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藍金融。
作者 |王昕.
依靠銀行保險渠道的瘋狂擴張,“銀行化”壽險第一哥中郵人壽,已經遭受了110億元的鉅額虧損,正逐漸成為部分農村老年人理財的“公敵”。
存款成為“年金保險”。
今年1月,外出打工的老王回到四川老家過年,想準備點現金,於是到鎮上郵政儲蓄銀行營業廳取款。
但誰能想到,本來可以很快完成的事情,老王花了整整乙個下午。
原來,老王遇到了銀行裡一位非常熱情的女客戶經理,王哥,她不僅請老王吃午飯,還開車帶著老王在鎮上轉了一圈。 過程中,客戶經理談到了她的“理財”,她告訴老王,現在他們賣的是年金保險產品,幾年後有20多點的收入,比存款利率高很多,買的人很多都賺了,她自己也買了10多萬元。
老王是80後的高中生,今年57歲,但他的金融知識非常匱乏。 他不明白這突如其來的“財富”,但他心想,郵政儲蓄銀行是國有大銀行,不會騙人的。 猶豫不決後,老王還是和客戶經理簽了保險合同,第一年交了3萬元的保費,給自己買了年金保險。
傍晚時分,老王看了保險合同,對“現金價值”什麼的完全一頭霧水,於是忍不住把**告訴了兒子小王。 小王有一定的金融知識,逐字逐句地看合同條款,弄清楚是什麼樣的產品,發現有誘導客戶購買、誇大退貨等伎倆。
小王告訴深藍財經,該產品在部分擔保的基礎上的最終收益其實是不確定的,退保的損失也很大。 然而,客戶經理並沒有明確告知資訊,只是一味誇大了好處。
在兒子的分析下,老王趁著15天的猶豫期去找客戶經理解約,終於放下了懸念的心。
我父親的錢主要是給老人存的,不排除隨時都可以使用,所以這個產品不合適。 在小王看來,就算買了保險,也應該優先買重大疾病保險、健康保險等基本保險,可惜爸爸買不到。 他曾經建議父親買高股息的銀行股,回報比存入銀行還高,但父親一聽說他要買**就拒絕了。
雞肋骨產品設計。
老王購買了中國郵政人壽保險發行的“中國郵政富盈富嘉8號年金保險(分紅)”(以下簡稱“財富嘉8號”),必須連續支付3年,同意每年支付3萬元,總保費9萬元,保險期8年。
《財富》8號保險合同截圖。
這款產品是否適合老王,我們來看看核心術語:
合同約定,第5年、第6年、第7年終了,如果被保險人還活著,將支付1110元的“生存年金”。 那麼如果你連續3年支付,那就是3330元。
如果您在第 8 年保險結束時還活著,您將獲得已支付保費 108% 的“期滿利益”。 即 90,000 的 108%,972萬元。
簡單地以單利計算,這兩次派息在期限結束時的總收益率為 117%,相當於年化回報率為146%。
但是,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身故,則僅按已繳保費與身故時現金價值中的較高者支付“身故賠償”,合同即告終止。
這是什麼意思?
首先,你要明白什麼是現金價值,現金價值是指中途退保可以返還的錢。 幸運的是,該合同包含現金價值表。 例如,如果你想在第二年年底退保,你已經支付了6萬元的保費,但你只能拿回51570元,實際損失為8430元,說明現金價值很低。 被扣留的錢一般由保險公司用來支付推銷員的佣金和運營費用。
《財富》8號保險合同截圖。
根據成熟和高中原則,如果被保險人在6歲之前死亡,並且保費高於現金價值,則退還保費,但這只是保費的退款,並且資金已被保險公司使用了幾年,只有活到6年及以後才能獲得一些收入。 更重要的是,如果您在第6年之前退保,您只能獲得較低的現金價值。
此外,合同明確規定保單紅利分配金額不確定,不予保證。
事實上,這類分紅型年金保險的具體分紅取決於保險公司的投資結果及其支付分紅的意願,無法保證或透明。
綜上所述,財富嘉8號持有至到期時有一部分保證收益,但年化收益率僅為146%,遠低於目前5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2%,甚至比1年期存款利率更差,是城市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趕不上。 而且投降損失確實很大。
郵政儲蓄銀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基準。
至於它的紅利,就更難以指望了。 客戶經理口頭說的20多點收益,是基於過去的好分紅記錄,但過去不等於未來。 在投資收益率下降的時代,保險公司的淨利潤越來越差,用於分紅的可分配盈餘自然是下降趨勢,而中郵人壽所表現出的投資能力也不討人喜歡,去年虧損超過110億,“三差”並不理想, 可以支付多少股息?
