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笑! 你自己的坦克在戰場上相撞有什麼奇怪的? 冉鵝

Mondo 軍事 更新 2024-03-01

近日,在烏克蘭頓內次克州新公尺哈伊利夫卡的一場激戰中,進攻的俄軍的兩輛T-72坦克不幸在戰場上相撞。 由於現場缺乏交通標誌和交警指揮,其中一輛坦克上路走開,直接導致另一輛自己的坦克當場癱瘓。

新公尺哈伊利夫卡發生戰鬥地點的地理位置。

雖然肇事的兩輛坦克沒有配備行車記錄儀,但好在戰場上空的烏克蘭無人機並沒有缺席,而是認真完整地記錄了當時的“著名”場景,不僅為後續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和“車輛損毀評估”提供了證據,也讓這次車禍成為俄軍的又乙個“笑話”。

戰鬥前兩天什麼時候土地戰場衛星影象顯示,地面上有大量炮擊痕跡,可能是俄軍在進攻前準備開火造成的。

不過,平心而論,這一次的俄軍真的是有點“冤枉”。 因為雖然他們自己的坦克的碰撞可能看起來很有趣,但它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在戰場上高度傷腦筋的環境中。 而且,“墜機”事件發生後發生的俄羅斯進攻性裝甲編隊全部被摧毀,這是大多數軍事愛好者真正應該注意的。

2023 年 12 月在阿夫迪夫卡以北的戰場上俄羅斯軍隊的兩輛BTR-80輪式車輛裝甲運兵車還發生了碰撞現場崩潰絕非罕見。

讓我們通過《戰地風雲》**仔細看看這場戰鬥。

新公尺哈伊利夫卡位於頓內次克市西南約 30 公里處,馬林卡以南和武赫勒達爾東北部,俄羅斯和烏克蘭軍隊之間發生了激烈的戰鬥。 根據烏克蘭軍隊發布的**說明,戰鬥發生在 2024 年 1 月 30 日。 進攻的俄羅斯軍隊很可能是屬於第 20 近衛摩托步兵師的連級單位,而防守的烏克蘭軍隊是著名的第 72 機械化旅。

2024年1月30日頓內次克市附近的戰線地圖,由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發布。新公尺哈伊利夫卡的位置在地圖上用中文顯示。

根據烏軍公布的戰鬥**,準備進攻的俄羅斯裝甲編隊在戰線後方機動時似乎出現了問題,兩輛T-72坦克在狹窄的道路上相遇,碰撞後,其中一輛坦克抓住了另一輛坦克的右前方並擠了過去,使後者當場癱瘓,無法動彈。

相關截圖**可以看出,兩輛俄羅斯坦克相撞

根據《中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的規定,機動車通過不受交通訊號燈控制、不受交警指揮的路口......如果沒有交通標誌或標記,您應該在進入十字路口前停車並注意,讓右側道路上迎面而來的車輛先行。

因此,雖然螢幕右側的油箱在碰撞後受損較多,無法移動,但它仍然需要對事故負全部責任,因為它沒有讓右側迎面而來的車輛先行,並且在右側迎面而來的車輛已經進入交叉路口時仍然衝上去造成碰撞。

碰撞後,坦克無法再移動,編隊中的其他裝甲車不得不繞過它。

**1:俄羅斯進攻坦克編隊在進駐途中相撞

當然,這些都是笑話,戰場上有那麼多規章制度,從坦克本身的構造來看,發生碰撞是可以理解的。 在設計T-72坦克時,蘇聯工程師只為駕駛員準備了乙個視野相當狹窄的單窗觀察潛望鏡,如下圖所示。

駕駛員的頭部暴露在他前面的觀察潛望鏡的視窗中,並注意他前面只有乙個觀察窗。

從油箱內部看,駕駛員的位置是這樣的。

所以可以理解,T-72坦克的駕駛員只能看到坦克內部坦克的正前方,側面的視野幾乎是0。 而且,駕駛員在觀察油箱內部的外界時,身體處於非常困難的姿勢,長時間保持高度集中不容易,如下圖所示。

