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衝突兩周年之際,北約內部就援助烏克蘭問題爆發了新一輪爭端。 法國**馬克龍積極主張,不僅承諾提供中遠端飛彈,還暗示有可能派兵遏制俄羅斯。
然而,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迅速做出回應,明確表示北約沒有也不打算向烏克蘭派兵,德國也不會**“金牛座”遠端飛彈。
援助立場之間的這種對抗已經從私人爭端公升級為公開矛盾。
在法國和德國在新的一年裡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問題上針鋒相對的時候,克里姆林宮提前預示了乙個重要時刻——俄羅斯**普京將於莫斯科時間本周四中午發表備受矚目的 2024 年國情咨文。
這次講話的重點顯然與正在進行的特別軍事行動密切相關。 去年,普京以一項特別行動開場,闡述了他對烏克蘭採取行動的理由。
現在,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周年之際,可以預期普京的國情咨文將詳細回顧過去一年行動的成就,以及未來幾年特別軍事行動的藍圖。
此外,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普京還將在講話中概述俄羅斯未來六年的戰略發展願景。
3月初,歐盟的共識與普京的野心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兩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截然不同的情況。 兩年來依靠外援苦戰的烏克蘭已經筋疲力盡,澤連斯基不得不面對難以掩飾損失的事實。
隨著阿夫迪耶夫卡的淪陷,烏克蘭的防線似乎已經耗盡了地面。 外部援助正在逐漸降溫,雖然法國**馬克龍表示他將進行干預,但實際援助金額 - 法國 6與德國的投資相比,4億歐元的援助微不足道。
德國深感失望,朔爾茨明確表示拒絕在烏克蘭增兵,這不僅是對援助的重新定義,也是對勝利希望的問題:“我們提供資金,卻不保證勝利,這難道不具有諷刺意味嗎? ”
在西方制裁的壓力下,俄羅斯在第一次戰爭中似乎略顯弱勢,就像乙個臨時集結的團隊。 然而,孤立的俄羅斯表現出了韌性,並通過創新的戰時戰術和民眾動員成功地實現了經濟和軍事實力**。
在兩年的對峙中,俄羅斯的戰鬥力逐漸增強,現在擁有了堅實的戰線,攻勢正從庫皮揚斯克一步步推進到阿夫迪耶夫卡。 預計今年春季和夏季將在北部和東部戰線發動決定性攻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美國的轉折點,俄羅斯可能會根據選舉動態對烏克蘭實施潛在的新運動。
在歐盟內部,對支援烏克蘭的立場存在爭議。 雖然法國和德國公開表示反對,但從本質上講,歐盟和北約成員國的決定並非由乙個國家控制。
朔爾茨拒絕出兵符合德國憲法的規定,根據《議會參議院法》,德國出國出國必須經過聯邦議院的嚴格審查和監督,包括行動的規模和方式,議會有權隨時停軍或撤軍。
因此,決定是否出兵、出兵規模和出兵方式的關鍵不是朔爾茨的宣告,而是取決於德國聯邦議院的最終決定。
關於北約與烏克蘭衝突的關係,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乙個事實,即儘管北約沒有直接參與,但其影響力已經悄然顯現。 在烏克蘭戰場上俘虜當地雇傭軍,以及北約支援烏克蘭軍隊的**裝備,都表明北約確實參與其中。
朔爾茨的言論代表了德國的立場,但當集體防禦機制啟動時,是否出兵將超出個別國家的決定。 美國等北約成員國的態度更具象徵意義,法國提出的“出兵”提議其實反響甚微,因為即使是看似弱小的俄羅斯軍隊,對北約來說也絕非易事,任何一方如果介入都可能面臨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