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問張伯菊是誰

Mondo 歷史 更新 2024-03-04

李白唯一的傳家寶墨寶《陽台柱》價值46億,只有25個字。 但如果不是張伯柱的機智和勇氣,他可能已經永遠被流放到日本,無法返回中國。

1937年,為了搶救這件寶物,張伯居不惜破產,足足六萬大洋買下了它。 相比之下,魯迅三兄弟聯購一套三入四合院,只花了三千海浬,而張伯菊在《陽台柱》上的錢,能買到二十套這樣的大四合院。

古今,除了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外,成為偉大的收藏家還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 那麼,張伯菊的人生經歷和背景又是怎樣的呢? 他生前收集和捐贈了哪些國寶?

張伯居,1898年出生於河南相城的官宦官家庭,6歲時傳給叔叔張振芳。 因為張振芳和袁世凱有同鄉姻親關係,所以張伯居從小就跟著袁世凱的兒子們讀書,按他們這一代是堂兄弟。

憑藉這種程度的人脈,張伯菊年紀輕輕就進入了軍政界,達到了普通人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的高度。 不過,張伯菊本人對政治毫無興趣。

1925年,他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然脫下軍裝離開。 張振芳只好讓他進了自己負責的鹽庫。

在這裡,張伯菊得以接觸到大量抵押在銀行的書畫珍品,練就了一雙辨真真分明的眼睛。

30歲那年,張伯居在琉璃廠偶然發現了康熙皇帝的御筆《叢碧山莊》,他一眼就認出是真品,買了下來,從此走上了書畫收藏之路。

在收藏書畫的早期,張伯居就立下了這樣的誓言:“我收藏的,不必在我有生之年擁有,只要在我祖國的土地上永存,代代相傳,有序流傳,這就是我記錄的初衷。 ”

他收集這些文物,不是為了壟斷它們,而是為了讓它們永遠留在他的國家。 然而,在1936年,中國第一幅著名畫作《夜中的白畫》被孝公親王的二哥蒲儒賣給了英國,然後被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張伯菊對自己未能阻止這一事件的發生深感悲痛。

《平福郵》是晉代魯記的書法作品,距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書法墨水,被收藏界尊為“中國第一郵”。

張伯菊是乙個熱愛中國文化的人,他擔心《平福郵報》也會像《夜白畫》一樣被流放海外,成為中華文化的殉道者。 於是,他一再要求蒲儒把《平府郵報》賣掉。

蒲茹當初要了天價,一開口就要了20萬元,這讓張伯菊很是惱火。 然而,在1937年,蒲儒急需錢來為母親的葬禮,於是他最終以4萬元的價格將《平福郵》賣給了張伯居。

張伯菊終於松了一口氣,他在一篇小文中寫道:“我曾經試圖阻止《夜色白畫》出國,但失敗了,但這次我終於實現了我的願望,這也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

1937年,張伯居在古代瓷器學者郭寶昌的家中發現了一件珍貴的文物——李白的《陽台柱》。 這張只有25個字的“碎紙”,是唐代詩人李白唯一的傳家寶墨寶,上面寫著:“山高水長,物如千萬。

如果沒有老筆,強強壯寥又算得了嘹亮。 十八號,我去陽台看書,太白了。 然而,這件文物的處境非常危險,日本人正在瘋狂地掠奪中國文物,“上陽台柱”隨時可能被日本人遺失。

面對這種情況,張伯居決定即使破產也要買下它,他說:“不知道的人說,我收集了唐宋時期的精品,我毫不猶豫地花了很多錢,我膽子很大。

其實,我經歷了很多辛苦,我不可能像我想的那樣好。 因為容易獲得,所以沒有國寶。 我不是為了錢買的,我擔心它們會流入國外。 然而,張伯菊當時被困在北京,上海鹽業銀行的匯款無法匯出。

於是,他幾乎把自己家的財富都花光了,湊夠了6萬大洋,買下了《陽台郵報》。 此舉體現了張伯菊對祖國文化和歷史的深切熱愛和保護,他的行為值得永遠銘記和尊重。

張伯居沒想到,自己會因為收藏這些稀有珍寶而被綁架。 1941年,王傀儡**的一名師長在上海綁架了張伯居,並威脅張伯居的家人:“如果不交300萬(假幣)贖金,你就把票撕了! ”

不過,張伯菊的錢全都用來買收藏品了,家裡沒有現金。 當然,最簡單的方法是出售您的書法和繪畫。

為了保護家裡的書畫,張伯菊絕食,甚至告訴妻子潘素無論如何都不要**書畫。 最終,綁匪妥協了,潘蘇賣掉了自己的珠寶,得到了朋友的幫助,成功營救了張伯菊。

這個故事展現了張伯菊對書畫的深厚熱愛和保護書畫的決心。

1946年的一天,張伯菊接到乙個驚人的訊息:詹子謙的隋朝“春遊”出現在長春! 原來,末代皇帝溥儀在被趕出紫禁城之前,以賞金的名義將1200多件珍貴文物偷運出宮。

1945年,日本戰敗,溥儀帶著120多件文物和書畫逃走了,而他留在“小白樓”的1000多件書畫卻被留守的衛兵肆意洗劫一空,甚至許多書畫在比賽中被撕成碎片燒毀!