小王的擔心確實很有道理。
* 混亂猖獗。
老王解約,老人去省錢時被誘導買險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不少人抱怨中郵人壽保險工作人員沒有根據客戶的適合性銷售保險產品,存在誘騙老年客戶購買保險的手段。
為什麼中郵人壽的保險產品能在郵政儲蓄銀行走紅,甚至依靠郵政儲蓄銀行的信譽來誘導客戶購買?
因為他們是一家人。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郵政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註冊資本28663億元,控股股東中國郵政集團***共持股7501%的股份。 中國郵政也是郵政儲蓄銀行(A股601658,港股01658)的控股股東,所以郵政儲蓄銀行和中國郵政人壽保險是“兄弟”,在業務上有很多合作。
依託“大樹”郵政集團和郵政儲蓄銀行的巨大網點,中國郵政人壽保險近年來實現了快速增長,成為名副其實的“銀行化”人壽保險兄弟。 2023年保費收入為109866億元,同比增長2016%,成為繼中國人壽、平安人壽等壽險“老七”之後,第八家保費規模超千億元的保險公司。
通過中郵人壽的保險,郵儲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也實現了快速發展,這與郵儲銀行的零售銀行轉型方向不謀而合。 根據去年的半年度報告,2023年上半年,郵政儲蓄銀行將支付810筆新的長期保費9億元,其中**中郵人壽實現收入為2476億元,同比增長112%。
因此,看來客戶的投訴,這個鍋首先應該由郵政儲蓄銀行承擔。 想想一家總資產超過15萬億元,個人客戶超過6家的公司如果一家擁有5億元的大銀行在保險的分配上不合規、不審慎,會有多少人被“騙”?
當然,更深層次的產品合規、產品培訓等,中郵人壽的責任是無法逃避的。
2023年12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罰款顯示,中郵人壽保險存在9項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147萬元,相關責任人被罰款4人。 此次罰款暴露出中國郵政人壽“通過銀行保險渠道銷售保單利益不確定的保險產品,部分投保人不符合監管規定的年齡要求,未人工核保”、“未如實提供培訓課件資訊”、“不審慎的債券投資”等問題。
更搞笑的是,為了***中國郵政人壽,居然提供了虛假的投訴資料報告,但這並沒有逃過監管局的“敏銳眼光”。 在上述處罰的同月,中國郵政人壽在14天後被處以新的罰款,罰款15萬元,兩名相關業務高管被一併罰款。
數百億的損失。
無論是大量的投訴,還是如潮水般湧來的罰款,都反映出中郵人壽的瘋狂擴張存在著很多隱患,乙個更直接的指標就是看退保金額。
資料顯示,從2019年到2022年,中郵人壽的退保利益分為12368億元,332億元,1254億元和686億元,一直居高不下。
根據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國郵政人壽退保金額最高的前三名產品均為銀郵渠道銷售的產品,其中,中郵盈餘財富加C兩險(分紅型)年度累計退保規模高達3082億元。
有業內人士直言不諱地表示,中郵人壽以年金保險為主銷售的年金保險和增型人壽保險,在日常銷售中往往被消費者視為金融產品的替代品,具有“輕保障”和“重理財”的特點;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經營價值率低,資金占用嚴重,面臨更大的到期壓力和流動性考驗。
從業績來看,2023年,中郵人壽保險淨利潤為-11468億元,成為非上市保險公司中的“虧損王”,過去九年利潤全部虧損,甚至不得不倒報。
中郵人壽也給出了一些解釋,稱公司2023年的虧損主要受到準備金貼現率和投資收益低於預期的影響。 其中,準備金貼現率直接減少利潤1121億美元,這是由於新會計準則的影響。
然而,不應低估投資回報不佳導致的“利差”急劇下降。 2023年**波動較大,中郵人壽所展現的投資能力不容樂觀,年淨資產回報率為-6931%,投資回報率 270%,綜合投資回報率301%,不僅明顯低於近三年的平均水平,而且是全行業最低水平。
可以說,中國郵政人壽的瘋狂擴張已經走到了亟待轉型的十字路口。
參考文獻: 1“銀行類保險公司業績大幅上漲,'一哥'中郵人壽保險虧損超百億? 鈦**。
2.“114億的鉅額虧損! 中國郵政人壽自成立以來已經失去了所有利潤“,保險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