T-72驅動程式操作姿勢示意圖,請讀者自行評估其人體工程學設計。

與 T-72 相比,T-80 在這方面有所改進,為駕駛員設計了三個較小的潛望鏡觀察窗,並改善了側面能見度,但程度有限。

從圖中可以看出,T-80坦克駕駛員的潛望鏡觀察窗改為三個較小的視窗,略微擴大了駕駛員的橫向觀察範圍。

此外,除了T-90M和少量T-72B3外,俄羅斯坦克基本沒有配備指揮官潛望鏡,這極大地限制了它們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 換句話說,俄羅斯坦克在戰鬥中向前看是可以的,基本上可以猜測側面和後方發生了什麼。

雪上加霜的是,為了防範烏克蘭戰場上無處不在的無人機,俄軍不得不在自己的坦克上安裝各種防護網和偽裝,甚至毫不猶豫地將坦克的上部包裹成密不透風的方式,進一步壓縮了本來就不太好的觀察場。 畢竟,生存比不被人看到更重要。

如果坦克是這樣的,戰場態勢感知也不要太過奢侈。

俄軍想的大概是這樣的:我可能見不到你,但你殺不了我! 然而,事實證明,這些繁瑣的防護設施用途有限,似乎並不能挽救坦克的命運。 對這場戰鬥的進一步分析將在後面證明這一點。

與烏軍使用的M1“艾布拉姆斯”、“豹2”、“挑戰者2”等西方主戰坦克相比,俄軍似乎特別熱衷於在坦克上加東西。

究其原因,蘇聯坦克的設計過於忽視了乘員的生存能力,即使被小型FPV無人機擊中,也很容易爆炸甚至飛向炮塔,而且油輪經常隨坦克一起消失,在戰場上嚴重缺乏安全感。

帶上這樣的油輪很容易飛人,就問你怕不怕。

另一方面,坦克、步兵戰車等西方裝甲車從設計之初就將乘員的生存能力作為重要指標,在車輛受損時採取各種措施提高乘員的生存概率。 因此,西方坦克雖然逃脫不了在戰場上被擊中的命運,但往往可以留下“整具屍體”,讓乘員有機會逃脫,當然也不必像俄羅斯坦克那樣顫抖。

不過,在駕駛員能見度方面,同樣是在上世紀70年代左右設計的第三代西方主戰坦克,僅略勝於蘇聯坦克。

美國 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的駕駛員也只有三個小型觀察潛望鏡視窗,側檢視比T-72要好一些。

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的駕駛員位置,舒適性絕對不談。

早期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豹 2主戰坦克的駕駛員位置表明,從外部的視野也相對有限。

不過,上述西方主戰坦克基本都配備了指揮官的圓周鏡,具有360°視角,與駕駛員的視野相協調,可以幫助提高整個艦隊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

早期 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的指揮官光學潛望鏡觀察窗。

即便如此,西方主戰坦克也不可避免地捲入碰撞。 歸根結底,在一輛各方面武裝到牙齒的主戰坦克裡看風景,絕對不如最普通最便宜的家用車,而且這些重達幾十噸的大佬也不容易駕馭。

英國陸軍兩輛車挑戰者2主戰坦克在訓練過程中相撞。

然而,坦克視野中的自然缺陷並不能掩蓋這次俄羅斯坦克碰撞所暴露的主要問題。 首先是進攻期間裝甲編隊的協調和戰術組織問題。 從**可以看出,俄軍的很多坦克和裝甲車在行軍過程中都走出了相當奇怪的軌跡,不清楚指揮官是要求開到不同的預定作戰陣地,還是乾脆迷路了,還是在利用陣地的迷宮來迷惑烏軍?