很快,那些被士兵搶走的珍貴書畫,開始零星地出現在長春的文物市場上。

詹子謙的《春遊》歷經了1400多年的風風雨雨,被公認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畫作,現藏於馬紀川之人之手。

當時,張伯菊因其龐大的收藏和獨特的眼光,被任命為紫禁城特別委員會委員。 他當即建議故宮博物院出面買下這幅畫,並表示如果資金不夠,他願意自己籌。

然而,由於缺乏資金,紫禁城無法購買這幅畫。 於是,張伯菊決定親自出面,他呼籲:“《幽春圖》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藏,絕不能讓它流出國,我們不能做任何對不起子孫後代的事情。

如果有人把它賣給外國人,他就是國家的罪人! “在與人們談判的同時,最終達成了220兩**的協議。 可是,這十年來,張伯居為了收藏古籍和古畫,已經用盡了家裡所有的財富,現在連幾十兩黃金都拿不出來。

無奈之下,他只好賣掉了父親留給他的京府,那是一棟原本屬於大太監李蓮英的別墅,占地15畝,有50多間房的四合院。

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張伯居試圖以一己之力阻止珍貴文獻流向國外,他的行動尤其令人感動。

張伯居竭盡全力搶救頂級國寶,包括《平福驛》《有春圖》《李白原著》等,並將一生收藏的國寶118件捐贈給國家。

這些被稱為“巨型文物”的頂級國寶,大多成為故宮博物院的珍寶,支撐著故宮博物院一半的書畫。 有人問:為什麼要賣掉房子只是為了換乙個帖子,然後把那個帖子捐出去?

對此,張伯菊說:“雖然我收藏了很多東西,但我不認為它們是我個人的財產,而是國家文物,我應該儲存它們以供研究和傳承。

我可以把它們捐出來,把這些寶藏永遠留在我們的土地上。 ”

張伯駒家境雖然富裕,但自己的生活卻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 他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也不穿花哨的衣服,總是穿著長袍; 他的飲食也很簡單,只要有蔥炒雞蛋,他就能滿足。

雖然他過著如此貧窮的生活,但他仍然保持著高尚的品格和精神面貌。

袁世凱稱帝時,袁克定和張伯居表示強烈反對,憤怒地斥責袁克定是“壞人”。 然而,在袁克定遇到麻煩的時候,張伯居卻無私地收留了他,一直照顧到袁克定去世。

這次經歷充分體現了張伯菊的高尚品格,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人與人之間相愛互助的精神。

張伯菊對中國傳統收藏的理解不是“隱秘”和“永遠的後代”,而是慷慨地與朋友分享。 王世祥曾想研究《平福郵報》,卻因為珍貴而猶豫不決。

他小心翼翼地問張伯菊能不能在自己家裡看一兩次,沒想到張伯菊會毫不猶豫地說:“你拿回家看看。 於是,王世祥把《平府郵報》帶回家,仔細研究了乙個多月。

張伯居 05 雖然他非常重視愛與義,但還是沒能抵擋住時代的洪流。 他在70歲時被從家中突襲,入獄,甚至被送到農村加入佇列。

然而,由於年老體弱,他被拒絕安頓下來,不得不返回北京。

回到北京後,張伯菊夫婦發現,院子裡已經變成了雜亂無章的院子,被迫住在只有10平公尺的小屋裡,還要忍受來自壞鄰居的欺負。

他們遇到了一些說他們壞話的惡棍,並用傲慢和無禮的眼神瞪著他們。 他們大喊大叫,咒罵著,語言粗俗,令人難以忍受。

由於他們沒有戶口,也沒有糧票,只好靠親朋好友過日子。

在這樣的經濟困境中,張伯菊表現出了極大的冷靜和冷靜,無論處於什麼境地,他都能不抱怨,不責怪別人,始終保持自我。

有一次,王世祥來看望他,深有感觸地說:“無論張伯菊是富人還是窮人,他一直都是一樣的。 ”

