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培訓有什麼好處?
術後培訓可以:
增強心肺功能,減少肺部併發症;
改善全身血液迴圈,促進傷口癒合;
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減少腹脹的發生;
促進膀胱收縮功能的恢復,減少尿瀦留的發生;
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預防壓瘡的發生。
如何?
全身麻醉後清醒的患者應置於半臥位。
半臥位有利於減輕傷口張力,減輕術後疼痛; 有利於傷口引流、早期拔管,降低術後感染風險; 它可以增加肺部的潮氣量,促進呼吸; 這也是站立姿勢的過渡姿勢,有助於早起床,促進傷口恢復。
翻。 至少每 2 小時更換一次姿勢。
踝關節幫浦練習。 1.患者平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肌肉鬆弛;
2.慢慢地勾住你的腳趾,使你的腳趾朝向你,直到你保持它們 5-10 秒。
3.然後慢慢向下按壓腳趾至最大 5-10 秒;
4.然後以踝關節為中心,將腳旋轉360°。
5.10 節 1 組,每 2 小時 1 組。
橋梁運動。 在仰臥位時,患者仰臥位,雙腿彎曲,臀部伸展,臀部抬起,然後放下,每組 10 次。
下肢的交替鍛鍊。
下肢扁平,髖膝屈曲,10次為1組,可左右交替,或同時,每2小時1組。
1.交替髖關節屈曲:仰臥在床上,膝蓋伸直,左右兩側交替彎曲臀部90度,逐漸增加速度。
2.交替伸展膝蓋:坐在床邊,小腿自然下垂,左右兩側交替伸展膝蓋。
3.交替坐姿:坐姿時左右交替步伐,逐漸提高速度。
4.敲擊地板練習:腳後跟接觸地面,抬起腳趾做出敲擊動作,可以雙腳同時進行,也可以單獨進行。
早期臥床疾病
1.有意識並能夠正確回答問題;
2.生命體徵穩定;
3.疼痛評分 3 分:用 0-10 個數字的量表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強度,“0”是**,10“是最嚴重的疼痛,4 以下是輕度疼痛,4-7 是中度疼痛,7 以上是重度疼痛。
疼痛評估工具:面部表情量表法或數字分級法。
4.引流管和切口敷料無異常;
5.無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
6.術前自願行走;
7.願意起床參加活動。
早期行走的注意事項
可以用手按壓傷口,以防止傷口疼痛並保護手術切口。
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坐著、站著、原地移動、下床,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持續時間。 建議步行時間為每次15-20分鐘,每天3-4次。
起床和活動的方法:
1、檢查各管路並正確放置,幫助患者坐起來;
2、幫助患者移到床邊,雙腳垂下,在床邊坐下和站著幾分鐘,觀察面色,聽取患者意見;
3、幫助患者在床邊站起來,密切觀察並詢問患者是否不適,如感到不適立即幫助患者坐下休息,意識症狀好轉後慢慢站起來;
4.準備可移動輸液臺或助行器,弱者可在助行器的幫助下在室內行走,耐受性良好的患者可借助活動式輸液臺在病房走廊內行走。
起床活動“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