無論如何看不懂俄軍裝甲車蜷縮在手掌大小的地方,正在做什麼樣的名聲。

結果,烏軍沒有愣住,他的家人卻撞在一起,還沒打起來就有一輛坦克被撞壞了,這是什麼玩法? 而從混亂的陣型來看,裝甲編隊內部的無線電通訊似乎不起作用,看起來井井有條,紀律無條。 我突然想起了我們在酒桌上常說的一句話:想好好喝酒,先給自己倒酒! 看來在開戰之前,伏特加真的沒有少喝。

其次,由於第一小隊很清楚坦克駕駛員觀察範圍狹窄的問題,裝甲部隊的作戰規定要求在戰鬥開始前的最後一刻才關閉艙口蓋,這當然是蘇軍的標準。 但從戰鬥來看,很明顯,這支俄羅斯裝甲編隊沒有按照命令的要求進行。

它於2003年8月6日被美國情報局解密題為應蘇聯軍隊的要求,披露了有關“蘇聯軍隊的坦克炮兵和訓練”的資訊原則上,應盡可能開啟水箱的艙口蓋。 非常明顯的原因是艙口蓋關閉,能見度有限,駕駛員能見度差,這限制了坦克的機動性,降低了坦克指揮官的整體觀察能力。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戰前訓練水平可能不是很高的俄軍,已經淪落到現在的地步了。 這與我之前分析過的辛基夫卡戰役所反映的情況是一致的。 (見這篇歷史文章:“俄軍經過兩年的戰鬥力提高了嗎? 分析辛基夫卡戰役**或有答案)。

在那篇文章中,作者寫道:“看看俄羅斯軍隊,最大的感覺是他們現在已經退化為一支嚴重未經訓練的軍隊。 部隊經驗豐富、能力出眾的基層骨幹,可能確實損失慘重,只有少數士兵還能表現出應有的戰鬥素質,而大部分人員到達戰場時都處於盲目的本能反應狀態,失去了思考和行動的能力。 裝甲車的乘員也是如此,他們在被擊中時會驚慌失措,似乎沒有受過訓練或經過短暫訓練後被送往戰場。 ”

新公尺哈伊利夫卡之戰再次證實了上述判斷。 對於裝甲部隊來說,問題可能更加嚴重,因為如前所述,許多經驗豐富的機組人員會隨著車輛的破壞而流失,而相同質量的人員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成本來發展。

一群正在訓練的俄羅斯坦克車,不提供訓練油輪訓練對於普通步兵來說,這很容易。

戰爭開始後的兩年時間裡,保守估計俄軍至少損失了2000多輛坦克和大量其他裝甲車,這種災難性的戰鬥損失率必然導致人員補給困難。

如果俄軍繼續像現在這樣發動持續攻勢,不有效減少自身消耗,預計人員補給和訓練問題將越來越突出,裝甲部隊受到的影響將超過普通步兵。 換句話說,以後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像新公尺哈伊利夫卡這樣的“幽默”場景。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執行攻擊任務的俄軍倒霉的裝甲編隊被距離前線幾公里的烏軍第72機械化旅密密麻麻地阻擋。 從中午12點50分到下午15點20分,烏克蘭軍隊從下午15點20分開始,在三個半小時內對其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

就像辛基夫卡戰役一樣,烏軍的多戰場觀察監視無人機始終控制著戰鬥節奏,引導目標,評估結果,結果並不出人意料:俄軍裝甲編隊終於在到達攻擊陣地之前就被殲滅了,就連被擊中癱瘓的T-72坦克也未能倖免。 在這場戰鬥中,俄軍共損失了3輛T-72主戰坦克、7輛MT-LB兩棲裝甲運兵車和1輛BMP-2步兵戰車,共計11輛戰車。

**2:新公尺哈伊利夫卡戰役

如果只是坦克相撞,恐怕俄羅斯軍事博主只會一笑置之——他們看到的這些自己軍隊製造的有趣東西少了嗎? 然而,隨後發生的悲慘結局,卻讓他們難以抑制心中的怒火。

一位隸屬於俄羅斯政府的軍事博主認為,由於裝備屢屢嚴重受損,指揮俄軍作戰的將軍應立即停止使用機械化縱隊進行攻擊。 另一位著名的俄羅斯軍事博主羅曼諾夫·賴特(Romanov Wright)在他的文章中對俄羅斯軍隊的戰術表示極度失望,稱其為“完全愚蠢和無能”。

