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俄羅斯與西方在國際舞台上的較量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特別是俄羅斯的飛彈能力,在西方幾輪制裁之後,已經能夠繼續進行大規模空襲,這讓許多國際觀察家感到驚訝。 2022年11月,歐盟自信地對俄羅斯發起第九輪制裁,馮德萊恩甚至聲稱已經“徹底切斷”了俄羅斯的軍工鏈條。 然而,僅僅幾個月後,現實就給了西方一記響亮的耳光——俄羅斯的飛彈不僅沒有減少,而且似乎越來越多。
這種現象背後的秘密是什麼? 烏克蘭主要情報局副局長斯基比茨基發表了他的意見。 在他看來,俄羅斯在衝突中靈活調整了戰略,使用大量自殺式無人機耗盡了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從而為真正的飛彈襲擊創造了條件。 這種戰術的轉變不僅使俄羅斯能夠有效地節省飛彈資源,而且還使其能夠在關鍵時刻發動更具破壞性的打擊。
然而,斯基比茨基的宣告並沒有完全回答人們的疑慮。 畢竟,戰術再聰明,沒有足夠的飛彈儲備也是徒勞的。 這時,關於俄羅斯“幫手”的謠言開始浮出水面。 最初,西方懷疑這個“幫手”來自東方的乙個大國,但經過一番偵察,他們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
就在大家都在猜測的時候,乙個新的“幫手”是**——伊朗。 據多個西方和伊朗訊息人士稱,伊朗已向俄羅斯提供了至少400枚飛彈,未來可能會提供更多援助。 這些飛彈屬於“fateh-110”系列,射程為300至700公里,足以對烏克蘭境內的重要目標構成嚴重威脅。
伊朗的援助無疑為俄羅斯提供了新的彈藥**,但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的軍工生產已經完全依賴外部援助。 事實上,俄羅斯的軍事生產能力在過去幾年中大幅增加。 儘管西方實施了一系列制裁,試圖切斷俄羅斯獲得敏感電子元件等軍事必需品的途徑,但俄羅斯的軍事生產仍保持在一定規模。
那麼,為什麼美國和西方一直堅持認為俄羅斯有“幫手”呢? 這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的軍事生產能力雖然有所提高,但仍然無法滿足其所有軍事需求。 特別是在炮彈方面,俄羅斯去年消耗了多達700萬發炮彈,而其年軍力生產能力僅為250萬枚。 這種巨大的差距迫使俄羅斯尋求外部援助來彌補其不足。
總的來說,俄羅斯之所以與越來越多的飛彈作戰,既是由於自身軍事生產能力的提高,也是由於伊朗的外部援助等因素。 美西方之所以炒作“俄羅斯有幫手”的話題,不僅是為了在制裁俄羅斯方面找到突破口,也是為了掩蓋自身軍事生產能力不足的問題。 畢竟,在這場激烈的較量中,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