是怎麼和乙個你不認識的人結婚的;
他們會說“是時候了”,“家人催促了”,“對方的條件很好”。
這很像包辦婚姻,但只是我把自己包裹起來。
如今的年輕人,似乎更渴望成為標準的“大人”。
當你到了一定年齡,乙份生活清單就憑空而來;
結婚,生孩子,再......這個清單上應有盡有,只是沒有情緒。
他們急於在自己的生活清單上留下印記並完成他們的社會化。
懵懂懂懂地進入一段再也無法假的親密關係,也要創造一幅美好的夫妻畫卷;
只是為了給別人看,給父母解釋,給外人解釋;
至於你自己? 當別人說他們做得很好時,那是好的。
但生活是由兩個人相處的每一分每秒組成的;
面對漫長的婚姻生活,別人的認可只是冰冷的殘留物,無法填補空洞的親密關係。
問題的本質會自己浮出水面,對那些不想面對它的人來說會很冷淡。
可能是因為我看到了夫妻之間真正溫暖的關係,也可能是我突然愛上了乙個人;
但最終,他們大多是“夫妻最後同居”來化解一切;
然後冷靜地講述一些對未婚者來說似乎相當可怕的事情。
於是就有了“老公失戀了,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
所以有“我討厭我的隊友,我一看到他就想吐”。
所以有“各司其職,但不能離婚”。
“婚姻關係”本身就是乙個性別中立的詞;
有愛心的人會給它乙個快樂的解釋,而那些不尊重它的人會給它乙個可怕的外表。
雖然我們說過不催婚,不因為催婚而結婚,我們談了好幾年;
但說真的,當你長大了,你不知道保持單身或離婚的壓力有時比假婚姻更大。
到了一定年紀,如果已經離婚了,就會懷疑離婚有什麼不對勁,永遠也就不結婚了。
我們花更多的時間處理外部噪音,很少安靜地思考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所有的聲音都在告訴我們,在這種環境中什麼是好的;
但沒有人告訴年輕人去思考什麼對自己有好處,並找到屬於他們的“好處”。
我們不敢勸說大家拒絕隨波逐流;
只希望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勇氣;
有勇氣為愛步入婚姻,也有勇氣獨自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