**3:俄羅斯裝甲編隊被徹底殲滅

賴特寫道:“你怎麼能在一天內失去這麼多裝置,這麼多人? 他還批評俄軍領導層長期無視烏克蘭軍隊在戰鬥中廣泛使用無人機,沒有為俄羅斯裝甲車配備電子戰系統。

要知道,這些批評言論是冒著觸犯法律、犯罪甚至坐牢的風險發表的。 因為早在 2022 年 3 月戰爭初期,俄羅斯就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詆毀”或傳播有關俄羅斯武裝部隊、國家機構及其行動的“不可靠資訊”,違規者將被處以鉅額罰款和監禁。

**4:被擊中癱瘓的T-72主戰坦克也注定要失敗

然而,羅曼諾夫·賴特(Romanov Wright)指責俄羅斯軍方領導層忽視了無人機的作用,這可能是乙個相對普遍的誤解。

一如既往,新公尺哈伊利夫卡之戰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戰場上無處不在的烏克蘭無人機,尤其是在戰鬥中,烏軍使用FPV無人機擊中了俄軍損失的11輛裝甲車中的10輛,只有1輛被反坦克飛彈擊中。

在戰鬥中**,只有一次襲擊顯示出烏克蘭軍隊使用反坦克飛彈的跡象。 在烏克蘭陸軍第 72 機械化旅的**注釋文字中,還注意到有 1 名俄羅斯軍隊MT-LB裝甲車它被一枚反坦克飛彈摧毀。

考慮到戰鬥發生的地方實際上位於俄羅斯前線的後方,更令人震驚的是,大量烏克蘭無人機可以在這裡自由穿梭,來回攻擊,進入無人區。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說俄羅斯軍隊的領導層受到批評是一種誤解?

烏克蘭陸軍第 80 空中突擊旅的一名士兵正準備操作一架 FPV 無人機,以抵禦俄羅斯軍隊在**mut附近某處的攻擊**照片拍攝於2023年11月7日。

原因是俄羅斯軍隊對此並非毫無防備。 想想也就不足為奇了,俄軍自戰爭開始以來,兩年來一直飽受烏克蘭無人機的損失之苦,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只是他們提前安裝在車輛上的電子戰裝置,似乎早就被烏軍破解了。 從新公尺哈伊利夫卡的戰鬥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俄羅斯軍隊對無人機的任何干擾防禦都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眾所周知,電子干擾是防禦敵方無人機群的最佳手段。 由於烏克蘭軍隊的FPV無人機取代火炮成為對俄羅斯地面部隊最嚴重的威脅,俄羅斯軍隊已經開始普遍在裝甲車上安裝RP-377可攜式干擾器和更高功率的“Volnoriz”干擾器,後者通過磁性固定在裝甲車的外部。

俄羅斯軍隊BTR系列,屋頂上安裝了小型RP-377無線電干擾器裝甲運兵車

RP-377小型無線電干擾器最初是俄軍為應對敘利亞反恐等非正規作戰場景而設計的,主要用於阻擋路邊炸彈等簡單**裝置的無線電控制引爆訊號。 現在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使用它們,顯然不是為了對付簡易**裝置,而是希望這些干擾器也能對極其麻煩的烏克蘭FPV無人機發揮作用。

2020年4月,俄羅斯國防部聲稱,俄羅斯軍隊在演習中使用RP-377成功壓制了一架模擬對手的無人機。 國防部在當時發布的新聞稿中說:“東部戰區的電子戰部隊使用最新的無線電干擾站Borisoglebsk-2,RTUT-BM,Loranit以及其他特殊裝置來壓制敵人的無線電網路和無人機。 ”