張伯菊遇險的朋友**於1972年去世,**張倩夫人向***講述了張伯菊沒有戶口、沒有工作的窘境,**聽後立即安排身邊的人解決張伯菊的事情,並聘請他為**文史博物館的圖書管理員,張伯菊和潘素的北京戶口問題就解決了。

大家對張伯居先生的印象:晚年投身中國文化,畫家黃永玉記錄他的一生 在人生重回正軌後,張伯居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參加各種戲曲、詩歌、書法、繪畫研討會上,為他所熱愛的中華文化付出了最後一點力量。

然而,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1982年初,畫家黃永玉在莫斯科的一家餐館裡認識了張伯菊。 只見張伯菊年紀大了,踉踉蹌蹌。

他點了乙份甜菜根湯、幾片麵包和兩小塊黃油。 他慢慢地吃著,小心翼翼地從口袋裡掏出一條小毛巾,把剩下的麵包和黃油包起來,拿走了。

黃永玉被張伯居的淳樸生活和對中華文化的深厚熱愛所感動,決定畫一幅《張伯居先生的印象》,記錄這位偉大的文化先驅晚年的一生。

1982年2月,張伯菊感冒久久無法痊癒,潘素急得決定送丈夫去醫院**。 可是,張伯菊卻被安置在乙個八人間,那些病人的病情都比他嚴重。

僅僅過了兩天,一位病人不幸去世,張伯菊坐立不安,堅持要回家。 潘蘇向醫院提出申請,希望換成單人間或雙人間,但得到的答覆卻是:“張伯菊水平不夠,不能換。 ”

無奈之下,又過了兩天,又有一名病人死了。 這一次,張伯菊再怎麼鬧也沒用,感冒很快惡化成肺炎。 1982年2月26日,張伯菊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被譽為“國寶”的收藏家張伯居,他的去世引起了人們的惋惜和憤慨。 有人跑到醫院,對他大吼大叫,說他捐給國家的東西值錢,足以買下醫院,但他已經不醒了。

張伯居30歲到60歲的時候,把所有的財產都花在了收集數百件文物上,但他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為了保護國家的這些重要武器不被流放國外。

他的慈善行為使許多珍貴的文物得以儲存,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伯菊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乙個收藏家的責任和使命,他的精神將永遠被銘記。

相關問題答案

    毛主席、元帥文人、陳毅與張伯菊不為人知的深厚友誼

    年月日,一位偉大的元帥 元帥去世了,但他的葬禮上卻發生了乙個感人的故事,涉及 等領導人,還有另一位名叫張伯菊的文人。文章透露了這場葬禮後的一系列真摯情感,以及元帥與文人之間不為人知的深厚友誼。在那個特殊的時刻,當時的政治局勢使 元帥的葬禮程式僅略高於總參謀長和副總參謀長的規格。然而,在追悼會當天,突...

    陳庚問毛主席:候補我是誰

    陳庚問 候補我是誰?年月,延安塔山腳下一片歡騰,多名黨代表齊聚楊家嶺,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至今已有年,黨和國民黨領導的人民軍隊進行了五次反圍剿,成功進行了長征,團結全國人民抗日年。因此,決定召開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全面規劃今後的工作方向和任務,選拔新成員。...

    毛主席笑著問蔣介石:“是哪個省?”

    年月日,乘飛機抵達重慶,重要訊息傳給數百名熱心民主自由的群眾。這一事件被視為中國當前和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好訊息。國民黨和共產黨聚集在重慶,是為了和談。抗日戰爭結束以來,兩黨能否和平共處 共同執政,成為重大課題。一行人冒著危險抵達重慶,給社會各界帶來了和平的希望。然而,老蔣的心思不是和平,而是剷除持...

    誰是毛主席最得力的軍事助手?

    誰是最有效的軍事助手?弗朗茨 梅林曾說,恩格斯經常承認馬克思的傑出才能比自己優越,並謙虛地聲稱他只是二手貨,但他和馬克思不僅是合作者,而且是志同道合的人。縱觀中國革命的歲月,他在黨內的地位也是如此,他不僅是他的夥伴,也是他最有力的助手。中國人民的密友埃德加 生動地描述道 他的謙遜和堅定的意志,以及他...

    2024年中印戰爭中,毛主席問張國華,如果他戰敗了會怎樣

    在中印戰爭中,問張國華 輸了怎麼辦?年,中印邊境衝突逐漸公升級,矛盾達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在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代表們根據各方資訊作出綜合分析判斷,最終作出進行武裝自衛反擊的決定。當時,國際形勢,特別是中國周邊的形勢極其複雜嚴峻,每一步都需要全面 謹慎的思考和規劃。所以,即使已經做出了決定,但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