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說:“中國的根源都在道教。 並說,“以這種方式閱讀歷史,有很多問題可以很容易地解決。 魯迅先生所謂“道教”,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道教? 沒有。 為什麼?
答案其實很簡單。 因為中國文化有三大支柱,即儒家、佛教和道教。 然而,釋義和道家從來都不是主流,一直佔據著民族意識形態核心的是儒家思想。 儒家崇尚忠、孝、仁、義的主張影響了中國幾千年,至今仍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當然,只有儒家思想,人心無處安放。 所以佛陀和道是相輔相成的。 尤其是道教,不僅在精神上教導人們安靜和不活躍,而且要安靜和奉獻; 而且,在身體方面,他也發明了很多引人入勝、吸收和教人修煉的功法。 因此,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清暗道”的說法。 可以看出,所謂的中國根基,表面上是儒家思想,其實是道家的根基。
那麼魯迅先生所說的“道教”是什麼意思呢? 事實上,《易經》中說:“聖人用神道教,世人聽從。 “道教”是神道教。 聖人以這種方式統治人民,世上所有的人都很高興。
這個神道教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信奉的“天道”。 天道是古祖宗的信仰,也是儒家、道家所繼承的。 漢代董鍾書改革儒家思想,提出天人歸納論,世間萬物對應天界。 董鍾書說:“天不變,道不變。 這是對天道信仰的體現。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嘉先生說,信天道是中華文明的精神理論、核心理念和文化基礎。 儒家信奉天道,以尊天、尊德、護民為原則,建立了禮儀和音樂體系。 就這樣,儒家以神道教的名義進行道德教育,支援了中國古代的父權制。
道教將天道道具化為各宗門的至高神靈,道教信徒必須遵循道,遵守戒律,修行道。 結果,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宗教信仰和教派組織概念。 這些只是“神道教”專注於啟發信徒的一些方式。 所以與其他宗教相比,道教是乙個非常寬容的宗教。
自道教誕生以來,它對中華文明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影響。 例如,在春秋時期,被稱為仙學的墨家實際上在漢代之後逐漸衰落了他們的影響力。 就連最經典的作品《墨子》也被打散了。 我們現代人看到《墨子》一書還是有幸的,這要歸功於明代正一天師張玉初整理編纂的《正統道藏》,其中就有《墨子》。 道教對中國文化做出了更多的貢獻,如化學、冶金、醫學等。 中國古代的科技史,其實就是一步到位的道家科技史。 這些都可以看出道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由此可見,魯迅先生所說的“道教”,並不完全是由道士組成的,當然也不是特指正道或全真。 他所指的道教是“神道教”。 我了解神道教,也了解中國。