在這種情況下,羅蘭迪特是 RP-377 小型無線電干擾器。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它可用於偵察無線電發射源,進行干擾和反干擾,有效干擾頻段為3MHz 3GHz。

RP-377 小型無線電干擾器的 3D 模型。

然而,理想總是豐滿的,但現實往往是瘦弱的。 實戰結果顯示,RP-377對烏軍FPV無人機基本無效,在一些流出**的戰鬥中,烏軍的FPV無人機甚至直接衝向了安裝在俄軍戰車上的RP-377,將其摧毀。

烏克蘭 FPV 無人機在擊中俄羅斯裝甲車安裝的 RP-377 之前發回的監視**截圖。

這不是因為RP-377本身的設計。 烏克蘭無人機專家謝爾蓋·貝斯克里斯特諾夫(Serhey Beskristnov)在拆除烏克蘭軍隊繳獲的一架RP-377後寫道:“我看到了(RP-377的)頻譜圖,干擾質量非常高。 ”

俄羅斯T-80BVM主戰坦克,船體後部裝有小型RP-377無線電干擾器。

然而,專為對付路邊炸彈而設計的RP-377顯然不適合烏克蘭軍隊的FPV無人機進行電子對抗。 一方面,無人機可以輕鬆進行跳頻以避免來自RP-377的干擾,另一方面,它們還可以調整控制演算法,使無人機在失去訊號時能夠保持其最後的飛行方向,直到擊中目標。

由於 RP-377 是一種可攜式裝置,由小電池供電,因此它的作用範圍有限,而 FPV 無人機的飛行速度相對較快,因此即使干擾生效,無人機通常也能夠成功擊中目標。 特別是當RP-377試圖通過處理無人機的跳頻來擴大干擾頻段時,能量進一步分散,射程大大減小,使情況更加糟糕。

一輛俄羅斯MT-LB裝甲車在車頂上裝有小型RP-377無線電干擾器,被摧毀。

俄羅斯國防部的專家會不清楚這些簡單的電子對抗常識嗎? 然而,他們仍然選擇性地忽略它,聲稱 RP-377 對無人機有效。 當然,這種態度並非沒有代價,但他們不必為此付出代價。

也許俄羅斯軍隊裝備了越來越多的“沃爾諾里茨”干擾器來緩解這個問題。 這種干擾器由車輛提供動力,因此具有更高的發射功率,據說其射程可以達到800 1000公尺。 但是,俄羅斯裝備的有效性仍需在實戰中觀察和驗證。

一輛受到嚴密保護的俄羅斯坦克,在兩個紅色圓圈內沃爾諾里茲干擾器。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公尺哈伊利夫卡戰場上對峙的俄烏兩軍有著相同的歷史淵源,都來自前蘇聯軍隊的紅血,在俄烏戰場上留下了令人難忘的“事蹟”,所以本節將對他們進行簡要介紹。

俄羅斯近衛軍第 20 近衛喀爾巴阡-柏林摩托化步兵師於 1942 年 9 月 18 日在莫斯科軍區的加里寧首次組建,是第 3 機械化集團軍的第二支部隊。 二戰期間,第3機械化集團軍在**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的建立下被調往東線,並取得了許多立功,並於1943年10月被授予“近衛”稱號,更名為第8近衛機械化軍,1944年4月被授予“喀爾巴阡山脈”榮譽稱號, 1945年6月,除了紅旗勳章和二級蘇沃洛夫勳章外,還被授予“柏林”榮譽稱號。

戰後,第8近衛機械化軍改編為第8近衛機械化師,1957年5月再次改編為第20近衛喀爾巴阡-柏林摩托化步兵師,一直持續到今天。 蘇聯解體後,該師的部分部隊參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車臣戰爭。 2009年,該師改為第20近衛摩托化步兵旅,2021年又恢復為師級。

俄羅斯陸軍第20近衛軍喀爾巴阡山脈-柏林摩托化步兵師師徽

近衛摩托化步兵第20師在俄烏戰場上的著名“事蹟”是: 2022年7月9日晚至7月10日凌晨,該師遭到烏軍“海馬體”火箭炮的精確打擊,給高階指揮官造成重大損失

師長阿列克謝·格羅貝茲上校;

該師參謀長兼第一副師長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肯斯上校;

副師長卡納特·穆卡托夫上校;

副師長阿列克謝·阿夫拉姆琴科上校;

師炮兵指揮官尼古拉·科爾內柳克上校;

師長科瓦爾中校,作戰部長;

該師是後勤部副主任葉夫根尼·維羅多夫中校;

亞歷山卓·戈迪夫中校,該師炮兵副司令。

阿列克謝,俄羅斯陸軍第 20 近衛摩托化步兵師前指揮官格羅貝茲上校已被確認死在烏克蘭戰場上。

烏克蘭陸軍第72機械化旅的前身是蘇軍第29步兵師,後來因在史達林格勒與德軍的血戰而被授予“近衛”稱號,改為第72近衛步兵師,1957年公升格為摩托化步兵師。 烏克蘭獨立後,原基輔軍區第72近衛摩托化步兵師成為烏克蘭陸軍的一部分,更名為第72機械化步兵師,獲得“基輔”榮譽稱號,2002年降為第72獨立機械化旅。

自 2014 年以來,該旅參加了頓巴斯戰爭,與俄羅斯軍隊支援的烏克蘭分離主義民兵作戰。 當時的旅長是現任烏克蘭軍隊總司令亞歷山卓·西爾斯基,烏克蘭軍隊前總司令瓦列里·扎盧日尼是該旅的營長。 2017年8月23日,第72機械化旅被授予“黑色哥薩克”榮譽稱號,以紀念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黑色哥薩克”騎兵部隊。

烏克蘭軍隊第 72 團黑人哥薩克人獨立機械化旅的徽章。

俄烏戰爭爆發後,第72機械化旅參加了基輔戰役,並兩次在基輔東郊的布羅瓦里地區設伏,擊敗俄羅斯機械化縱隊。 2022 年 11 月,第 72 機械化旅在武列達爾重創了進攻的俄軍第 155 海軍步兵旅,2023 年 2 月,它再次對俄軍的進攻部隊造成重大損失,主要是重組後的第 155 海軍步兵旅。 在這兩場戰役中,俄軍損失了大量裝甲車,國內社會將武赫勒達爾慘敗與俄軍在塞韋羅多內斯河渡口的慘重損失相提並論,並譴責這兩場戰役中的俄軍指揮官是“愚蠢的”。

烏克蘭陸軍第 72 機械化旅在武列達爾給俄軍造成了重大損失。

然而,第 72 機械化旅也在武赫勒達爾失去了一名指揮官。 2023年4月,該旅副指揮官奧列格·科伊利亞克被俄羅斯炮火炸死。

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大規模成功使用使陸戰的天平再次傾向於進攻。

誰也不能否認蘇軍在陸戰中“寬戰、大縱深、高速”的指導思想的威力,這種思想是建立在冷戰時期數萬輛坦克的“鋼鐵洪流”之上的。 當時,北約只能考慮在戰爭的第一時間使用戰術核**來應對蘇軍強大的鐵流衝擊。

當年的蘇聯軍隊鋼鐵的洪流這真的讓整個世界都顫抖了。

時間一晃而過,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美軍發展出“空地一體化戰”理論並在海灣戰爭中得到充分驗證以來,坦克“陸戰之王”的地位開始岌岌可危,近年來無人機的迅速崛起幾乎將坦克推入了深淵。

通過新公尺哈伊利夫卡戰役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這一點。 面對蜂擁而至的無人機,裝甲編隊幾乎無能為力,更不用說反擊了。 這些低成本、有時相當簡陋的無人機幫助烏克蘭軍隊抵消了俄羅斯軍隊在裝甲部隊方面的明顯優勢。

烏克蘭軍隊使用的帶有RPG-7彈頭的FPV無人機對俄羅斯軍隊的裝甲部隊構成了嚴重威脅。

在傳統陸戰理論的指導下,上世紀下半葉設計的第三代主戰坦克以正面防護為主,主要適用於坦克作戰的作戰場景。 然而,今天的無人機非常靈活,可以在坦克頂部和後部的任何一點進行攻擊,就像蚊子叮咬大象一樣,使笨拙的坦克無人看守。

一架成本僅400美元的FPV無人機,可以輕鬆乾掉一輛價值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美元的主戰坦克,這必然會讓“鋼鐵洪流”難以為繼——不管你造多少輛坦克,你能比我造的無人機多造多少? 陸戰的天平再次站在防禦者一邊。

五十年前,設計師們從未想過,這麼小的東西,竟然能把一輛看似無敵的坦克推向滅絕的邊緣。

然而,使用老一代的坦克對抗新型無人機畢竟是一種錯位的決鬥。 這些坦克的設計者做夢也沒想到必須應對無人機的壓倒性到來。 當坦克的主要對手不再是敵人的坦克時,坦克本身會發生什麼?

魔法一尺高,道路一尺高,戰爭的進攻和防禦在這場螺旋式對抗中永遠發展和變化。

相關問題答案

    烏克蘭M1A1坦克在戰場上被俄羅斯襲擊的情況曝光

    第一滴血!俄羅斯對烏克蘭 非軍事化 行動,以及提供給烏克蘭軍隊的任何 都會被燒毀,這也間接否定了坦克被磚塊砸碎的可能性。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月日稱,烏克蘭軍隊在阿夫傑耶夫卡地區裝備的第一批美製MA艾布拉姆斯已被第一批人摧毀。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MA坦克,但沒有提及被擊落的情況。俄羅斯化學品製造商Fores...

    U 152 這是戰場上的“坦克終結者”還是“戰爭王牌”?

    標題 標題 ISU 這是戰場上的 坦克終結者 還是 戰爭王牌 ISU 軍事龐然大物的真正力量。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部落格!今天,我將帶您深入了解最具爭議的重型自行火炮之一 ISU 。這不是對第乙個引數的冷冰冰的介紹,而是乙個充滿深度和情感的故事,乙個會讓你瞠目結舌 發人深省的軍事話題。背景 揭開IS...

    烏克蘭軍隊在戰場上拍攝不明飛行物

    外星人也來援助烏克蘭了?烏克蘭軍隊拍攝了乙個盤旋在戰區上空的圓盤狀不明飛行物。烏克蘭軍隊用攝像機捕獲了乙個不明飛行物,鏡頭顯示乙個巨大的黑色圓盤盤旋在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上空。烏克蘭武裝部隊 UAF 第 營的部隊通過他們的一架 熱視覺 四軸飛行器無人機拍攝了不明飛行物。不明飛行物的細節仍然是個謎,...

    烏克蘭在戰場上,歐洲能提供更多支援嗎?

    在烏克蘭的戰場上,每一寸土地都沾滿了鮮血,每乙個士兵為了生存都在拼命抵抗。然而,面對俄羅斯的強大攻勢,烏軍的努力似乎越來越弱。澤倫斯基曾寄希望於西方的支援,以通過消耗戰抵禦俄羅斯的進攻。然而,隨著西方援助的減少,烏克蘭軍隊的戰略也變得岌岌可危。在阿瓦迪夫卡戰場上,烏軍奮力抵抗,但最終還是抵擋不住俄軍...

    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慘重損失 30天內死亡3萬多人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軍在戰場上的損失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根據烏克蘭武裝部隊發布的最新戰況報告,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天,俄軍人員損失居高不下,達到人,日均損失人。這個數字與之前的戰爭報告相比有所增加,表明俄烏戰爭的激烈程度並沒有放緩。根據烏克蘭戰爭報告,截至年月日,俄軍損失已超過萬人。這一數字也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